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徜徉在中世纪的“童话”里(散文)

精品 【流年】徜徉在中世纪的“童话”里(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41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03发表时间:2019-06-13 15:19:30

【流年】徜徉在中世纪的“童话”里(散文)
   爱诺在读了哥哥写给他的忏悔信之后,对尤里·约吉说了一句话,“无罪的人不断自责,有罪的人心安理得。”这句话,不但给尤里·约吉以震撼,也给我以心灵震撼。入侵爱沙尼亚的苏联和德国人坐山观虎斗,爱沙尼亚人却在自家泥沼里,厮杀一起,同胞相残,同时,他们又被骨肉相残的沉重的罪恶感压抑,懊悔不已,无法解脱。
   电影《1944》,就用一个年代的横切面,用一幕幕残酷悲情的战争场景,展示小国寡民的悲哀,将那个年代爱沙尼亚人的悲苦和无奈展示得得淋漓尽致。爱沙尼亚导演埃尔莫·纽格南,试图将爱沙尼亚人悲痛的历史艺术化地浓缩成爱沙尼亚人的集体回忆,让今天的爱沙尼亚人认识到,过去,作为大国夹缝中的小国,爱沙尼亚人的命运无法自己掌握,只能作为棋子,任人摆布。
   这是一部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在2015年面世的电影。这部电影首先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上映,据说,坐在银幕前的塔林人,不是鸦雀无声,就是潸然泪下。在爱沙尼亚其他地方上映时,亦是如此。《1944》,戳痛了塔林人和所有爱沙尼亚人的心。当然,这部影片,也一定会激发全体爱沙尼亚国民振兴民族和国家的强烈意愿。
   据说,这部电影,是爱沙尼亚历史上上座率最高的电影。
  
   三
   时间之手,让老鞋匠托马斯在塔林老城中心的圣灵教堂尖塔上得以永恒,也把我这个来自东方大国的游客牵到这里来。我们一起,用各自充满慈悲的目光,巡视塔林的沧桑和新生。
   爱沙尼亚正式独立才二十八年,塔林正式成为爱沙尼亚首都也同样是二十八年。经过短短的二十八年时光,塔林的沧桑已成历史,历史都沧桑在老城区的古城墙、古城门、古碉楼、古教堂上,沧桑在链接古城区的长腿街、短腿街和每一条小巷里,沧桑在每一条小巷里的每一块鹅卵石和每一块条石上,沧桑在每一条小巷里的每一扇古朴雅致的门窗上。这些披满沧桑的建筑,其中世纪童话的外壳,却又包裹着异族军事及文化的入侵遗痕,包裹着一代代塔林人乃至所有爱沙尼亚人被长期欺侮及蹂躏的耻辱。
   面对老城五味杂陈的历史遗迹,塔林人也有过试图拆除然后从记忆里抹掉的想法。譬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虽然它至今仍是塔林的地标性建筑,但是许多爱沙尼亚人却极其厌恶这座教堂,因为它标志着俄罗斯的统治。因此,1924年,爱沙尼亚当局曾计划拆除这座教堂,但是后来这一计划却搁浅了。而且,1991年,爱沙尼亚脱离苏联独立建国后,这座教堂又被仔细地整修。整修后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更加新鲜绚烂,耀眼夺目,依然是耸立在塔林托姆比亚城堡最高处的地标性建筑。
   但是,最终,塔林人并没有让仇恨遮蔽一切,也并没有对历史采取虚无态度,屏蔽耻辱,而是以直面本民族的苦难和屈辱历史的勇气,以理性慈悲坦然宽和的心态,尊重历史,珍惜历史,对塔林老城的历史遗迹精心保护,妥善保存,所以,至今,尽管塔林老城的古建筑遭到风雨侵蚀与战争破坏,但它的老建筑依旧保持了中世纪卓越的风采。
   也因此,和所有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一样,我才有幸瞻仰到这颗中世纪童话明珠的迷人风貌。
   塔林的新生,新生在它链接南北欧、中东欧的现代化大港口上,新生在出入港口的每一艘货轮和客轮上,新生在它的新城区里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现代化写字楼、商业楼上,新生在它的许多现代化的工厂里,新生在它的许多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和许多生机盎然的中小学里,新生在塔林人的高收入、低房价、上学免费、终身就医免费上。
   徜徉在塔林老城区中,有三个生活场景,与我不期而遇,让我感受到塔林人当下生活的幸福美满。
   在托姆比亚城堡大沿海门里面,一座小房子附近,一尊穿黑僧袍的无脸传教士雕像旁边,我看见了三个年轻人:两个,瘦瘦的,拉着小提琴,吹着萨克斯管,在伴奏;另一个,身形胖胖的,犹如帕瓦罗提,在引吭高歌。琴声和萨克斯声,悠扬婉转;歌声,也犹如帕瓦罗提的咏唱,浑厚而有磁性,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三个人,精神专注,目不斜视;来来往往的游客,似乎与他们毫无瓜葛,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境界里。满是沧桑的古城墙、古碉楼、黑衣无脸传教士雕像,都做了他们三个人艺术演唱的舞台背景,和他们一起,组合成一幅安静、和谐又具有浓郁沧桑感的画面。
   在从圣玛丽教堂到观景台的路上,我看见了一群可爱的爱沙尼亚幼儿,二三十个,排成长队,被一条细绳绑着胳臂,前后相继,慢慢走过小巷。细绳的最前面和最后端,各有一位年龄五十多岁的女幼儿教师。幼儿队伍的两旁,还有几个幼儿女教师,伸展着胳臂,老母鸡展翅一样,护卫着孩子们。
   孩子们,一个个,白白胖胖,眼睛大而亮,瓷娃娃一般。他们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稚嫩、天真、纯净的笑容;每一双眼睛,都闪耀着娇嫩、鲜活、灵动、盎然蓬勃的亮晶晶的光芒。他们的老师,一个个,就像老母鸡保护雏鸡一样,把自己的全身心都关注在孩子身上。
   下一代塔林人的幸福,离不开上一代塔林人的精心呵护与培育。
   许多游客,都停下自己的脚步,让这些孩子和老师通过,并摇摆手掌,对孩子和老师们表示喜爱和尊敬之意。
   在连接老城和新城的“爱沙尼亚门”旁边的一家小商铺门前,有许多游客在围观,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在围观一家人。
   看相貌,其中的一男一女,年龄应该在五十岁左右,应该是父母亲。紧挨着他俩,有三个女孩子,从大到小,年龄成降幂排列,最大的,往大了说,也就是二十七八岁;小的,应该在十四五岁。他们五个人的前面,还有两个站立的女童,四个坐在两辆童车上的幼儿。坐在童车上的幼儿,最大的,是一位金发女孩儿,大概两三岁多,正扬着稚嫩的脸,仰望天空。其余三位,看样子,也就一岁大小,而且,很像三胞胎,头上都戴着帽子。三胞胎里面,有一位,也扬着一张稚嫩而微笑的脸。另外两位,都被帽子遮住了脸,可以看出,其中一位,还在用手紧紧地拉低帽子,一也许是不想直面游客们的端详吧?
   也不知这大大小小十一个人,是两代人,还是三代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肯定是一家人。
   能够看见脸的九个人,都笑意融融,他们的幸福和快乐,都从阳光灿烂的脸上流露出来。不用费多少心事,就可以推想到,这一家子人,是被甜蜜生活重重包裹和深深浸泡着的。
   许多游客驻足围观,大概也是被他们的幸福美满所打动吧?
   中国古语曰,管窥蠡测,我是不是可以从这三幅生活场景,推而广之,臆测所有塔林人乃至所有爱沙尼亚人的现实生活确实是幸福美满呢?
  
