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恋】女婿(小说)
一
夜已经很深了。
家根痛苦地蹲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上,一根接一根,狠狠地抽着小卖部里最廉价的香烟。一团团烟雾在他头顶上旋转,手指尖火星点点,满脑子萦绕着女朋友彩凤焦急的声音:“怎么办?我妈坚决不同意你做她的女婿,否则就跟我断绝关系,还把户口本锁起来了。”这句话像一把烧红的镰刀,勾起了他灵魂深处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他的心又烧又痛,喉咙哽咽了几下,传出了压抑中低低的哭泣声。要知道,他跟彩凤已经相好两年多了,早已私定终身,只是彩凤说她娘不同意,她正在软磨硬泡做娘的工作,希望家根耐心等待。今天听到彩凤的这句话,看来缘分已尽,与彩凤不可能结婚了。孤独无助的家根,一颗对彩凤滚烫的心犹如掉进了冰窟窿,内心感到深深的绝望和自卑。想到自己掏心掏肺地爱着彩凤,彩凤也是非他不嫁,如果仅仅因为彩凤娘的反对而分手,怎不叫他伤心欲绝呢?
冷月高挂,树影摇动。痛苦不堪的家根无法入眠,在一地烟头的陪伴下独坐了大半宿。
二
家根今年二十五岁,从小父母双亡,由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把他抚养成人,上学是靠政府的救济款。念完了初中,准备继续念高中时,长年瘫痪在床的爷爷不幸去世了,家根只好辍学务工,艰难地养活有糖尿病的奶奶。两年后,奶奶也跟随爷爷去世了。孤苦伶仃的家根无依无靠,一个远房亲戚可怜他,托人介绍让他在镇上这家饭馆做学徒,他踏实肯干,跟着师傅学习烹饪技术,希望学到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攒点钱将来成个家。
家根虽然身世贫寒,但人很聪明善良,憨厚实在,长相高大英俊,特别是结实的臂膀,运动员一样的体魄,以及篮球场上的精彩表现,在上初中时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比他低一级的女同学彩凤的眼球。他们会经常在上学的小路上相遇,两个懵懵懂懂的孩子沉浸在了类似初恋的喜悦中。
正值青春萌动期的彩凤从小受家乡山水灵秀之气的熏陶,出脱的性格爽朗,爱说爱笑,高挑的个头,皮肤白里透红,两条长长的辫子梳在脑后,一举一动很是惹人喜欢。她不但长相俊俏,聪明伶俐,心里的鬼点子也很多,经常有意在家根上学经过的路口等家根,远远看见家根走过来,却又装作恰巧碰见,很随意地与家根打着招呼,还把妈妈买给自己的书借给家根看,看到家根欣喜而自然地接受着自己安排的这一切,彩凤常常为自己的小伎俩感到沾沾自喜。
生性朴实本分的家根,哪里知道彩凤接近自己的意图,更不懂彩凤这颗少女纯洁的丝丝心思。所以一直以纯洁的同学友情来往着。直到去镇上饭店工作后,见彩凤还是隔三差五,没事找事地去饭馆找自己聊天,在师傅的提醒下,家根才意识到了彩凤的心意。感激之余中也是一片真心对待着彩凤。一来二去,本来就是知根知底的同学,一旦窗户纸挑破,爱情如同烈火便熊熊燃烧了起来,一天不见如隔三秋,缠缠绵绵,爱得无法分离。
相比之下,彩凤的家境比家根好多了。虽然做矿工的父亲已经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去世,肇事单位赔偿了一些钱,留下彩凤与娘相依为命,但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在万般宠爱呵护下长大的彩凤,自然不缺衣少食,也没有吃过什么苦头。
当彩凤面带娇羞,吞吞吐吐把自己和家根处对象的事告诉母亲时,得到的是母亲惊诧中斩钉截铁的回答:不同意。她强调自己特别喜欢家根,非他不嫁,气恼的母亲提出,如果非要嫁给家根,必须要家根拿出二十八万元的彩礼,否则一切免谈。彩凤知道母亲不是接受不了家根这个人,而是接受不了家根“穷”的事实,不愿意让如花似玉的女儿跟上家根过穷苦日子。明知道家根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的彩礼,故意刁难家根找的一个借口,迫使他知难而退,也让自己断了这个念想。所以,这些天来,她一边安慰家根不要着急和发愁,一边挖空心思想着说服母亲同意的办法。
没想到,铁石心肠的彩凤娘无论女儿怎么努力都不让步。恋爱中的女人是疯狂的,彩凤爱家根心切,为了和家根结婚,她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举动。
风和日丽的上午,明媚的阳光照在小院的葡萄架上,彩凤娘要去亲戚家串门,临走时叮咛彩凤不要乱跑,她天黑之前就回来。彩凤愉快地答应着,送母亲坐上了汽车。
