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礁石】蚕村(小说)
楔子
传有蚕女,父为人掠去,唯所乘马在。母曰:“有得父还者,以嫁焉。”马闻言,绝绊而去。数日,父乘马归。母告之故,父不可,马咆哮,父杀之,曝皮于庭。皮忽卷女而去,栖于桑,女化为蚕。
——干宝《搜神记》
一
日子和往常一样,平静地过着。太阳在山坳里昏昏欲睡,最后一点光芒照耀着蚕村,死气无力。
几十年前,蚕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村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就像俗话说的女大十八变,现在的蚕村虽然叫村,但却是一个不小的城镇,因为交通闭塞,与外面的世界交流甚少,所以一直叫村,并没有改变祖先一直称呼的名字。这时候蚕村有十几户人家生起了火苗,准备为忙碌了一天的身体添加能量,坐在椅子上的张大奎心里总觉得要发生什么,坐立不安。于是,他起身去看一了下蚕房,来到蚕房之后,他盯着那个膨胀了很久的蚕茧看了半天,用手轻轻抚摸,感觉到一丝丝的温暖,貌似是在传递一种什么信号,又去看了其他的蚕茧之后,觉得没什么问题,便出去了,出门之前他又看了一眼那个鼓胀的蚕茧,停留了一会,眼中充满了一种期待,期待之余叹了一口气,唉,关上门回去了。
从蚕房回来,老婆子已经做好了晚饭,叫他坐下来吃饭,他忧心忡忡的样子使得老婆子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于是问道:“老头子,蚕房没什么动静吧?”张大奎有心无心的回答了一句:“没什么,都好得很,安心吃饭吧。”接下来老婆子也在没有多问,看着桌子上的饭菜张大奎毫无胃口,随便吃了一点就放下碗筷去院子里的大桑树下乘凉去了,坐在树下,点燃了一支自己制作的旱烟,这种旱烟不但有劲而且还可以帮助人安眠,这是他这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每次心里不舒服的时候总会抽上一杆来缓解心中的苦闷,想想自己的一生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二十岁结婚,继承了父辈传下来的几间房子和养蚕的本领,生活过得踏踏实实,没有忧虑,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儿女,结婚后的两年生了一个女儿,却又夭折了,后面就再没有生育过,媳妇叫他再找一个续弦,但是他没有答应,他是爱着她的,因此便把希望寄托在外力,求神问药,做了好多迷信的事,但都没有得到一儿半女,仿佛是上天和他开的一个玩笑。他心想,自己已经这样了,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心想后面的日子可能会更加顺利,没有什么多想的,只想和老婆子过完这一生。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就在前半个月,有一天他去蚕房看蚕生长的情况,结果发现有一只蚕茧和别的不一样,略大于别的蚕茧,当时他觉得也没什么,就没怎么在意,但是过了几天之后等他再去看的时候已经有西瓜一样大了,这时他着急了,赶紧跑回去和老婆子说,老婆子听了也很奇怪,她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事情,觉得这事奇怪,但是又不好给别人说,于是就将他单独放在一个地方,半个月过去了,蚕茧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有小孩一样大了,张大奎看着一天天变大的蚕茧,心里面总有一种预感,莫名的喜悦,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
明月高照,洒下来的光辉映照出大桑树的轮廓,像一把大伞,庇护者一个年迈的、饱经沧桑的老人,不让月光照亮他的心事。他起身抖了抖烟斗,吹掉了上面残留的灰烬,借着明亮月光回到了屋里,这时,老婆子已经熟睡,他悄悄地脱掉带满尘土的衣服,睡在了留给他的一边,心里想着蚕茧的事情,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今晚的月光格外明亮,照着整个村子熟睡的人们。
第二天,东边的天刚刚泛起鱼肚般泛白的颜色,天微微亮起,老婆子就被孩子的哭声叫醒,老婆子听见有孩子的哭声,这几日由于蚕茧的事情和平日的劳动令张大奎睡得很深,以至于老婆子叫了他两声他都没听见,更不要说听见孩子的哭声了,叫了他几声都没动静,老婆子于是踢了他一脚,醒醒啊!老头子,你听见了没,好像有孩子在哭,就在我们的蚕房,你去看一下,张大奎并没有理会老婆子的提醒,没有去看,但是越听声音越大,这次他也听见了,抬起头仔细听了一下,好像真的是在蚕房,心里不愉快地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大早上的乱跑什么,也不知道管一管。”他一边说一边下床穿上了衣服去蚕房,走到蚕房门口他又听了一下,的确有孩子在里面哭,但是他昨天是关上门的啊,他心想怎么会有孩子了?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一把推开门,迎着晨曦的微弱亮光看到一个光溜溜的孩子坐在那个硕大的蚕茧里面,更神奇的是这个孩子已经有百日大小,他被吓得一身冷汗,双手颤抖,还以为是眼看花了,揉了揉眼睛,看了看,确实是一个孩子啊,而且还是一个会哭的孩子,他彻底被吓傻了,于是他也不管别的,赶紧跑回屋里叫老婆子,大声喊到:“老婆子,老婆子,快来看啊,出事情了,快点。”老婆子有些不相信,但是看着他的表情和行为举动,老婆子也穿好衣服和他一起去蚕房,来到门口,老婆子看到这一幕也是吓得不轻,一辈子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情,两个人在门口愣住了,蚕茧里的孩子又哭了一声才将他们两个人从惊讶中拉了回来,怎么办啊?老婆子问道,还能怎么办!张大奎呵了一声,慢慢走进去,用手触了一下感觉是真的,于是将孩子抱起来,看着这个孩子,张大奎心里充满了喜悦,这半月以来的焦虑也没有了,更奇怪的是蚕房的蚕茧都成熟了,原本还一月的蚕茧成熟了,这时候的张大奎两人已经顾不上蚕茧了,看着这个孩子,老婆子也高兴极了,于是立马抱进屋里找了一件干净的衣服给孩子裹在身上,得给孩子起个名字,叫什么好了?老婆子说到,张大奎想了半天,就叫他阿圆吧!好好好,就叫阿圆,孩子应该是饿了,我去给弄一点吃的,老婆子说着便去厨房给孩子弄吃的了,张大奎抱着孩子,看着她天真无邪的笑脸,心想或许这就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吧!
