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恋】人间草木(散文)
我爸爸出生在改革开放前几年,是爷爷第一个孩子,那几年爷爷为了照顾老奶奶,帮衬两个弟弟过日子,虽然没日没夜在地里做活儿、给人做木工,但手里一点积蓄都没攒下来。我爸爸的童年堪称贫瘠,别说什么零食玩具,能把肚子喂饱都已经很满足了,逢年过节才能稀罕地见到一点油星。后来政策好了,爷爷率先在村里开了油坊,做起生意,日子逐渐富裕起来,又生了我二叔和三叔。那时候我爸爸已经开始上学堂了,可以说他小时候是一点福都没享上,对此奶奶一直觉得愧对我爸爸,在孩子们都还未成年的时候,一家人住一起,有了好东西奶奶总想着能多匀给我爸爸一点。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爷爷病了一场,爸妈并没有告诉我,等我得知,爷爷已经出院了,眼看着就衰老下去。那时候正好赶上秋收,奶奶照顾爷爷,我两个叔叔都在外地打工,于是主持秋收农活儿的任务便落在了我爸爸肩上。他跟学校调了课,上午上课,下午去地里忙,晚上还得接替奶奶照看爷爷,便是我没碰过农活的妈都不得不下地了,虽然现在有了大型收割机,但是装袋、托运与脱粒还要靠人工完成,以前爷爷身体好的时候,爸爸和几个叔叔帮着收了粮食,晾晒脱粒爷爷在家每天干一点就完成了,但如今不行了,必须得短时间干完。那时候我正好放假在家,也就硬着头皮上阵了,肩扛手托,还要在田间去捡拾漏掉的穗头,脱粒的时候还要手工进料,一天下来手臂累得抬不起来,晚上睡觉也浑身酸疼。等熬过那段时期,妈也病倒了,就跟我爸商量着,把老家的地租出去算了。
其实早在前几年,老家就兴起了承包土地的热潮,大棚蔬菜、瓜果,采摘园,已经成了村里经济的主流,很多人都把土地租了出去,一亩地每季给点钱,虽然没有种庄稼收成多,但也乐得省心省力。但爷爷坚决不同意,爷爷说:“你们兄弟几个,从小的口粮都是从地里扒拉出来的,不要这地了,心里就不难受?”我想这也不全是舍不得收成,土地早已不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爷爷是离不开那耕作了一辈子的土地啊,在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土地与庄稼早已是爷爷离不开的伙伴,是精神的寄托。
每年逢年过节或是遇上爷爷奶奶过大寿,一大家子人难得聚聚,爷爷在席间说的最多的就是庄稼。什么时候该浇地啦,什么时候该打药,谁家的地里今年收成好,爷爷心里清楚的很,说起来也高兴。看着自家地里的庄稼从种子小苗一点点吸饱了水,晒足了阳光,长得丰盛茁壮,然后变成灿烂的金黄,就是爷爷眼中最美的景色。每年自家地里的收成比别家多那么几十斤,心里就乐开了花,每年刚打下来的粮食,老两口都要一颗一颗地精心挑选最饱满干净的,磨成面粉、玉米粥,给三家儿孩子都送几袋,留够了足够全家吃的,剩下的才卖掉,赚不了几个钱。但粮食啊,不管餐桌上的食物多么丰富,那馒头、粥,却总是无可替代,爷爷奶奶亲手种植、挑选的便更加香甜。
爷爷的院子后边就是村里的土地,他在院子后面种了几棵柿子和核桃,亲自侍弄,架秧上肥浇水,几年下来长得粗壮茂盛,每年秋来都会贡献出满树的果子。等收完了庄稼,赶上几天阳光正足,玉米装袋封好,果子也就熟了。喝了新磨的玉米粥,再吃上几棵没有炒过的青核桃,这是爷爷每年最喜欢的时光,自己亲手种出来的果子怎么吃都觉着香。家里来了人,都会殷勤地招待几颗,听着他们的赞誉,爷爷高兴得像个受到表扬的孩子。
爷爷说:“今年的核桃结的又大又多,你们几个孩子每人都能分上一大袋子!”
2019年5月16日原创首发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