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心灯(小说)
一
女儿楠楠来电话,让李彩凤一整夜没睡好觉,天还没亮她就起床了。她穿着内衣先洗了把脸,抹点女儿给买来的化妆品,女儿告诉她这是南韩的产品,特意求人带的,质量很好,抹点预防皮肤老化。
她对于皮肤老化不老化的事并不太在意,在她看来年纪大了皮肤老化属于自然现象。
她心痛女儿的钱,怕女儿花钱买的东西白扔了,她才天天抹点。
抹完化妆品后,她穿上昨天晚上就已经准备好的衣服。
现在有钱了,可过惯了节省日子,她有钱了也从不大手大脚。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习惯早就没有了,遇到便宜的东西她绝不去买贵的。
把该办的事都办完了,她刚要开门出去,躺在床上的老伴嘀咕着:“路上要加小心,2号楼,三单元,东侧一楼最近把房子卖了,新买房子那家正在搞装修,旧东西扔出来一大堆,放在那不少日子了,也没人来收拾。走到那块千万注意,别拌摔了。要不我去送你吧。”说完就要起床穿衣服。
“哎呀!你别跟着添乱了,一泡尿远我用你送什么呀?这条道已经走这么多年了,哪块有个小坑小包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的,能摔什么跤啊?你也起来趁热吃饭吧,刚到人家那上班你尽量往好了干,别让人家说出啥话来。”
“别总瞎操心了,我在哪干让人说出话来过?你管好自己得了,下楼加小心。”说完打开房门站在门口,看着李彩凤用手扶着楼梯慢慢地走下二楼。
二
李彩凤原籍是辽南瓦房店人,因在省城上大学的女儿毕业后,在省城找到了工作,因女儿一个人住,让她不放心,与老伴商量拿出了全部积蓄在省城买房。因老伴还没到退休年龄,最开始她是一个人来到省城。到省城后她也没闲着,女儿的同学开幼儿园,通过女儿介绍,中午那顿盒饭是她给做,因她心灵手巧又讲诚信,饭菜做得好出了名,又有一家聘用了她。给两家幼儿园做饭,增加了一份收入,她来省城后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女儿楠楠看母亲太辛苦了,就劝道:“妈,这辈子你太辛苦了,现在我也工作了,完全能养活自己了,往后就不用再那么累了!”
一提起女儿楠楠,李彩凤总会一脸的骄傲,逢人便说:“俺家楠楠总算给我争气,她那拨同学就她一个人考上省城那座重点大学了。”
她也算做是一个苦命的人,在她三岁的时候母亲突发疾病突然去世了,让本来一个幸福和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她姊妹三个,上面有两个哥哥,她的父亲是农村出来的转业军人,转业以后被分配到城镇里的一个商业部门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有复原转业军人的红色历史,很快地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
她的母亲是她父亲分配工作后在自己原来的村子里千挑万选出来的漂亮姑娘,本来公公婆婆嫌她是农村户口怕拖累儿子都不同意,后来因给李家生了两男一女,让本是独根独苗的李家人丁兴旺,在李家赢得了地位,让公婆改变了印象。
后来在公婆眼里她的母亲是个发家的女人,也算作是老李家的功臣,婆婆总说:“过日子过什么呢?就是过人呢!人是活的,能跟着形势走而不被历史淘汰,所以攒下人比攒下什么都强。”
她的母亲刚刚去世,父亲就被好几个女人给盯上了。有死头的,有离婚的,还有一个是一直没嫁出去的老大姑娘。后来是她的奶奶给一锤定音:“带孩子的不要,前一窝后一块的,让日子过不安定。”
离婚的不娶,活头的事多,与前夫爱藕断丝连。娶那个老大姑娘,不生更好,就是生了,也都是一条藤上长的瓜,没反没正。”