这时候天已经大亮,阳光照在蚕村的每一个角落,万物都在伸着懒腰,吸收着第一缕阳光的厚爱。
二
自此之后,张大奎每天早出晚归,养的蚕越来越好,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生活比以前过得更加节俭。
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是明顺老爷子,他和张大奎是一个时代的人,比张大奎大几岁,就像两兄弟一样,在村子里关系很好,他娶过一个媳妇,但没有儿女,媳妇在好几年前就过世了,现在就他一个人过着。他来串门的时候得知了这个消息,明顺老爷子也是相当地惊讶,但当他看了孩子之后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自己没有儿女,也很喜欢这个孩子,对张大奎说到:“让孩子也认我做个干爹吧,我以后也有个盼头!”张大奎和老婆子欣然答应了,好,好,孩子分你一半,就认你做干爹吧!明顺老爷子听了心中激动不已,眼睛里泛起了泪花,感叹到:我辛苦了一辈子,没想到最后还有了一个女儿,这辈子我也知足了,就是现在让我去死我也满足了!瞎说什么,老哥啊,咋还得看着孩子长大啊!老婆子说到。
邻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前来观看,大家听说后都说这是上天赐给张大奎的礼物,老年得子,必有后福,让人羡慕不已。但同村的贾宏一家就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说这孩子是妖孽,不是正常人,也有人认为不是什么吉祥的征兆,虽然嘴上说好,心里却和张大奎保持一种距离,哪里有从蚕茧里出生的孩子,贾张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贾家祖上就和张家有隔阂,贾宏是村长,有钱有势,是名副其实的地主,平时在村里就目中无人,欺行霸市,两家人本来在村里就不是特别的和睦,经过这次事情之后,让他们两家更加不再来往。但是大家似乎都会说到一件事,就是这个孩子出生的那天晚上,蚕村所有的蚕茧都成熟了,而且比以前的更加优越,产量更大。
不久,大家都渐渐忘记了有过这么一件事情。阿圆在张大奎和老婆子的照顾下一天比一天长大,在这期间,明顺老爷子也是三天两头就来看阿圆,现在的阿圆已经两岁了。
有一天,一个远游而来的算命先生来到了蚕村,这是村子里少有的从外面来的人,蚕村大多以养蚕为主,近几年也做一些买卖,但还是与外面的世界联系甚少,自给自足。村子里来了人大家大家都很好奇,特别是小孩子,争相出门来看,他的装束和村子里的人并不一样,穿着长靴,头戴一顶毡帽,身上穿着长袍,络腮胡子,深蓝色的眼睛,在村民眼里这个不速之客神秘莫测。这个算命先生来到村子之后直接找到了张大奎家,并在他家住下来给村子里的人算命维持每天的生活,他说的每一件事都很准确,比如说张家的鸡被人偷了,李家的媳妇会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某家的女儿几天之后会何人私奔,只要他说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准确的。过了几天,大家都对这件事习以为常了,没有人再议论。
有一次,饭后在大树下乘凉闲聊,他说到:“我在你家吃住,我就告诉你一个秘密吧!算是我对你的报答。”饭后他对张大奎说,你的女儿是你意外得来的,并且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百日大小了,他在给你带来短暂财富的时候也会给你带来灾难,她在十八岁的时候会死掉。张大奎听了这一切之后就像他第一次见到阿圆的时候一样,满眼的惊讶和惶恐,缓了半天才回过神来,问道:“先生,你说的都是真的?有什么办法阻止吗?”算命先生对他说:“只要阿圆不要和男人发生关系就不会失去她,这是天机,希望你知我知,千万不要说出去,连老婆子也不要说,不然后果更严重。”说完后算命先生就去休息了。这时候老婆子和阿圆早已去休息,他和算命先生的谈话只有两个人知道,这时候,孤独的他坐在大桑树下,想着算命先生说的这一番话,心头百般惆怅,心中的疑问就像这晴空里的星星,不可计数。就在几天后他要离开村子的时候,还说了一件让全村人都不相信的话,他说蚕村会因为一个人而变得更加富裕,但是也会遭到毁灭,这让蚕村的人变得惶恐不安,但是事情总是一步步来的,在他走后的几个月了村子依旧如此,并没有发生什么所谓的富裕和毁灭。人们依旧过得很好,张大奎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他发现阿圆有一种奇怪的能力,能催生植物的生长和繁衍。