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人赏江山文】哲学不在象牙塔里(柳岸)

精品 【江山人赏江山文】哲学不在象牙塔里(柳岸) ——赏醉里清风散文《蛛的乡村哲学》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144.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57发表时间:2019-07-25 05:28:44
摘要:柳岸花明社团作者醉里清风精品散文《蛛的乡村哲学》,怀才抱器编辑时便叹其妙,是难得的哲思范本,几次揣摩,深感意蕴丰腴,不言哲学睿语,却有哲学大智撞胸,写作本篇,试图披文入理,感悟精髓。所言不当,敬请作者读者指瑕。

【江山人赏江山文】哲学不在象牙塔里(柳岸)

共 7469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6789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对江山文学柳岸花明社团醉里清风的精品散文《蛛的乡村哲学》的赏析文章。作者通过对原文的把握与解析,讲述了“乡村哲学”是一种平民哲学,而非象牙塔的咿呀学舌,人们生活的平平常常的土壤,才是哲学的根基。哲学追求的是理性和智慧之极,而文学追求的是感觉和情感之极,原作《蛛的乡村哲学》以文学作品的方式呈现哲学问题,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构想。而江山文学网独具魅力的优秀特色,给了原文作者一个宽松而平静的文学平台,在这里他用自我感悟的方式唤醒朴素的哲学思想,这也是给了我们当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一个哲学向导。这篇赏析文章独具匠心,以深刻透彻、精工细雕的笔触,认真捕捉原文里哲学精神的“火花”,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原文的体会和感悟。第一个感悟是散文给了我们“生活的武器”。来自于生活的哲学理念,可以随时发生,也可以在任何物象上呈现。原文在蕴意上别具一格,以蜘蛛结网参悟人生,表现哲理,不露痕迹,几乎每个故事细节都在酝酿着哲学,哲学的思维和发现完全来自于对现实的感悟,慢慢地,哲学就成了一种“生活的武器”,这是赏析给我们的人生启发。第二个感悟是,原文在考验着我们是否具有哲学的眼光。哲学精神如果是拾人牙慧,就没有格调和意义了,关键是靠读者自己发现和领悟,也就是以自己的方式获得时最为可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救才是人生泅河的渡船。低调地“活着”并非消极的人生,躲避也并非怯懦,而是一种智慧,有时候可能危险来临的时候机会会更多,从观望到融入的历程才是人生的寻常轨迹。学会“蛰伏”,明白修复的意义才最适合人生,“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从来未可知”,一切现实的存在都是为了迎接新的暴风雨而准备。第三个感悟是,让读者处在寓言表达的逻辑之中。中国古代的哲学几乎完全依赖寓言故事这个载体而诞生,可以说寓言是哲学存在的摇篮,原文借助这个载体,却又“超越载体”,这是文章运笔从容、张弛自如的需要,所有的寓意都是通过蜘蛛作为表现对象的,原文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让蜘蛛被赋予了人的情态、语言和心理,创造出了“剥茧抽丝”的艺术读感。蛛网破了,那就重织,日子破了,那就补救,不畏风雨,不怨命运,观察蜘蛛的精彩故事,从中剖情析理,从而获得蜘蛛结网演绎出的哲学逻辑,令人遐思,美感缓出。这使我们获得这样的认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我们曾经面对的是什么,而在于我们从中剖见了多少哲理。这篇赏析文章充满了高深的智慧力量与哲性思维,它在品读剖析原文精髓和内涵的同时,引经据典,开拓思路,透入骨髓,精工独到,分析探讨了古今中外那些专家名人对哲学的论述,并且高屋建瓴,画龙点睛,总结阐述了自己所领悟的独有的心得体会,讲述的观点新颖奇特,禅意十足,寓理于物,意境深奥,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颠覆了哲学的本源认识,让我们有了真理来自于平常生活的哲学感悟,启迪我们如何进行哲性思考,如何从观察中发现生活的智慧和真谛,这个现实意义非常重要。品读这篇赏析,文脉清晰,构思严谨,语言精美,才思畅达,探骊而得珠,形散而神聚,价值取向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感受人生哲学的精粹,感受作者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和文学创作功底,感受江山文友的高手切磋,令人钦佩不已,回味无穷。力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72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7-25 05:32:20
  拜读佳作,问候作者!感悟原作和赏析文的魅力,点赞江山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感谢投稿柳岸,祝福怀才老师写作快乐!再创丰收!早上好!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5 05:56:13
  谢谢安平社长费心编辑本篇小文,点评精彩,编按精准,细腻全面,倾情鼓励,为小文添彩很多。深谢。遥握,辛苦了,谨祝快乐。
2 楼        文友:悬壶        2019-07-25 08:27:03
  其实,蜘蛛和蛛网,是我平生最讨厌的物类。可在醉里清风的散文里,竟被怀才老师发现那么多哲学的美好思絮。佩服清风老师发现美的眼睛,更佩服怀才老师的渊博的知识和无限的哲学思维。为你们点赞,为柳岸拥有你们而自豪。
悬壶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5 08:31:38
  蜘蛛和蛛网,在我儿时的眼里就是可以粘下鸣蝉的东西,并未感觉还有什么特别的蕴意,是读了清风散文,一下子让我见识了很多。谢谢悬壶先生留下精彩点评,当以为呐喊鼓励,铭记。遥握问安。