父亲再婚后,她的后妈很快就怀孕了。有妈的孩子是块宝,没妈的孩子是根草。爷爷奶奶再疼他们,可因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自己也曾是生了一个儿子一堆女孩的父母,身子骨已经累垮了。现在老了,还要给儿子带好几个孩子,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在她四岁的时候出麻疹,因缺乏治疗,让这个长得白白净净、五官端正的女孩,落下一只眼睛失明,一只眼睛只有零点几勉强能看到东西的视力。
可她从小就有一个要强不认输的性格,她的继母以她眼睛不好为名不想让她上学,让她在家里给继母带孩子帮助她干家务。她说什么也不干,哭着闹着要上学。在她的坚持下,父亲找到学校的老师,恳请老师把孩子留下。
老师很同情她的身世和遭遇,很喜欢这个懂事的女孩子,就把她留下了。
三
老师把她安排在最前排的座位上,上课时她聚精会神地听讲,对学过的东西老师提问时她总能对答如流。
一年北方的雨水特勤,三天两头的下,有一天是早上一开门就开始下,遍地都是水,白亮亮的马路上,大雨点像跳舞一样,噼噼啪啪的蹦着大水泡。
就这样,在她的坚持下一直读完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因读书太累眼睛了,眼科大夫对她说:“你这点视力,能把初中读下来就已经是个奇迹了!千万不要再往下念了,一旦把那只眼睛累坏了,你会双目失明的。”
她听了医生和老师的劝告,初中毕业后就打消了继续上高中的念头。
初中毕业后,在一个好心人的帮助下她来到一家单位做临时工,在收发室里打零杂。
在十六岁那年,一次“红潮”的光临,让她大惊失色。她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慌慌张张地去找奶奶,用手捂着下身哭着对奶奶说:“奶奶,我这地方破了,直劲地淌血……”
奶奶先是一愣,随后笑了,“我没白费劲,终于把我大孙女拉扯成人啦!”随后奶奶翻出一包破烂来,她从中挑出几块大的补丁,叠成二寸宽一扎半长,用白线在上边纳了两趟,然后让她垫在下身。李彩凤的奶奶管这叫“骑马布子”,奶奶一连做了两块“骑马布子”,她告诉李彩凤:“这两块骑你换班用,湿透了就拿下来洗洗,洗完不要晾在晒衣绳上,让别人看见了双方都损气,要找个背静处风干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李彩凤到了该要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奶奶到处托人给她介绍对象,逢人便说:“我孙女别看眼神不好使,可心巧着呢!嫁给谁家,就是谁家的一块宝!”
奶奶虽然说得是实话,李彩凤嫁给谁谁合适。可真要是让哪个身体健全的年轻男人去娶一个视力不好的女人,正常的小伙谁都会不愿意的。
男人挑李彩凤,李彩凤也挑男人。就这样你挑我我挑你,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她已经二十五的老大姑娘了。
想挑个十全十美的好男人,天底下一个都没有,更何况自己还是一个视力有残疾的女人。这时一个腿脚不好使的青年男人卞樵闯入了她的眼帘。
卞樵比李彩凤大两岁,他父母共生了四男三女,孩子多,日子过得穷。他随了母亲的基因,个个长相高大俊朗。
卞樵是卞家的老嘎达,听说他的残疾是胎带来的,她母亲在怀他时摔过一跤。
因他有残疾,他的父母早早就向哥三个交代:“你们的弟弟有残疾,你们谁也不要与他争,让他也成个家,你们当哥哥姐姐的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打光棍吗?”
父母的提议,卞家人都赞成。在卞樵结婚的时候,哥哥嫂嫂姐姐姐夫们一大家子人全来帮忙。
卞樵的大嫂与李彩凤是一个单位,谭姓,四十多岁,是单位办公室的一名小干部。卞樵的大嫂还是李彩凤的领导,从李彩凤上班以来,她的一举一动全都看在眼里。
“小李子,我给你介绍一个对象吧。”一天中午午休的时候,刚吃完午饭的卞樵大嫂一边织毛线活一边对刚打水回来的李彩凤说道。
李彩凤一边给卞樵的大嫂水杯里倒着水,一边说:“谭姐,你对我这么好,那我先谢谢你了!”
