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清水堰的荷花(散文)
上街的时候,路途中间要经过一个小村子,叫做清水堰。我很喜欢这个名字,顾名思义,清水堰,肯定是要有水的。不错,这个小村子不大,却有三口池塘,分布在马路两边,小村子也被马路一分为二,成为东村、西村。小村子的南面还有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河。一个小村子有几口池塘不足为奇,但如果每口池塘里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都开满了荷花,就很吸引人的眼球了。
时间现在已到了农历五月底,渐入盛夏,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所以,清水堰的荷花早已没有了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小池》诗里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一眼望过去,池塘里尽是高低错落有致的荷叶,就像是一把把擎着的绿色小伞,但看上去是那么的和谐养眼。在这些绿色的华盖中间,穿插着盛开的、半开的,或者还在打着花骨朵儿的粉红色的荷花,还有一些绿色的莲蓬,而那清新的荷香人离老远就能闻到。这景象就像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里写的:荷叶如“亭亭的舞女的裙”,“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有声音,有动感,有层次,有画面,不愧是散文名家的经典句子!换做是我,也许怎么也想不出这么美的句子来描写眼前所看到的景象。荷叶下面是清澈的塘水,由于人的注意力被荷花吸引,反而不怎么被人注意了。
每年这个时候,每次骑车上街买菜,走到清水堰的时候都不由得放慢了速度,扭头看看两边池塘里那些可爱、优美的绿色小伞,那清新脱俗盛开的粉红色的荷花,那娇羞地打着粉红色尖尖花骨朵儿的荷花,也许还有几张新发的小荷叶铺展在水面上,成为小可爱。随着夏风的吹拂,一缕缕沁人心脾的荷花香送入到人的鼻孔里,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提神醒脑。有时,自己干脆停下来,把车子停在马路边上,徒步走到荷塘边,一亲芳泽,或者拿出手机拍照。可是,我的拍照技术太差了,就好像一个蹩脚的画师把一个美人给画丑了,心里感到很惭愧。这亦如自己的文字,让我总感觉不能完全描摹出荷花那种清新脱俗的美。记得原来这三口池塘里的荷花长得都很茂盛,今年不知什么原因,马路西边的第一口池塘里荷花长得最为茂盛,其它两口池塘里的荷花长势稍差一些。马路西边一条砂石路往西走不远就可走到这口荷塘边,荷塘就在砂石路边,由于荷塘边的柳树和砂石路边杉树的遮挡,使荷塘成为幽静的处所,隔离了马路上车流的喧嚣。上街买菜回转的时候,我常常会忙里偷闲到这口池塘边看看荷花,可以静静欣赏,不被打扰。荷塘的外面是一片绿色的秧田,看看一池盛开的粉红色的荷花,再看看宽广的、绿色的秧田,令人心旷神怡,心中的烦恼、愁闷顿时烟消云散。
上初中时读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里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出了荷花的品质和神韵,让人叫绝。也许就从那时开始,我就特别喜欢荷花,荷花成了我心目中的“花神”,平时也很喜欢画荷花。我是农历六月出生的人,看有人写的关于花与人的性格的文章,六月出生代表荷花,花语解读与自己的性格真的很像,也许是上天在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吧。
把拍的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立即就有很多好友点赞、评论,其实拍得并不好,也没有美人陪衬,我想只是大家都很喜欢荷花罢了。有的好友说我会享受,城里喧闹、污染,我跑到郊外看荷花,其实是忙里偷闲,走马观花。有的好友说羡慕我,家就住在荷塘边,可以天天赏荷花,其实照片里拍进去的荷塘边的农家别墅不是我的家,我也很羡慕荷塘人家。这个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清水堰”,清水堰的荷花此时花开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