3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7-25 10:31:01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5 12:30:27
  感谢柳岸花明编辑部青睐推荐。
4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7-25 10:56:07
  非常感谢怀才老师对拙文的精彩赏析,谢谢老师,能够得到您的赏识是我莫大的荣幸。就此文来看,我不得不佩服老师渊博的学识和发现的眼光,我在写此文的时候蓄意藏了很多小的细节,而在老师的眼里却是一览无余。再者,本是一篇小小的文章,被老师深剖解读,竟然让我不由得想再次去读读自己的文章。我认为,这篇赏析的高度远远超过我那篇文章,不论从思考还是文笔,我当再三品读,学习再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5 12:27:04
  写出来也一直惴惴不安,就怕不符合原作之意。好想清风老师首肯。怀才抱器用心读这篇佳作,感受很多的哲学思想。这篇散文很别致也很精致,将对乡村和普通人的理解寄予在蜘蛛的生活里,很贴切。感谢清风老师留墨肯定。遥握,谨祝创作更多好作品。
5 楼        文友:醉里清风        2019-07-25 11:06:33
  感觉言犹未尽,再缀几句。抛开感性的层面不说,我从此文中读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怀才老师阅读面、知识面太广了,这点令我无限敬佩。因此,也让我有了这样一个动力:以后将努力摄取知识,增加阅读。此文已收藏,可在必要时拿出来品味,以鞭策自己。感谢老师,谢谢!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5 12:28:23
  是清风老师原作的内涵丰富,给了写作这篇赏析文章很多灵感。谢谢清风老师留评。遥握。
6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9-07-25 11:37:37
  欣赏怀才老师精彩的赏析。老师的赏析,让我们大开眼界,把我读得到的哲学、读不出的哲学,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全盘托出,对欣赏醉社原文,有了更深的了解。感谢两位高手打造的文学盛宴!问好祝安。
浩渺若尘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5 12:29:48
  很感谢若尘老师从烟雾缭绕的庐山发来精彩的点评。得到鼓励,还带着庐山的韵味,甚好。谢谢留墨鼓励,遥握,谨祝旅游快乐。
7 楼        文友:前进        2019-07-25 12:30:01
  老师的赏析能从一个不起眼,甚至令人厌的蜘蛛写出了深刻的哲学之理,实是不易!人,何不是这样,面对困难,挫折,失败,如何选柽,就要有点蜘蛛精神,不为面前的困难所吓倒,屈服!赏析深刻,透彻,富有哲理,而正是作者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启人思考!文笔优美,真为赏析锦上添花!赏析佳作!大赞!欣赏学习,问好老师!天热,老师要多保重身体!祝创作丰收,篇篇精彩!
农民,以种地和打工为生。爱好文学,休闲时搞点业佘创作,望多加批评指导。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5 12:32:38
  前进老师的点评好精彩啊,为小文增色了。努力品读出原作的思想内涵,是写赏析的责任,怀才抱器努力从哲学的角度角度作者的“乡村哲学”,把握我们生活所需要的东西,肯定有疏漏和不到位的地方,是前进老师包涵了。遥握,谢谢留墨。
8 楼        文友:老百        2019-07-25 12:42:33
  哲学的生活来源,而非象牙塔的咿呀学舌。生活的土壤,才是哲学的根基,即使是破败的蛛网,也会在剩下的“结点”上跳跃着哲学的灵魂。生命的哲学家,从来属于每一个生命的本体,而非写出巨著的哲学家。
   说的很有哲理呀!
   本篇赏析文,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深入浅出,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推荐点赞!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5 12:47:21
  非常感谢老百社长为小文留墨鼓励。清风美文,不赏可惜,怀才援笔解读,希望可以参透其中睿智,为我们装一腔华彩乐章。谢谢社长点评呵护。遥握问安!
9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9-07-25 12:45:46
  旅游车上再读老师的赏析,发现这篇赏析居然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地剥去记忆的外皮,一层层把哲理呈现。这一过程于读者是欣喜的、愉悦的。若尘在庐山再赏读留言。问好老师!
浩渺若尘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5 12:50:06
  可供若尘老师旅途磨目塞闲,实在庆幸。感谢若尘老师再次点评鼓励。但愿可以有所言感觉,也是怀才努力方向。问安旅程,谨祝收获丰满。遥握!
10 楼        文友:菁茵        2019-07-25 16:50:06
  怀才老师的这篇赏析,令人耳目一新。首先,题目特别新颖,哲学不在象牙塔里,吊起我的胃口。再读,信息量非常大,内涵非常丰富,剖析得专业、深刻、精致。既剖析出了原文的特色,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自救才是人生泅河的渡船、低调地“活着”并非消极的人生,躲避并非怯懦而是智慧、学会“蛰伏”……这些妙语哲思无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赏析与原文相得益彰,是有深度的鉴赏,只能仰望~~
心若草木,向阳而生~~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25 16:52:21
  感谢菁茵老师磨目读怀才抱器这篇小文,给与精准精彩的点评,不敢说“专业”“深刻”,只是想努力读懂一篇好的散文,从中汲取营养,丰富我们的眼界。谢谢菁茵老师留墨鼓励。遥握,谨祝快乐。
共 18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