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杭州印象(散文)
一脚踏进被誉为“丝绸之府,茶叶之都,鱼米之乡”的杭州,扑面而来的是潮热的空气,旖旎的自然风光,卓越的文化气息,和竞相犮展的势头,让人不由的想起“手把红旗旗不湿,弄潮儿向涛头立”的词句来。
夜的杭州,五光十色,灯光闪烁,如烟如诗如梦。那灯光秀,流光溢彩,吞吐灿烂,甚至惊艳有余。昼的杭州,绿树成荫,青山含黛,水光潋滟。杭州,独具天然禀赋,是上天赐予的一块风水宝地。
只要你走进荫凉的公园,就会感知到曲径通幽和亭台楼榭。绣线菊在热烈绽放。那阴凉的藤,啾啾的鸟,宁静的湖,晨练的人,依水的亭,浓郁的树,青翠的草,田田的荷,到处诗情画意,大自然的情怀就在脚下眼前,呼息着新鲜爽润的空气,令人留恋忘返。
杭州的山在雾嵐里若隐若现,高低起伏,有仙幻之感。山之苍翠,在天之流云下更显雄迈。我突然忆起毛主席写的《看山》诗来:“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莺。”遗憾行程匆匆,没能去登临那闻名的北高峰。杭州的江,在阳光下茫茫苍苍,有直抒胸臆之感。远望,帆船漂浮,如一叶漂水。那楼房,高低起伏,形态各异,耸立如林,尤其是那蓝色玻璃在阳光的放射下频增几多晕影。人的一生,如能寄情山水,不亦乐乎?
晚间,便撑船夜游了京杭大运河。
远看那彩色梦幻的灯光在粼粼的水波里,幻化成褶皱的彩带,凭添一层朦胧之美。河堤畔垂柳旖旎,和着灯光做着温柔的梦。德胜桥的影子倒映水中,和天上的月亮相连接,不知那个是真,那个是假。倏忽,身边又有龙舟画舫划过,和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在夜色里宣示着他的皇威了。
桥是大运河截面的美景。各式各样的桥,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寓意。拱桥柱子,镶嵌有祥云仙鹤,自然取意于富贵吉祥了。再看,那一艘艘货轮在京杭大运河通过,昭示着江南的繁硕。那红红的灯笼,藏在林荫中,倒映在水波里。两岸休闲亭子里品茶的人,或许在讲述人间天堂的故事。船在画里行,人在景里醉。那柳烟啊,宛若是水波里袅袅的仙音,那光的隐隐绰绰,就是夜的幽灵啊。
如果说,城市是杭州的主干,那么村落就是繁茂的枝叶了。置身江南古村落,造访桐庐县的荻浦村、环溪村,将是别一凡景致。村头千年古树在叙述着历史风雨,古老文化积淀千年古韵。那里有小桥流水,有庭院深深,有荷塘雅致,有淙淙的清流穿越石砍。那古老的长有苔印的石阶,承载着游人的记忆追寻。那用古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路面,无不让人触摸几分沧桑沉寂。那弄堂间无不穿梭着欢喜,那胡同街坊间叫卖农家产品的吆喝声,无不传递着久远的老味道。
至于那西湖和西湖十景,及其钱塘江的潮起潮落,我不想多说。古今文人已经把西湖四季的美写绝了,把钱塘江的“鲲鹏积水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的汹涌气势写活了。还有那流传千古的断桥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故事,许仙和白娘子故事,玉龙和金凤的故事,亦无需多言,这些故事都已妇孺兼知。
留恋于山水之间,我更倾慕于百年浙大的文化底蕴了。大学之大,大在思想,大在精神,大在人文,大在有一批学问高深的老师和一帮莘莘学子。我所在的普通教室座位,或许是大科学家坐过的地方。他们的求是精神,忘我境界,已在浙大的校歌里体现。浙大在这片土地上独领风骚,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并且继续以她的大学精神感召着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在浙大的校园里,我在想,科技的力量,经济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足以改变人文环境,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你对人类自然的认知。我也倾慕于杭州的创业创新精神,他们对外来人才的吸纳,只道声“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把人才留住。
哦,杭州!美丽的杭州,你既有江南的温情,如一秀丽少女,充满青春梦幻,也充满几许神韵。就连苏轼都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抺总相宜”,江南的婉约风格被你占尽。你又不失气势磅礴的豪迈,南湖红船的开天辟地,“五四”宪法的诞生,G20峰会的庄严宣示,钱塘江的“八月涛声吼地来”,都在昭示着你的胆略和大气。
哦,杭州!假使时光能倒流,我会徜徉在浙大的求知校园,让知识滋养我的爱国情怀和探究精神。如果有机会,我还会造访杭州的山水,“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魅力无限充满自然风情美轮美奂的人间天堂的杭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