
【柳岸•春】夜店(小说) ——一个都不能少
一
一个夜不算夜,日不为日的时刻里。
夜晚霓幻的灯火,有了日间的光辉;而日间的光辉里又诗意地洋溢着夜的神秘。就在这诗意的氛围中,成就了一个女孩的梦想。这个女孩就是成琳。她是一位夜店女孩。
“琳……琳……今天喝了多少罐?”成琳的闺蜜唐婉有点迷糊且断断续续地问道。
“啥?多……少罐?那,我也说不清。谁知道多……少罐了?嗨,管……它呢,反正我是没喝多。”成琳迷迷糊糊地应答道。至于她们现在何处,她们在干啥,她们都没印象,早已被她们都付与了霓幻的黑夜。
她们这是刚刚陪完一拨客人,都喝得有些酩酊,都喝得有些不能自抑了。她们庆幸今天遇着了大主,由此,她们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并潇洒地喝一回。
成琳,她依旧迷糊着,迷糊着。一会儿,她面前有了好些向日葵样笑脸的娃娃们。他们围在成琳周围跳跃着、嬉闹着、欢笑着,低语着。
“成老师,今天又教我啥课啊?”稚嫩的童音在成琳耳畔飘荡,这是小鸟在歌唱、这是花朵在开放。这是一年级的小常灵在呼唤着成琳。
“成老师,你回来吧!我们想您。”这是二年级的花莉莉在成琳耳畔呼唤着。
“嘻嘻,成老师变得更漂亮了。”三年级的调皮鬼钟亮闪动着一对大眼,对成琳有点促狭似地笑着说道。
“成老师,您就关心一下自己吧。我们的铅笔、橡皮、作业本已经够使了。”肖玲玲双眼满含着泪花,向成琳啜泣着说。她是四年级的优秀生。已是很漂亮的一位姑娘。
“成老师,能给我们买个蓝球吗?看能不能?若不能,就算了,咱那个破蓝球还能用。”五年级的矮墩墩刘小胖笑笑对成琳说。说是这样说,可他双眼里早已藏满了期待。
“成老师,我今年都小生初了。您说说,我是往益民一中考好呢?还是往易联外国语初中部考好!”
这是成琳曾经在的学校,它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个偏僻县中的一个高山乡镇的孤立的山坳处建设,因挨着拐杖村,就叫了拐杖村小学。说它是小学,它其实就没有一个小学的规模和设施。它就三间破瓦房,而且后房坡还有几处漏水;尽管村民们刚刚修葺完毕,但偶尔的疏漏处还有几丝光亮在屋内跳跃着,晃动着,几多的丁达尔现象,成了孩子们学习物理的天然教材。在破瓦房的门前,几米的地方,是用一棵干枯的树干做旗杆,竖起的一面红旗。随着东风的飘动,鼓舞着红旗,猎猎苍穹。虽没有校院的一处破院,有了红旗招展,再裹挟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也有点学校的氛围了。此景有诗叹道:
旌旗独飘半山红,斜阳读书伴童声;
晨曦若虹游若在,踏步小溪潺潺行。
他们是一群留守孩子们,由于条件的艰苦和房屋的破旧,村里有点条件的孩子们都托关系,找路子,跑到县城上学了。到目前,每个年级都只剩一名学生。剩了两名教师。不过,这些留守孩子们,学习很刻苦;老师也教地铁很认真。老师都是一次备六份教案。一个班级六个学生听不同的课的内容。他们是孩子们的语文教师,又是他们的数、英、体课的教师。他们一会儿在课堂上,给学生款款而谈中国的诗词歌赋、美丽山河;一会儿又腾跃投篮、揉搓太极。他们是体育教练,又是全才老师。
成琳以前就是这所学校的老师,而且呕心沥血地为这些孩子们学习的事奔跑着。为教材的补充、为孩子的衣食住行、为挽留任何一位想要弃学的留守儿童。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成琳的胳膊不知碰伤了多少次,起初,还包扎一下,后来“虱子多了,也就不痒了”;她脚底的燎泡,起了、破,破了、起了,痛苦已无知觉,只见茧皮在慢慢地增厚;她掉过山崖、落过溪流。但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住她劝每一个孩子入校学习的决心。她坚持的原则就是学校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只要不去县城上学的孩子,基本上都被她劝来学校上学了。交不起学费的,她交;拿不起生活费的,她管饭;买不起作业本、橡皮、铅笔的,她管买。为了孩子们的学习,她可以一个月、三个月、五个月、甚至整天地不回家。她与他们一块欢笑、歌唱、舞蹈。即使再累,成琳也毫无怨言。在每到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成琳领着孩子们,面向东方,迎着朝阳,看着红旗的冉冉升起,唱着国际歌,个个激动兴奋的脸上,红云腾腾,暖色润润,一片希望之情;对未来希望的憧憬,都盈盈浮现在各自心中。
成琳面对学校的破败,她积极地向县教育局争取资金。可以说,她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洞穿了鞋子、憔悴了精神和磨砺着精髓。直到某一日,成琳彻底梦碎。
二
叮铃铃,叮铃铃!