“我不是与你开玩笑,我家老小叔子卞樵长相品质都好,就是腿脚有点毛病,你要是有意就看看。”
“行,那就星期天吧,在哪见面谭姐你定。”
“好,到时候我告诉你。”
星期日那天他们在公园的一处凉亭里见面了,李彩凤故意早去了一会。不一会工夫,就看到卞樵的大嫂陪着一个高身材的男人一瘸一点地来到她的跟前。
他俩见面后,卞樵的大嫂给他们作了介绍,介绍完事就借故离开了。他俩唠了很长时间,在分手的时候,卞樵把李彩凤送到家门口,把自己用毛绳编织的一个漂亮的心字送给李彩凤留作纪念。
从那天以后,李彩凤就与卞樵谈起了恋爱。相处了一年多的时间,两个人终于结婚了。
四
李彩凤与卞樵的婚后生活最开始时是幸福的温馨的。李彩凤每天上班,卞樵掌鞋、修自行车、配钥匙。
过日子非常节俭的李彩凤把自己领的工资存进银行,卞樵赚钱用作日常开销。
婚后第二年,他们爱情的结晶女儿楠楠降生了。小生命的降临,让这对有残疾的他俩手忙脚乱的。
生完孩子半个月后,李彩凤让守护她两个星期的大姑姐回家去了。晚上李彩凤一边给孩子擦屁屎一边喊卞樵:“樵,把洗孩子水端来,把手巾拿来,我要自己洗孩子了。”
因婆婆有高血压病,持护月子的事,李彩凤一直没让婆婆伸手。听李彩凤喊卞樵,婆婆过来了,她接过卞樵端的洗脸盆后放到李彩凤跟前,又接过卞樵手里的毛巾,放在洗脸盆旁边。她让李彩凤把孩子脸朝上平放在大腿上,用手托着孩子的后脑勺,把孩子头伸向洗脸盆。李彩凤的婆婆先用手伸进盆里试一下水温,说:“不凉不热正好,奶奶要给大宝宝洗脸喽!你看我大宝长得多俊呐!”
李彩凤的婆婆一边轻轻地给孩子洗脸一边高兴地说:“你看小家伙多乖呀!给她洗脸都知道躲了啊!”
李彩凤的婆婆给孩子洗完脸后又洗小屁股和小脚。虽然老了,动作很慢,但做这些事时还是有条不紊的。
看着小家伙可爱的样子,围着她转的三个大人乐开了花,小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李彩凤夫妇正沉浸在喜得爱女的气氛当中时,一个不好消息的传来,让他们不知所措。
一天,正在低头忙活的卞樵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他,“小卞呀,出摊了?小李子没满月你就出来干活,那谁守护月子呢?”
卞樵一抬头,一看是李彩凤单位的吴大姐,说:“我不出摊,彩凤非让我出,她说有我妈搭手,她自己能行。”
“彩凤真是个要强的人啊!”
吴大姐刚要走,又转回身说:“喂,小卞那,你听说没,俺们单位要被买断了,俺们都得下岗。这几天把我都愁坏了,都大半辈子了,哪地方还能要俺们?你看我这嘴都烧破了,全是大泡啊!”说完,她用手扯了一下嘴唇让卞樵看。
晚上收工后,卞樵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李彩凤,李彩凤当时还不相信,“吴大姐历来不准成,总爱听风就是雨。明天你去你大哥家打听一下你嫂子,问问到底怎回事不就知道了吗?”
“我吃完晚饭就去,打听到准信了,好让俺们心里落底。”
晚上都快十一点了,卞樵才回来,他告诉李彩凤:“吴大姐说的是真事,说领导班子都决定了,最后是职工大会通过的。你上班还能剩点富余钱,真要是下岗了,就指望我一个人忙活,这一家三口的日子往后怎么过呢?”
