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天津情缘(散文·家园)
城市与乡村的距离,因有了现代化的工具而不再遥远,火车带着你在原野上奔驰,一望无际的麦田,妆点了眼前的世界,空旷了你心的遥渺。穿过纵横于心的辽远空阔之后,就到了海河之畔,那个心中的圣地——天津。
和我一起来天津的还有她,接站的则是在天津工作的孩子。下了火车,通过地下通道,几经回转,迷宫一样的地下世界真的让人眼花缭乱。在家待久了的人哪,真有些不习惯呢?出了地下通道,一家三口踏上自动扶梯,来到地面,来到海河边。
六月初的站前广场开阔,富有诗意,大理石铺成的地面或弯曲,或笔直,自由潇洒的曲线和矫捷明快的线条勾勒出了它别有的特色。毗邻海河,听夏风涌动的涛声敲击着岸堤的音响。如同心的琴弦弹奏着金湾初夏灵动的乐章。回望北面环形的车站大楼威武壮观,它是天津的明信片,是城市的标志建筑之一。它雄踞在海河之滨,与隔岸的欧式城堡遥相呼应,书写着海河畔的壮观宏伟。每一个踏足天津的人都会为之震撼。我拿起了手机,将壮丽的海河两岸风景纳入其中,让这份壮观留驻在永恒。
与我同样被震撼的,还有成片上万个情系津门的游客们。大家把手机高高举过头顶,用快门敲击着津门的壮丽,广场,花园,美艳,芬芳,花草树木掩映的广场西南,就像一个风情卓约的少女为这份壮丽平添清新和甜美。我们走进少女的身旁,用心感知着她的旖旎风光。世纪钟黑色的身影驻足于花的拥抱中,古朴的情怀不乏心的颤动。匆匆掠过世纪钟的身影,身旁的海河流淌着,欢笑着,流向大海的胸膛。解放天津的怒吼已经远去,流连在河边感受现代生活安宁的人们面对解放桥,面对海河,心胸的感慨就像河水一样感慨万端。阳光洒满了和平的碎金,点滴着水的思绪,水的情话。穿向云海的写字楼像一个巨人撑起了津门的脊梁。辉映着阳光的辉煌分散着时间的容颜,一个又一个新时代的引路人端坐在写字楼的空格间思考着城市的蓝图。深入云端的明锐,远超时代的目光,足以让时代在他们的脑海中日新月异。昂首在下的人们,安享时代生活的同时,又为其超人的思索而赞叹。大楼剪影静落在蜿蜒的水面上,强烈的视觉震撼让你望而生畏,敬畏这个时代和为时代而拼搏的风流人物。
奔涌的海河流兮,涌动着动人的歌谣,放荡着浪漫的新时代的情怀。激情浩荡的车流,青春奔放的人流,川流在海河畔,撞击着时代的钟声。我们融入了这场洪流之中,沿着海河浪潮奋进的冲击之声,悸动着心的澎湃。
舍不得和流水的别叙,舍不得高楼大厦留下的奇幻。踟蹰在海河畔,手里的快门按了又按,蓝天白云飘动在头顶和水中一次次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她也目不暇接,不知道把眼光放到哪里,倒是生活了几年的儿子没有了我们别样的新奇。他每天都工作在海河岸边,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与我们不一样的情怀。
转过几个路口,海河岸边的风光被红色的楼宇和树木挡在了记忆的外边,继续承受着风的洗礼,这里的街道显得狭窄,拥挤,老式的建筑和布局由于历史的原因无法往宽处扩展,因而这里展现的天空变成了一个窄窄的长条。这里的行人并不是很多,或许是由于远离居民区而显得冷清了许多。给人的感觉是有别于现代化都市的繁华,清静,幽深。楼间的牌匾和名片展示的是各家公司与现代都市的结合。虽然与繁华只一楼一宇相隔。却有些与其它城市不一样的风范。我喜欢它的幽静,清明,喜欢稀疏的人漫步在古朴楼体下的那种庄重和肃穆。因此,这座街道也变成了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一个独处闹市却不染凡尘的一个心的修为极高的智者。进入到此间的自己倏忽间超脱了俗世间的人声鼎沸,变成了一个修心养性的释者,心沉寂成了一尊海河岸边的佛。儿子也出奇的安静,三人携手在城市的幽寂中,灵魂敲击着闲路的沓沓声,伴随着人的心跳,一起为这个梦境般的沉寂附上人我们的气息
又是十几分钟的前行,城市的繁华和高楼大厦在眼前重复。宽阔的路口洒满了阳光,拥挤的车辆和人群又开始在红绿灯的俯瞰下堆积着城市的特征。回首望了一眼留在身后的那个胡同,默默地说了一声再见。
绿灯亮起,儿子带着我们继续前行,有人说天津的街道很难有方方正正的感觉,在倾斜中随着人流在其独有的风格中一路前行。滨江道是天津最繁华的街道,那里上世纪初页的建筑保持着近代中国和欧式风格的完美结合。虽然街道狭窄,却依然游人如织,大家在欣赏古风情的同时又在领略着一部近现代的中国建筑史。这是一部融合贯穿了古今外建筑艺术的结晶史。拱形的窗户,欧式的阳台,红色的,灰色的墙体显露着古朴和典雅。斑驳的墙体,老旧的文字真的让你跻身于上世纪初的梦境里,要不是穿着打扮透露着现代风的人群徜徉在繁华的街道中。你还真的以为自己就是生活在那个世纪之中呢?