某日,成琳正在学校里忙碌着。突然,一串电话铃声在她旁边响起。她赶紧拿起电话。可是,还未等成琳问话,就听电话里已经有了言语的问询。
“喂?你是成老师吗?”一个有些沧桑并夹带着些许威严的声音从电话的另一端传来,“我是县教育局的寇局长啊,我叫寇来生。”
“啊,您是寇局长啊。是,对!我正是小成。寇局长,您有事啊?”
“哈哈,说事啊,其实也没啥大事。就是我想问一下,你们学校在前一段时间,不是申请了教育经费吗?那你今天过来拿吧。昨天,教育经费,上面已经批下来了。”
“好,好!太好了。这是大好事。谢谢寇局长。不过,今天晚了,我还是明天去吧”
“可以呀,你看着办吧。不过,小成啊,你要知道,前来要教育经费的学校多了去了。他们都还在门外等着呐,这你懂的。”
“好,好!我懂的。那这样,我去,我这就去。”
成琳回住室简单收拾一下,与学生、同事随意告个别,就迈向了去县城的大道。
下山、乘公交。等成琳摸到县教育局时,已是夕阳西垂。一片太阳失去后的余辉嫣然。光明即将失去,黑暗即将来临。
“咚,咚,咚!”成琳在门上写着教育局局长的门板上,轻轻地敲了三下,“寇局长,在吗?”
“在,在!你是哪位?请进。”局长喜笑颜开地开门,点头相让道。
“您好,我是拐杖村小学的成琳。”成琳礼貌地对局长打着招呼,并在局长的引领下进得室内,并于局长落座后也座了下来。
“成琳啊,你们学校搞的不错啊。”寇来生对成琳搭讪着说。而说话的同时,一双小小的鱼眼围着成琳滴溜溜乱转。好像对成琳进行加强CT扫描一样,一遍遍地切;一处处地描,生怕有处遗漏。
成琳是个传统的女孩,平时都不拘言笑。今天为了见局长,也是简单着装。不是很刻意地迎合领导。她薄施粉黛,在青春的朝气下,有了光鲜的面庞;稍点红唇,有了碧绿池荷一点红的婉约清好;齐耳的短发,配合着稍稍的刘海,使得她青春的神采里勃发着女孩的聪眀和机灵;那一米六五的的瘦瘦身躯在翘挺的乳房和臀部的妆扮下,随着步步轻盈地前行,也袅绕了晨曲、娉婷了晴明。寇来生看呆了。成琳的青春美,像万千羽毛一样轻挠他的痒痒肉,欲罢不能。
“成琳啊,你们的经费五万元,我已让会计给你取出来了,在我这放着呢。”局长极力控制着自己,对成琳说,“现在天也晚了,回去也不安全,要不咱与局里几位局长吃吃饭,今晚就住县里吧。我给你安排。他们都很欣赏佩服你的。”
成琳看看天色,几颗先进的星星早已挂上天幕,在那黝黑的夜空中眨巴着眼珠。黑色的夜晚已提示成琳回学校已不现实。
“是这样吧,我不回去了。我去住我姐姐家吧。”成琳似有觉察有不安全的成分在局长的话语里,故作镇定地说。
“那你钱不要了?这样吧,我现在把钱给你,然后你与几位副局长一块儿吃吃饭。他们都想见见你这位模范的乡村教师呢。你也就不要让我太为难了。咋样?你想想再回答我。”寇来生言语不无温柔地对成琳说。
寇局长的轻声细语,却似重锤敲击在成琳的心尖上。看似温柔体贴的话语,恰如钢针一样扎在成琳心窝处。她的心在流血,她的心在颤抖。她想拒绝,而眼前却浮现了孩子们在教室内瑟瑟发抖的读书的场景;她想推辞,却有大风秋起茅草屋破的校舍模样不时在她面前浮动。钱,学校太需要了;学校,太需要改善了。嗨,豁出去了。成琳暗暗地在心底做了决定。
“行啊,局长。这样可以。您就安排吧。”成琳礼貌地对局长笑语道。
三
此夜,不寻常;此夜,成琳跌入了人间魑魅魍魉。
这是不算很大的酒店,但在宁夏的一个山区小县城,已是最高档的了。酒店,外面霓虹闪烁,里面秩序井然。这寇来生意气焕发,志得酬满。不高的身躯,自当上局长以来,早已横行发展,成了圆球状了;几缕花白的头发,偶尔劲风起,也引不起什么发海的破浪;特别是他张嘴说话时,重重的口臭,会随着长长的饱嗝而冲破他烟熏的大黑牙,一股脑儿地飘出,足足可以熏倒一大批人。但大批人现在已不觉得,因为他是局长啊!