送走母亲后,她快速地跑到家根家里,堵住了骑着自行车正要去上班的家根,耳语了一番后,她跑回到了家里,撬开了母亲抽屉上的铜锁,偷出了家里的户口本,拉着惴惴不安的家根到镇上民政部门领取了《结婚证》。
拿到合法夫妻证书的家根,在自己工作的饭店请彩凤吃饭,同时请来了师傅和工友。酒桌上,大家举杯祝福家根与彩凤,一双双羡慕和钦佩的眼神令家根和彩凤幸福至极。
太阳下山的时候,彩凤娘回到了家,发现抽屉有被撬过的痕迹,以为家里来了小偷,嚷嚷着要报警,彩凤没办法,只能交代出了自己偷户口本领取了《结婚证》的事实。
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身边亲人只剩女儿彩凤了,怎么可能断交呢?彩凤娘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哭着大骂女儿太傻,又骂家根表面看着实诚,内心弯弯肠子太多,占了她家女儿的大便宜。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对不起逝去的丈夫,没有管好女儿,没有把持住女儿的终身大事。
闹腾了个把月,彩凤娘知道自己终究拗不过彩凤坚如磐石的心,便在无可奈何中给彩凤添置了结婚用品,把家根的旧屋维修粉刷一新,就算把女儿倒贴着嫁了过去。
三
一年后,彩凤剖腹产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巧巧。本就清秀肤白的彩凤,生育过孩子后像一个熟透的鲜桃,越发妩媚靓丽了。
自结婚以来,家根从心底里感激彩凤,对彩凤也是百依百顺,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挣钱养家上,加班加点拼命干活,做了厨师的他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自然,全家人生活慢慢有了好转。
如果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日子会越来越好,但世事难料,现实的发展却让家根措手不及,乱了命运。
结婚后,媳妇彩凤的思想慢慢发生了变化。自小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她,从青葱少女勇敢追求爱情、品尝初恋美妙的状态中,突然跌入了锅碗瓢盆琐碎的家庭生活里。现实,毫不留情地把她从浪漫虚幻的理想中拽入到了平淡无奇、省吃俭用的世俗日子里。曾经闪烁在家根身上吸引她的那些光华,在她的视觉疲劳中也渐渐荡然无存了。一切归于平庸、贫穷,让她毫无思想准备。
更让她感到心烦意乱的是她的社交圈给她带来的伤痛。经济腾飞的年代,物质金钱诱惑着每一个人,贫富差别激发了许多人的各种欲望和攀比心理。特别让彩凤反感的是几位女同学,在上学时相貌学习都不如她,就因为嫁给了城里人,过上了有钱人的生活,喜欢招摇过市,动不动就搞什么同学会请大家吃饭,真是俗不可耐。这不,她又接到了同学春花的请客电话,春花是彩凤学生时代最要好的同学,毕业后,匆匆嫁给了一个在县城做手机生意的老板,听说那个男人比春花大十多岁,还离过一次婚。电话里春花优越感十足的口气邀请彩凤到全镇最大的饭店吃饭叙旧,这对彩凤来说无形中增加了精神压力,但碍于同学情面不得不答应赴约。她到发廊精心做了头发,用心化了妆,穿上了最好的衣裙,款款走进了这家金碧辉煌的饭店。
当春花挽着父亲一样苍老的丈夫从豪华小车走出时,高档的时装,佩戴价格不菲的首饰,令几位女同学羡慕不已,没吃过的美味佳肴更让在座的同学们嘘唏,席间,春花与丈夫谈笑风生,不停地秀恩爱,竭力显摆自家的富裕,并且惊喜不断,临散席时给每一位同学送一盒礼物,那神态分明是富人施舍穷人,让别人在毕恭毕敬的感激中对他们夫妇仰慕崇拜,刮目相看。
现实是残酷的,哪里有比较哪里就有伤害。看到一起长大的女伴因为嫁给了有钱男人,过上了穿金戴银、衣食无忧的生活,彩凤的内心五味杂陈,有苦难言。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同学聚会像一面镜子,春花的炫富,让她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寒酸相,无情地折射出了她的自卑与无望。
她开始关注外面的世界,惊异地发现外面的诱惑很多。静观芸芸众生,低头审视自己,思考的结果是她对人生有了睡狮梦醒般的惊觉。想到嫁给家根的这几年,一直生活在一种精打细算中,特别是女儿降生后,动不动要靠娘家来帮衬,让她脸上无光。尽管家根很爱她,竭尽全力挣钱改变家境,但在彩凤此时此刻的眼里,自己和春花的贫富反差太大了,春花的生活状态让她望尘莫及,是家根永远都给不了自己的。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太单纯了,太不成熟了,像母亲说的那样真的太傻了。恍然大悟间,她理解了母亲,懂知了母亲为什么坚决不让自己嫁给家根的真正原因,都是设身处地为女儿着想啊!
