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刘备弃妻的现实意义(杂文)
刘备,三国时最著名的人物,蜀国皇帝。他声称自己是汉室的正宗后代,理应“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他也带领关张赵外加大名鼎鼎的军师诸葛孔明先生,南征北战苦苦奋斗了大半生,可谓呕心沥血不负此生。这些都是他的“优点”也是赖以向人炫耀的资本,不可否认。但是,他一个堂堂国君,却在家庭问题上差人一筹,甚至让人鄙视让人唾弃!
为甚这样说?
且听下面分析。
关于刘皇叔弃妻弃子之事,事实充分,证据确凿,这个恐怕谁也否认不了!在《三国演义》的小说里或电视剧里都有记载,记录在案不难查找。君不见长坂坡上他的忠实信徒赵云三进三出,杀得曹兵闻风丧胆纷纷倒退,才保住了刘皇叔的根苗小刘阿斗。而这时阿斗的爸爸刘备这位老头子在哪里呢?查查小说,原来他在领着一大帮所谓的“难民”在蝺蝺前行做着大撤退的英雄壮举!美其名曰“难民”,但据考证并非真正无家可归的人,却是刘备带有胁裹性质的军事大撤退,刘老板为给他以后打江山多弄些“人力资源”才这样做的。
然,他对于自己的家屋妻小结发夫人,又是怎么对待的呢?
这个也不难查找!
他的儿子刘阿斗小王子前面已介绍过了,是由部下死党赵云带着护养。这倒无可厚非。问题是你老大为何不把带儿子的赵云调到身边,与你一起同行,不是也好有个互相照应吗?为何要把他安排在离你老远的地方?为什么?
这也就不追究了,随你便吧。可你为什么把老婆也丢下不管了呢?糜夫人甘夫人那两位结发夫人都让你给扔了个干干净净,然后你一人走了个利索,混在那一大帮难民中,既安全又捞了好名声!结果呢,原小说交代的很清楚,大众传媒也没替你遮掩据实报道了。两位夫人的下场确实很惨,最终投井而死命丧黄泉!幸而,幸而还有赵云推倒土墙给掩埋了一下,要不就永远泡在井中说不定把魂魄也泡烂掉呢!可怜的女子!
可怜两个弱女子,原想夫君为一方之首,总会没法保护她们的,享不享荣华富贵倒不那么重要,起码该没有生命之虞吧!然而,事实如何?结果是却连一介平民也不如,被她们的夫君刘皇叔抛弃不管走投无路之下只好跳进枯井自殒!
再看看他后来对第二任妻子孙氏的情况。
刘备第二个老婆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妹子,出身高贵长相姣好,按说刘皇叔也不算错配。可他却不珍惜,在孙刘关系破裂后也没有把妻子当回事,任她回娘家不闻不问不接,使她老死江东空有夫君!悲夫!“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蜀汉皇帝弃妻,奈何!奈何!
再看看被人称为“奸雄”的曹操人叫“曹阿瞒”的那位,作为如何,怎持对待家中妻小亲人的。
曹操他也是三国战乱中赫赫有名的一个人物。雄才大略,能曲能伸,“挟天子以令诸候!”扫平了大半个中国,结束了军阀割据局面,使北方一带归于统一。虽《三国演义》扬刘抑曹,但谁也抹不掉他身上的这些长处,尤其是对女人对家屋妻小,他可要比自诩汉室正统的刘皇叔好得多,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首先,他对结发妻丁夫人的逝世念念不忘,常常忆起常常悼念,这说明他是个很重情义的人。而后,对卞夫人又百般爱护从不外待。说明他有情有义不是负心郎。其次,对甄夫人的遭遇命运十分同情,说明他心肠仁慈同情弱者。对其子女也是关爱有加,从未歧视或抛弃,堪称人父。对他的其它几位夫人也从未半路扔掉不管,或做出始乱终弃之举。这一切与刘备相比,岂不高下立判!
历史是面镜子,看看它我们会感慨不已。人,尤其是“高级人”,上层建筑中的一些人,却原来并不拿伦理道德当回事!他们的品德,有时甚止连蝼蚁小民也不如!
刘备的故事,如放在现在,也许不是个故事。可他的美好形象,我总觉得,不管放在那个朝代,也都会因此而打个八折!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不应因朝代更替而改变甚止消亡。刘备弃妻之举也不应做为正面行为看待,应引起重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抑制打击那些喜新厌旧,不负责任的人,减少道德灾难。
当然,对那些已经死亡了的婚姻,并不是非要坚持到底,这是问题的两个方面,应区别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