“来吧,成老师,我们上二楼海南厅。”局长笑笑对成琳说。
“好,好!局长。”成琳随局长上得二楼,进得海南厅。
“啊,局长好。”
“欢迎局长驾到。”
“哎呀,局长还带来一位美女啊。”
……
一进云南厅,几位副局长就叽叽喳喳恭维声遍地。
“静静,静静!你们来的早啊。菜上齐了没?小周,备的啥酒啊。”寇来生不无威严地向厅内各位副局长说道。
“茅台,还是飞天茅台。酱香型的。”被称为小周的周付主任听到局长问询,立马把胖脸的皱纹加深,堆满了笑容说道,“是三十年的,纯粮食酿造。而且还是人民大会堂专供酒呢。”献媚和着恭维;颤音和着敬畏。
“来,来!局长。菜已上齐了。红焖海参、瞒天过海、清汤鱼翅、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等海南菜品应有尽有,绝对称得上“海南一家亲。”另一位有点清瘦的付局长也随声附和着说。
有了局长的大驾光临,他们就有了活泛的天地。
哈哈,大树底下好乘凉么。
“唉!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美女教师是我们的模范教师,是拐杖村小学的成琳老师,她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山村小学教育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是我们教育战线的排头兵,是我们教育战线的先锋战士。很值得我们学习。”寇来生语沫飞溅地夸赞成琳说,他那口臭的波浪,从大黑牙的开合处,有了汹涌之势。或味灭你我、或啖若嚼蜡。
成琳呆了,她早就看呆了!奢侈、糜烂、腐败啊!我们小学申请几年的经费才五万元,而这一桌酒席该有多少钱啊!不敢想,一个小小的教育局竟吃得起这样的大餐,真真是成琳想不到的,真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可是,她愤怒而不敢言啊。
“成琳,别发呆了。我是知道你们山村苦,平时没吃过什么稀罕的东西。所以今天特意犒劳我们的教育功臣,就腐败这一次,也让你尝尝鲜。”这边寇来生不无自豪地看着成琳说。
“是的,是的!我们是为欢迎美丽的成老师而专设的大宴。”旁边一直未说话的一位女副局长随机附和着说。她语速极快,好像总害怕凉了寇局长的场一样。
“好了,我们不再多说,我们为欢迎成老师而设宴;我们为感谢寇局长的关怀体恤而设宴,我们大门县教育局历年来都对乡下小学的教育大力支持,经费倾斜。不过,这些,都离不开寇局长的关怀和支持。让我们都站起来敬寇主任一杯。”那位小周副主任做着开场白一样的敬酒词。
只见推杯间轮换了精彩;精彩间活泛了语言。
“你啊,美女,干了我这一杯羡慕酒!”
成琳无语以对,难负别人好意。只有干了这杯酒。
“美女,别瞧不起人,你既然喝了他的酒。不多,就一杯,我的酒也干了吧。”
成琳看看,笑一笑,接过酒杯,潇洒又一杯。
“美女何惧一杯酒乎!”成琳私语道。
“去,一边凉快去,净欺负俺美女。乖,咱不喝他们的,这桌就咱俩女的,喝我的。还是姐妹俩亲不是。姐妹感情深,姐俩一口闷。来,干。”
美女对美女,酒香何所惧?
若为学校故,娇女杯连举。
既然美女所敬,还有啥说的:“姐妹,干!”
……
杯杯觥筹,酱香满屋;迷离天地,成琳地天。几番轮转,成琳哪见过这阵仗,面对满桌的海鲜全席,她只动动筷子,尝了一二。鱼翅有点脆脆,海参有点绵软;鲍鱼那个鲜,羊肉那个香。都柔和、充斥、缠绕在酒味的香醇里了。偶尔一个饱嗝,方有各自味道在喉间。回味,已酣然,迷茫,海南厅室间。
“成琳,琳,你醒醒。”一股刺鼻的口臭味,冲淡了酒味的香甜。谁在呼唤?成琳迷迷糊糊有了些许清晰,但刚刚的的梦幻,依稀所见,迷离幻然。
几番推杯后,成琳已不醒酣然。感到一双老手搀扶着,最后把她抱离了酒店。其余的人们,哑笑着、献媚着、赞叹着。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扫描瞬间并感叹。
“啊,这老寇,不简单,又要尝鲜了。”
同样一双老手,扶她进了一个房间。这里,圆圆的床,嫩红的纱帐,粉粉的墙壁,弱暗的灯盏。香香的空间里,恰似来到仙间。老手的茧,摸沙着成琳的额头、鼻尖、脸庞和双肩。在粉挺的香乳间有了盘旋、逗留、触摸和留恋。正是:
这样的事例,是正面还是反面,见仁见智吧。
文章很有特色,推荐赏读!
乡村美女小儿郎,
春夏秋冬吐芬芳。
教师传承天下事,
不及桃李满堂香。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92956608509999565.html
----写《夜店》有感
文/悬壶
“卖一次yin,可以帮助一名失学儿童;当一回二奶,可以拯救一所希望小学……”
简单的一个语句,我看后流泪,看后震撼,故顺写小说以记之。
小说虽没有真事精彩,但小说已经在呜咽。
我们哀叹老师的不幸,诅咒教育局长的超坏。
我们超速发展的时代,泥沙裹挟的同时,是掺杂着多少灵魂的悲哀。
我们警醒吧,在当今好时代,把那些肮脏的灵魂局长送上断头台;让那些灯红酒绿的场合,不再有心在流血;让那些龌龊的灵魂抛到爪哇国吧。
阿门,救救孩子,救救正在卑微场合里挣扎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