但是,时光不可能倒流,一切都晚了,觉醒后的彩凤默默地看着起早贪黑上班挣钱的丈夫和嗷嗷待哺的女儿,想到自己已为人妻为人母,只好在暗自伤感和无奈中度日了。
同时,彩凤渐渐疏远了与同学们的来往,找各种理由婉言谢绝任何聚会。人也变了,由以前温婉开朗、亲切可人,变得满腹怨气,脾气越来越大,特别是看到母亲唉声叹息中,不情愿地帮助自己时,对老实忠厚,不会做生意赚大钱的丈夫家根,越来越看不顺眼了,动不动流露出不满,最后发展到一见面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地步。
“我现在已拿到了《厨师证》,不是一直在攒钱吗?等攒够了钱,咱们开一家自己的小餐馆。”家根以为媳妇生完孩子后太劳累,产后抑郁了,一边忍受着彩凤无理取闹的情绪变化,一边耐心安慰开导着媳妇。
“你说得轻巧,开饭馆是那么容易开起来的吗?就你那点死工资,什么时候才能攒够开饭馆的钱?就算省吃俭用开起来了,你能保证赚到钱吗?跟上你,我算是看透了。你看看我同学春花,人家穿啥吃啥,抬手动脚讲究排场,再看看我,穿啥吃啥?我是绝对不会再去和他们聚会了。”急于发家致富的彩凤尖锐刻薄的语气像冷箭一样直穿家根的心,令他满心愧疚、垂头丧气。
“你干嘛要攀比?我就这么一个状况,结婚前你是知道的,我又没有骗你,是你心甘情愿嫁给我的,你现在是不是后悔了?”家根心里指责自己,嘴上还是在跟彩凤讲道理。
“是,就算是我自作自受吧!”彩凤没有底气地嘟囔。
就这样,原本体贴恩爱的小两口开始经常争执,和谐平静的小家庭时不时火药味浓烈,吵架声不断。
四
终于,在孩子三岁的一天,彩凤突然失踪了。
家根像疯了一样到处寻找,四处打听,好不容易在彩凤要好的女同学处得知,彩凤半年前就与一个粮油公司送货的中年男人好上了。那个男人长相风流,出手阔绰,能说会道,经常带彩凤和女伴们下馆子,听说家住在城里。所以,通过推测,大家都怀疑彩凤是撇下家根和幼小的女儿,以及年迈的母亲,跟那个城里男人私奔了。得知这个消息后,彩凤娘抱着外孙女哭的死去活来,催着家根进城快去找彩凤。
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媳妇彩凤呢?家根怀着痛苦而焦虑的心情进了城,住在车站附近的小旅馆里,天天早出晚归,走遍了城里的大街小巷,拿着彩凤的照片询问了无数个人,找了半个多月,花光了身上所带的钱,也没有找到彩凤与那个男人。粮油公司的人说,那个男人是临时工,没有留下任何身份信息,并且已经好多天不来干活了。
怀着悲伤失落的沉重心情,家根踏上了回家的路,过起了既当爹又当妈,独自抚养女儿和照顾彩凤娘的生活。
等待的日子是苦涩的,令家根忧心忡忡。
无数个夜已深沉的晚上,思念像一匹野马在家根心海驰骋,吞噬着他劳累的心,寂寞中他望着窗外的月色发呆,想到如花儿一样美丽的彩凤跟上自己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内疚自责冲击着他的胸腔隐隐发痛,两行酸泪悄无声息地从眼眶里流出。只要院外有响动,他立马幻想是彩凤回来了,起身扑向院门。在许多个失望后,他的心静了,意沉了,慢慢释然了。
由于婚事是在彩凤娘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强行促成的,结婚四年来,除了陪彩凤回娘家看望母亲过几次,基本上家根没有单独跟彩凤娘交流过,他的心里对老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敬畏,也可以说是惧怕。但是,事到如今,媳妇彩凤的离家出走,改变了一切,不得不让他硬着头皮,天天面对精神几乎要崩溃的彩凤娘了。残酷的现实迫使他必须担负起照顾老人和年幼女儿的重担,家根认为这是他作为一个男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一辈子生性要强的彩凤娘因为女儿失踪的打击,像泄了气的皮球,一点底气都没有了,在活生生的现实面前乖乖地低下了头,从一个跋扈骄横的老妇人变成了没有精神支撑的弱势群体。她深知,唯一的女儿不管自己了,眼看着自己身体每况具下,一年年衰老,余生还要指望家根,依靠这个自己打心眼瞧不上的女婿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她不得不改变对女婿的看法,有意与女婿好好相处。唉,没办法呀!谁让自己生了那么一个不争气又不听话的女儿呢?都是自作自受,认命吧。这样想来,没有儿子的彩凤娘在无可奈何中只能把家根当做一个全乎的儿子看待了。可自己没有钱,除了照看一下孙女,也帮不上家根其他什么忙。她拎得清,自己目前的处境对女婿来说不仅仅是个累赘,还添了不少的麻烦。想到这些,后悔当初对家根的态度过于刻薄和绝情了,带着愧疚之心,经常不由自主地唉声叹气。
彩礼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道德问题,在文中都有了很好的展现。
截取生活的一段故事,写尽人生了的悲欢离合。
为小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