“到时候再想办法,人家能活,咱们也能活下去呀!天无绝人之路,行了,别想太多了,睡觉吧。”
卞樵很快睡着了,李彩凤却睡不着。孩子的出生,让家庭开支要增加很多。原来单位是自己的靠山,因有这个靠山,让自己成为这个家里边的顶梁柱。现在靠山没有了,自己又是个残疾人,维持这个家往后要很艰难。
但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她想到这里,算了一下存款。她知道,离职后单位还能给一笔钱。第二天她对卞樵说:“我们手头还有点积蓄,往后过日子再节省一点。我先在家里待一段时间,等孩子离手一点了,我再出去。”
“这个计划很好,现在孩子太小,你在家先照顾好孩子,等宝宝长大点了,我们再共同想办法创业。只要我们硬干,肯吃苦耐劳,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小两口情绪稳定下来了,卞樵更加早出晚归了。李彩凤新买了一台缝纫机,一旦有需要砸裤脚修拉锁等活的人家,就让卞樵给揽下,拿回家里边看孩子边做活。
李彩凤干活为人热情,价格还合理,口碑非常好,后来直接往她家送活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晃下岗二年多了,视力越来越不好了,她决定改行,摆地摊卖衣服。她的婆婆虽然年纪越来越大,可看到这个有残疾的儿媳这么要强,逢人便说:“你看俺家卞樵和彩凤,两个人都有残疾,可现在日子过得比谁差?”
五
悠悠岁月,李彩凤和卞樵闯过了一道道沟,跨越了一步步坎,现在他们的孩子已经十多岁了。
他们利用攒下的积蓄,租下一家门面,雇了几个人开了一家生绿豆芽子的小公司,收入也比较稳定,虽然发不了大财,但维持生活供孩子念书还是绰绰有余。
昨天女儿楠楠来电话,让她早点过去说是有事要与她商量。今天是星期天,姑爷女儿都在家,李彩凤刚走到女儿的楼下,就从开着的窗户传来楠楠的哭声:“孩子在我肚子里,我愿意留就留,我不想留,谁也拦不住!”
“我妈与我爸对你这么好,说让你只管生就行,其它的都不用你管。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呢,让他们多寒心呢!”
“你说的到轻巧,什么都不用我管,生孩子不得我着罪吗?你能替我疼啊?”
听到小两口在争吵着,李彩凤急匆匆地上了楼,楠楠听到门外有人,她一想就知道是自己的母亲,马上停住了哭声,姑爷急忙去开门,一边走一边说:“你妈来得正好,让她给评评理,看你这样做对不?”
“她是我妈,还能向着你呀!”
姑爷刚一开门,李彩凤就冲进来了,要不是姑爷眼疾手快给扶了一把,楠楠看到妈妈差点摔倒,急忙也去搀扶。李彩凤一甩身子挣脱了姑爷和女儿的手,生气地说:“什么事值得你们两个你争我吵的?”
受到母亲的训斥,楠楠嘴巴子撅得老高,气哼哼地说:“那也不怨我呀,是他不讲理!”
姑爷让丈母娘坐下,“妈,您老不要着急,您先坐下歇一会,喝点水润润嗓子。”
“楠楠,打电话让我来究竟有什么事?”
楠楠拽着母亲的胳膊带着哭腔说:“妈,我又怀孕了,我要做人流,他们谁都不同意啊!”
李彩凤一听女儿又怀孕了,气一下子全消了,她满脸笑容地说:“这是好事呀!趁着妈妈岁数不大,再帮助你们拉扯一个。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一堆把两个孩子都拉扯大了,让他们还有个伴儿!”
“妈,我可是你的亲闺女呀!你怎能这么想呢?你是向着我呀?还是想坑我?生一个都要把我给累坏了,再让我生一个,想把我給累死呀!”
“有我和你爸,能让你一个人累吗?趁着年轻再生一个,好女儿,听妈妈的,趁着岁数好再生一个吧!”
姑爷一听丈母娘没站在媳妇一边高兴了,“楠楠,妈妈是个心里有盏灯的人,什么事都往远了看,你听她说的多有道理呀!咱把孩子留下来,让四个老人都高兴,该有多好啊!”
楠楠一看母亲站到丈夫与公婆一边,就对母亲说:“妈,今天你别急着让我表态,给我点时间,让我好好想一想。”
后来楠楠一直也没跟谁说过是否想要孩子的事,她一直和往常一样上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