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魔稻(散文)

精品 【菊韵】魔稻(散文)


作者:壮溪 童生,77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19发表时间:2019-05-25 08:12:08

共 3060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891011
转到
【编者按】魔稻,真的是魔稻!作者以真实细腻的文字,记录了七十年代杂交稻种在壮溪冲塘形生产队试种的全过程,当时以太公蒋真元为首的保守派坚决反对,后来的事实证明,科学就是科学,杂交稻种从此成了广大农民眼中的魔稻,老百姓彻底解决了填饱肚子的大问题。这,必须感谢一个人,袁隆平袁老从此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恩人和伟人,因为他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全文乡土气息浓郁,尤其是一些乡间俗语和歌谣的穿插,更使全文妙趣横生,真乃一篇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郑重推荐欣赏。赞!【逝者如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525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9-05-25 08:17:33
  壮溪老师的美文,也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在乡下初学农活时的一些难忘的经历。
爱好文学,坚持写作,广交朋友
回复1 楼        文友:壮溪        2019-05-26 11:01:19
  谢谢逝者如斯老师的精彩美按和鼓励!夏祺如斯!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19-05-25 11:51:08
  学习很好的散文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壮溪        2019-05-26 10:58:35
  黄老师笔健文丰,田园悠乐!
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9-05-25 13:46:30
  这篇散文,让我们追溯到六十年代的现实中,又仿佛未曾在现实中。袁隆平中国水稻之父,一个特定的人物,在一个暂停的时光里,静静聆听作者关于生活关于魔稻关于记忆的述说,那些述说淋漓尽致地诠释着作者的内心世界,仿佛一切都重演了。在壮溪老师文字里静静体味生活的真谛。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3 楼        文友:壮溪        2019-05-26 10:56:36
  素心老师的雅评总是那么启迪人心!问好老师!
4 楼        文友:叶雨        2019-05-26 15:11:12
  每一项重大发明都需要从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袁隆平不愧为水稻之父,他的杂交水稻改变了农民的观念,改变了农民的命运,可称为魔稻。壮溪的散文很接地气,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4 楼        文友:壮溪        2019-05-27 15:56:21
  谢叶社长美评高举!夏祺吉安!
5 楼        文友:叶雨        2019-05-26 15:12:02
  我上学的时候暑假工分是一个工2分,是最少的。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6 楼        文友:朗朗书声        2019-05-29 05:32:40
  特殊的年代,对饥饿的记忆是那么刻骨铭心,一颗魔稻在窘迫的日子里让人看到了希望。山穷水尽疑无路,幸遇柳暗花明。一段苦日子的记忆,读来却不觉苦涩,因为有希望,有光明。最后的圆满成就了整段记忆的温馨。
   大赞!祝贺壮溪老师作品推精!
朗朗书声
回复6 楼        文友:壮溪        2019-05-29 09:05:51
  谢谢朗朗书生的情感共鸣!笔健文丰!
7 楼        文友:天池山        2019-07-04 05:00:21
  又近一年稻花香
  
   一一一赏评壮溪散文《魔稻》
  
   吃饭乃天下第一件大事。
   而在粮食=生命 的年代,
   人们特别是农民对水稻的钟情不可谓不深,春耕生产更是头等大事。笔者 对父辈们劳作辛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农耕生产,对儿时的伙伴都描绘的活灵活现。犹如展示一幅幅精美的水彩画,而对太公蒋真元 对父亲的回忆近乎油画般逼真;真实可敬。
  
   作者生活在那时代,粮食之宝贵,生活之艰辛,不是当今年轻人所能想象的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亲至爱,纯真可信,为了“粮食本”奋斗的原动力在那个年代是大多数人真实想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壮溪人生经历丰富,又勤奋好学,能灵活自如驾驭语言文字把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农民春播秋收的艰辛淋漓尽致的再现给读者。让长者回忆唏嘘不已;让少者多一份了解而心生敬意。
  
   对家乡的热爱 ,对科学及科学家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都一览无余。
  
   生活不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时间向前,生活向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千百年来农村农业粮食问题大跨越得以解决。
   让天下吃饱饭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先生功盖千秋。
  
   作者心中的梦想之花
  
   也越开越艳[强]?
8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22 19:22:46
  沉痛哀悼袁老隆平逝世
  
   袁老恩德,
   泽被全球。
   心系粮米,
   根植田头。
   情系苍生,
   终身俯首。
   不计名利,
   拓荒似牛。
   勋昭日月,
   功攀北斗。
活到老学到老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