蚕养的特别好是有原因的,有一次张大奎在蚕房照看蚕茧,晚上就直接住在蚕房,阿圆嚷着要和他一起睡,于是就带阿圆在蚕房睡了一晚,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满屋子的蚕茧成熟了,可以抽丝了,而且都是极好的蚕丝,这让张大奎惊奇不已,于是赶紧跑去告诉老婆子,老婆子听了也感到惊奇不已,于是跑去蚕房查看,果然如张大奎说的一样,满屋子的额蚕茧成熟了,老婆子心想,如果照这样的节奏生产,那我们岂不是……老婆子高兴不已,没想到阿圆有这样的能力,她抱起阿圆,狠狠地在她的脸上亲了几口,此时的阿圆因为老婆子的亲吻而笑声不断,但张大奎缺陷入了沉思,这让他想起了算命先生说的话,正陷在深思中,并没有理会老婆子的叫喊,老头子,老头子,你怎么了?这时他才从思考中抽身出来,怎么了?走,去吃饭了,老婆子抱起阿圆走了,张大奎看了一眼屋子了的杰作,看了一眼关上门跟了上去。
日子过得有条不紊,时间过得飞快,几年过去了,张家也变了样,有一天在闲谈中将这个消息告诉的明顺,老爷子不高心反而很担心,这固然是件好事,但你是知道的,贾家是不好对付,要是让他们知道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啊!这件事最好不要让外人知道,以免招来祸端,张大奎觉得明顺说的有道理,于是和老婆子说了这件事决不能走漏消息。明顺老爷子老爷子对阿圆就像对自己亲生女儿一样,每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在第一时间拿给阿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爷子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在阿圆十岁的那年冬天,老爷子走了。那天傍晚下起了雪,风呼呼地吹着,树上没有一片叶子,大雪洗白了山头。他将阿圆叫到自己身边说,阿圆啊!你长大了,要好好听话,好好……干枯的双眼中挤出了一滴泪水,枯瘦的双手抚摸着阿圆的头,阿圆回答道:“我会听话的,爹,你怎么了?为什么哭了?”爹没哭,是开心,开心啊!一旁的张大奎将阿圆给老婆子带了出去,老哥啊!你会没事的,过了冬天就好了,张大奎说道。
“大奎啊,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我走后,阿圆就靠你们照顾了。”他紧紧地握着张大奎的手,自己纵然有一千个不想死,可是由得了谁了。他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走了,村里人帮忙置办了丧事,从此以后,明顺老爷子只出现在阿圆的记忆中,再也没有见过他。
曾经的村子变得更加繁华了,更像一个镇子了。
以前的养蚕业也改变了模式,听说纺纱都用机器了,提高了不少效率,从外面回来的人说。贾宏听到这个消息后心头燃起了火焰,这时候外面念书的儿子发电报说也快要回家了,帮助自己打理家务,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以前他是蚕村的老大,现在世道变了,看着自己的经济地位日渐衰落,看着张大奎优质的蚕丝,村里人疑惑不解,贾家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着自己的经济地位日渐衰落,看着张大奎的蚕丝量如此之大,村子里的内部交易基本已经被他垄断,于是贾宏想起了阿圆,想借此来搞出一点动静,让自己师出有名,他依稀记得阿圆出现在张大奎家的那一夜全村蚕茧都成熟了,贾宏借此向全村人通报说阿圆是妖孽,并且要抓起来处以极刑,于是就召集全村的人去张家抓人,前几次去的时候被张大奎挡在了门外,没有把阿圆带走。这时候的阿圆已经十岁了,阿圆很懂事,看着自己的父亲一天天衰老,自己便常常去蚕房休息来帮助蚕茧的成熟,老婆子感到很高兴,自己嫁给张大奎一辈子,没有为张家生下一儿半女,结果却等来了阿圆,仿佛好像感动了上天,才派阿圆来照顾自己,和自己作伴。但是,世事难料,贾宏实在是难以忍受张家,于是再一次召集村民去张大奎家,这次和以往不一样,贾宏来势汹汹,带着自己家的工人,声明要带走阿圆。张老哥,我贾宏见你比我大几岁,叫你一声大哥,识相的赶紧交出阿圆,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写小说,选好题材,不要急于下笔:
首先要好好构思一下结构布局、以及桥段与桥段之间的联系,当然还要注意桥段设置的合理性;
其次,把控故事情节的节奏,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其三,注意字词句、标点符号及语法的运用。也就是常说的,语言凝练,文笔流畅的问题;
其四,写完小说,不要急于发表,尽量多读几篇多检查修改。因为,好文章,一般都是经过修改出来的。
最后感谢老师投稿礁石,期望您在礁石收获多多。遥握问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