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成都行的四大败笔(随笔)
成都行的四大败笔
张昆
去过成都的人很多,但像我这么失败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我的去年国庆成都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写出来分享一下,是打算去成都的人的前车之鉴,也是给自己下次出游提个醒。
第一败笔:黄金周出游
这是一大败笔,不过也是我们上班族的无奈,除了黄金周和节假日,我们又哪有时间能去呢。所以这次我是凑了黄金周的热闹。从买票那一刻开始,我的心情就被反复折磨着,从预售第一天一早就开始买票,可是无票。第二天早早去排队,还是无票——我就疑惑了,这车票都去哪了?最后,对自己通过公众渠道买到票彻底绝望了,于是动用各种社会关系,终于在最后一天临上车前拿到了票,那种激动和喜悦啊,和中福彩头等奖差不多(其实我从未买过福彩,更谈不上中过,只是能够联想到那种快乐)。总结一点,如果你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建议出行方式另作打算吧。
第二败笔:住在繁华的地方
很多人出游都喜欢住在繁华的地方,我就是这样,此次成都之行,就选择了春熙路上,想着在市中心住,去哪都方便。可是,在春熙路最大的优势就是看人,不管什么时候,你都会看到很多人,绝对不会感到寂寞,其他的优势完全没有。因为地处繁华,打车的人那叫一个多啊,基本上不要指望白天你从这个地方能打到车,因此你要有好的脚力或者对当地公交车完全了解,知道如何到达你想到的目的地。还有,繁华地方的住宿价格,我就不多说了,相信你懂的。
第三败笔:去吃攻略上推荐的名小吃
旅行的一大乐趣就在于吃,品尝各种的美食,尤其是成都。早有耳闻成都美食顶呱呱。很多人都会在网上搜成都的名小吃,可是真正去了,就会发现那些地方很多都是外地人才去的。这一拨陕西的、那一拨北京的,反正除了老板和服务员,是不会有本地人的。打比方说,就好比陕西的老孙家泡馍,有几个咱老陕去吃呢,除非是招待外地朋友,原因我相信你也懂的。
去成都,一定在当地去问本地人,因为你在外地问本地人,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推荐当地名气大的,而非他们常去吃的。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怨不得别人。如果你想吃火锅了,你可以问问当地的年轻人,他们一般都去哪吃火锅,我相信除非这个人坏心肠,否则你一定能吃到物美价廉的火锅,真正应正了那句话“食在民间”啊!
我此次的美食推荐就是宽窄巷子附近有家老字号的肥肠粉,非常好吃,5元一份,还有担担面,也是当地人推荐的。一看,基本全是本地人在吃。还有火锅推荐琴台路的龙森缘,味道也是顶呱呱,环境也不错,就是你得排的起队,我们为了这顿火锅排了近两小时队伍,价格么?比一般火锅小贵一点点。网络上说的什么王梅麻辣烫和玉林麻辣烫,个人建议就不要去了,味道一般,而且和西安的火锅价位相当。还有春熙路上的钟水饺,名气大,味道一般,而且什么时候进去,都是无数的外地人站在吃饭的人旁边,虎视眈眈地盯着你的碗你的嘴你屁股下的位子。如果你不介意吃饭时,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那你就去吧,当一次公众人物估计感觉也不错。
第四败笔:在当地抱团游
此次去成都,因为要去乐山和峨眉,所以在当地报了个两日游,这真是败笔中的败笔。首先,峨眉和乐山离成都不远,自己坐长途车都能去,也不需要导游。除非,你非要听各个景点的详细讲解。即便如此,你到售票处也能雇到讲解导游,而且讲解的更专业,绝对不会出现跟团后,导游带你进购物点,推销商品而不好好讲解景点的状况。还有,各个旅行团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两日游,但其中却有很多不同,一定要在报团前了解清楚。我们就吃了这亏,报的乐山峨眉两日游,630价格,去乐山就看了个乐山大佛的后脑勺,确切说是远看了下乐山大佛的后脑勺,因为根本挤不到眼前,更别说九曲栈道了,那只是一个传说,没有一个导游会建议你去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耐心等你去排队下去再排队上来。可是事后我才知道,有的团是坐船去看乐山大佛的,这样就可以不拥挤就能看到乐山大佛的全貌了。所以想一睹乐山大佛全貌的一定要在报团时了解清楚哦,是坐船还是爬山。去峨眉时,我们又经不起导游的耸动,又额外买了一出《印象峨眉》的演出票。本想着估计又是旅游一大当,报过看完后,却真的觉得值得一看,虽说200元的价位听着有点高,但是一场演出能看遍四川的所有绝活,加上华美的舞台布景,环环相扣的精彩演出,觉得这个当值得一上。
人生在于不断总结和完善,旅游也是这样,希望朋友们多多给我们前车之鉴,让我们“花小钱,办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