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山寺(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山寺(散文)


作者:高令亚 秀才,1133.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52发表时间:2019-07-24 20:29:37


   深山藏古寺。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在山上建寺之风盛行。古代,大凡有山的地方就建有寺,供僧人传经修行,香客参拜。久而久之,寺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成寺庙文化。
   其实,寺和庙不是一回事。寺是僧人诵经修行、教授佛法之地。而庙是祭祀的地方,一个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叫祠堂或家庙。还有纪念古圣先贤的地方,像太庙、孔庙等。寺庙连用,习惯使然。
   我曾经去过一些山寺。寺是佛家修行的净地,讲究清净无为,所以寺的选址多是深山或僻静之地。寺院环境优美,有山有水,树木葱茏,山道幽深,鸟语花香,自然景观神奇。寺是佛家圣地,众僧汇聚,游客参拜,人文底蕴深厚。过去,寺僧主要是佛教传布者。佛教的教义主要是劝人为善,做好事,以慈悲为怀。入佛求心静,身心不受尘世羁绊,忘却凡尘,。
   寺开始规模不大,后来,佛教盛行中原,寺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也越来越宏丽。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唐朝诗人杜牧作《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寺庙之多。
   寺内建有对称的钟楼和鼓楼,在佛殿之前还建佛塔,供奉佛舍利,称为“浮屠”。中国古代寺院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藏经殿等,还有僧房和斋堂。今年春天,我去了。,其布局有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亭、太祖殿、地藏殿、玉佛殿、藏经楼,念佛堂,禅堂,寮房等,还有雄伟高大的佛塔。
   大雄宝殿是寺的正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利的塑身,是僧人讲经颂佛和香客参拜之地。信佛者,会选择吉日到寺里烧香拜佛,许下心愿,祈求佛祖保佑,特别虔诚。大雄宝殿外面,一般置有七级铜宝殿,铸铭常常为寺的名称。
   藏经殿主要是收藏佛经的地方,有点像图书馆。僧人可以在这里讲解佛经,学习修行。
   罗汉堂是供奉罗汉的地方。凤阳龙兴寺有“五百罗汉堂”,里面供奉五百罗汉塑像,神情毕肖,栩栩如生。罗汉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供奉的地方只能叫堂。
   寺里一般都建有宏伟高大的佛塔。佛塔最初是用来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基本造型是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的。塔基有四方形、圆形、多角形,塔身以阶梯层层向上垒筑,逐渐收拢。其造型雄伟壮丽,成为寺的装饰,与山川、河流、村落形成特有的自然景观。
   佛教宣扬善行。僧人入寺,有清规戒律,需洁身自好。佛家有八戒:戒杀生,偷盗,淫邪,忘语,饮酒,着香华,坐卧高广大床,非时食。出家修行的,大都看破红尘,心净无为,超然物外。他们整天诵佛经,敲木鱼,洗心除杂念,以期达到忘尘之境。
   寺院是一个庄严的地方,缘于对佛的尊重。人们一到寺里,会受到佛教气氛感染,心境会变得沉静,神情严肃庄重。他们来这里参拜佛祖,烧香许愿,格外虔诚。
   佛家有句名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佛教重要的理念,意即创造人间净土、回归自心净土是根本目的,助人为乐、心存慈悲,世界会变得美好。
   寺是众生心灵慰藉之地。人世间有美好和幸福,也有太多的不幸和烦恼。为了消灾弭祸,于是,人们就想到了佛,想到了菩萨,想到了寺,前来烧香,求拜,以期祐护。
   有寺就有僧。僧是传经布道者,也是修行者。僧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出家人。他们往往看淡红尘,清心寡欲,一心向佛,普施善行,以求达到佛家正果。
   如来佛祖,就是释迦牟利佛,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佛教祖师”,即佛祖。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后外出修行,终成正果,创立了佛教。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她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
   寺院是佛家净地,众生祈福消灾、心灵忏悔、洗去尘杂俗念之地。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 15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如果你有幸点开这篇文字,一定会有所收获,在这里,作者向我们科普了一些关于山寺的一些小知识,比如寺和庙的区别,比如寺的规模与建筑,比如“殿”和“堂”的区别,比如什么叫做“浮屠”种种。文字中作者着笔最多的是山寺的建筑。作者以凤阳龙兴寺为例逐一介绍了寺内的建筑布局以及各个建筑的功用,让我们不必亲历也能够通过文字一览宝刹英姿。全篇文字节奏舒缓,似一位深谙佛法的老者在徐徐道来,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感谢作者精彩的文字,推荐共赏。【编辑:至简至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何叶        2019-07-25 09:50:03
  欣赏高老师佳作,敬茶。
何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