人的都市,人的海洋,在这个古风古趣的文化街上。来自四面八方,世界各地的人们忘情在这条文化商业中心。感受着现代天津中独有的历史风貌。
停留在劝业场门前的那辆用铜铸就的二三十年代的大马车,威武,壮观。那个手把缰绳,目视前方的西方人驾驶着马车栩栩如生,跨过了历史的烟云,如今的他还那么神采奕奕。目光炯炯有神,望着远方,嘴角上方的那个胡子飞扬着云样的风采,飞驰向了天津的未来。
儿子带着她走进了券业场,随着进进出出的人流一起享受一把大都市人购物时的兴趣。我没有走进她的心脏,只在外表陶醉着古文化的繁盛和生活的昌宁。夹杂在人流中的各种肤色的人就像朝圣般地目光中充满了敬畏,崇拜和感叹。那位黑人小伙在忙活得更是不亦乐乎,手里的手机随着头的转动把异国的风情刷了又刷。厚厚的嘴唇漾满了春风。金发碧眼的欧洲人还有美洲的白人。这里也成了世界各地人们欢聚的圣地。我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尊铜制的车马像,油亮的表皮不知有多少人抚摸过。有不少的人还爬上车的后座亲自体验一把车上的风光,就是激情澎湃的外国人也忘情在那迷人的风韵中。望着他们的神情,我感慨万端,曾几何时,那高傲,不可一世的洋人在过往的历史中早已被荡涤成了迷茫的云烟。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像我们一样为天津,为祖国的发展而惊喜,感叹。像我们一样融入平等,博爱的世界中,为祖国,为世界的繁荣发自内心的期冀和憧憬。彼此的心交融到了一起,什么是和平繁荣,什么是博爱同心。大家那个答案在大家的心中早已注定。让我们向着人类共同的目标迈进吧!彼此间的会心的一笑,打通了语言的障碍,心一起飞向了碧蓝的天空和金灿灿的太阳。
他们娘俩走出了券业场,讲述着里面的感受提升着我的好奇心,使我错过了这次机会有些后悔。可是,既然错过了,后悔也没用。沿着街道继续前行,走不出人的海洋。据说这里是天津最繁华的地带,这种繁华真的让我惊叹不已。大家继续在街道,商场间流连,时而,累了,倦了的人们也坐在街上的木凳上或是台阶上歇息。我们也坐一会,抬眼将近处的古楼浏览一遍,远处现代化楼房的壮美有时远远地成为一种陪衬。和白云蓝天一起书写着津门的壮美。刹那间,心里升腾起异样的感觉,在这繁华的都市里,自己竟是那样的渺小,渺小得如同海河之水飞溅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而津门澎湃激荡的前进大潮中,自己只能作为旁观和欣赏者,并未自己的渺小而感到羞愧。
当那长长的街道泛着现代化的风韵吸纳着无数个为之激动人心的时候,我们终于走出了它的绵长。真的不愿走出它的青石板,不愿割舍它灰色的古朴典雅特有的文化长韵。可是,必定自己只是个匆匆过客。儿子,妻子,依旧那么恋恋不舍。可是,太阳西斜了,白云远去了,所谓的夜晚要为它装上朦胧和华美,而我们则要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小小的世界,与孩子一起享受另一种团圆。
再见了,滨江道,再见了,券业场,还有那个伫立了近一个世纪的赶车人。我会将这个特殊的旅行铭刻在心里,做个永久的回忆,但愿我还能再次来到这里,与你邂逅,希望你的明天更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