   正写着这一篇散文,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
   6月7号,爱沙尼亚等五个国家被当选为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而且,爱沙尼亚是在和罗马尼亚激烈争夺东欧代表席位中最终胜出的。一个只有133万人口二十八年独立史的小国,竟然战胜了人口1994万在14世纪就建立了三个公国的国家,成为联合国下一任期的非常任理事国。这应该与爱沙尼亚现在的经济和科技高速发达,又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国家,被世人称为“波罗的海之虎”有关吧?
   联合国宣布这一消息之后,爱沙尼亚现任总统卡柳莱德在现场高举双手表示庆贺,继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对几乎还是小鲜肉的爱沙尼亚来说,这实在是值得庆贺的。
   这是走过漫长的痛苦和屈辱刚刚新生的爱沙尼亚的骄傲,也一定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骄傲。

共 813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走进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古城,如同走进了美丽的中世纪童话。爱沙尼亚,是一个小国家,人口只有130多万。这个民族,是12到13世纪形成的,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遭受着异族的蹂躏。13到16世纪,被普鲁士和丹麦侵占。16世纪,又被瑞典、丹麦和波兰瓜分。17世纪,全被瑞典占领。18世纪,又被并入俄罗斯帝国。之后,又经历了多年的磨难,直到1991年,爱沙尼亚才正式宣布独立。首都塔林古城,大多建筑建于14世纪,塔林市政厅,圣灵教堂等。一座座碉楼,从建成之日,就一直静默着,目睹着塔林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塔林被异族一年年侵略蹂躏。玛丽教堂,是由丹麦人始建的。圣奥拉夫教堂,是一座基督教浸信会教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是由俄罗斯人建造的东正教教堂。圣尼古拉教堂,也是一座中世纪教堂,是由德国人建造的。这些异族所建立的教堂,是侵略爱沙尼亚的铁证。电影《1944》,就体现了爱沙尼亚人深重的苦难和惨痛的民族悲剧。塔林人并没有让仇恨遮蔽一切,也并没有对历史采取虚无态度,屏蔽耻辱,而是以直面本民族的苦难和屈辱历史的勇气,以理性慈悲坦然宽和的心态,尊重历史,珍惜历史,对塔林老城的历史遗迹精心保护,妥善保存,所以,至今,尽管塔林老城的古建筑遭到风雨侵蚀与战争破坏,但它的老建筑依旧保持了中世纪卓越的风采。而且,经过短短的二十八年,塔林就迅速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首都。作者剪取的三个生活场景,就很好地证明了现在塔林人民生活的美满和谐。文章知识性强,描写细腻,用灵动的笔触,描写出爱沙尼亚这个民族的荣辱兴衰。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61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9-06-13 15:22:16
  欣赏美文,感受爱沙尼亚的荣辱与苦难。
   感谢作者的分享,祝写作愉快!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9-06-13 16:22:07
  感谢流年老黄牛五十玫瑰的编审,精彩的编者按语,也令我十分佩服!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9-06-23 13:26:0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