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美人如玉(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美人如玉(随笔)


作者:定远牧人 童生,57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29发表时间:2019-07-27 15:37:56
摘要:如玉美人非红装,翩翩公子俏儿郎。河阳一枝如椽笔,挥挥洒洒藻似江。

【看点】美人如玉(随笔) 一、美男子的标准
   俊男靓女,赏心悦目。遇着,总要多看两眼,既表达了由衷的赞美,又得到了精神的享受,何乐而不为。
   社会发展到今天,大家的审美意识蓬勃起来,审美情趣高雅起来,动辄就爱对物对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不过,由于个性不同,身份差异,地位参差,不同的人对美的感受还是有所差别的,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燕瘦环肥,各显其彰”。可有时,大家的审美标准竟然也能合辙押韵,对美有了相同的认识——焦大擦干身上的臭汗后,竟也赞美起黛玉的玲珑来——看来,爱美之心,不分饥饱、不分等级、不分男女老幼,人人皆有啊。
   美人一现,就是一道风景线,所以,一不小心,谁就欣赏了谁的风景;稍不注意,谁就做了谁的风景。不过,美人难为啊!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谁说了算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而是风尚。风尚为何物?不就是一阵风吗?忽然就刮起来,至于是谁起了源,谁助了力,谁成了势,没必要知道,追着跑就成。
   咱们就来说说男人吧,我小的时候奶油小生走红,唐国强那类的;没多久,高仓健来了,冷峻的更能吸引人;再后来,港台嗲嗲的游过海关,一窝蜂的模仿;前两年终于有一阵子安稳,可一没留神小鲜肉又端上了餐桌,闻着味道恨不得咬上一口。这么倒腾来倒腾去,你说,究竟哪种形象才算俊男?
  
   二、有个美男叫潘安
   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潘安,他可算得上是美男子的标准人物了吧?
   潘安,何许人也?您瞧,这话问的,有谁不知道潘安吗?自古就有“才如宋玉,貌似潘安”之说。潘安,美男子是也。生一副潘安之貌,一直是中国好男儿的梦想。可潘安谁见过,单凭几篇旧文的只言片语,是很难探求到潘安的“美姿仪”的。我们恨哪,怎么就没人穿越到魏晋,随便拿个苹果plus偷拍一张高清照片传到网络上,好让大家一饱眼福。我想,拍潘安,连美肤功能都可省略——人家那姿容,还需要什么自慰的破软件?若真有这么一张照片,潘安必定网红,当然,还会有一大批老小鲜肉们会捶胸顿足——这梦想也太容易破碎了,潘安那厮不过尔尔,咱随便整整就能成为新时代男神。
   我想,事实就该是这个样子。你说,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经过这一千多年的优胜劣汰,容貌只会更为鲜艳,而不至于退化到不堪入目的地步吧。所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潘安,大家就不用纠结自己貌不如人了,说不定你比潘安还潘安呢!话虽如此,潘安仍然还作为一种象征存在于男人的竞争行列,徘徊于女人的梦境之中,男男女女们大有不见真神,誓不死心的执念。这样说来,咱还有必要还原潘安的原貌,尽管这得费一番周折,但这救人于水火的善事,做做可以有胜造七级浮屠的功效呀。
   潘安,生于魏,活动于西晋,是一个十足的从头发丝到脚后跟都蕴含着浓浓魏晋风骨的富N代,典型的中产阶级出生。
   魏晋南北朝,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真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时代,充满着迷人的味道,让人流连,教人迷恋。潘安,生在斯时,实属幸运。不知是时代选对了他,还是他选对了时代,虽然生时无惊雷,落地无闪电,但无疑他一出生,一颗耀眼的明星就诞生了。
  
   三、潘安是谁的名字
   尽管潘安名噪一时,不过,当时你若问及潘安是何人,应该没人知道。这与今天你问“房仕龙”是谁,几乎人人知道可不是一码事儿,因为大家只要知道一个艺名成龙的演员是谁就行,“房仕龙”,他的本名而已。可“潘安”既不是艺名,也不是笔名(那时还不兴这个),更不是网名(不排除有今天某个网名为潘安的小鲜肉穿越而至留下的历史印记的可能),尽管他当时身为西晋首席签约作家,但也不曾起过“潘安”的号(此号也忒没水平了,比起居士,山人,野老,逊爆了),最为关键的是:西晋根本就没有一个叫“潘安”的人!
   哇噻,这叫哪门子事儿!史书上明明记载着的一个盛名文学家,一个花样美男子就这样被我几句话给说没了?
   当然,“潘安没了”不是我的罪过,真正的罪魁祸首该是中国的文学!
   潘安,真名潘岳,字安仁,潘安就是潘安仁,西晋的那个才子美男叫潘安仁,而不是潘安。那么,潘安仁的“仁”字哪去了呢?据专家称,古代文章比如骈体文和诗歌(魏晋南北朝时的流行文体,有别于今天的“羊羔体”“梨花诗体”),为了对仗押韵、省字,把“仁”字给省略了。你瞧瞧这文体,不是要人命吗?于是,潘安仁被文学直接阉割了一个“仁”字,成了潘安。
   还有一版本,来自民间(或许民间的更接近于事实也说不准),说的是潘安曾以自己的美色侍奉中国历史上最丑最荒淫无耻的皇后贾南风,德行操守愧对“仁”字,因此后人省略一字。潘安的如此“兽行”,激起了广大正直无私的人民无与伦比的恶心,于是“潘安仁”被毫不留情的翦除,换了另一个叫潘安的留在世上。老百姓的这种分明的爱憎,在历史上俯拾皆是,然而时至今日,却难以寻觅,直叫人怀念万分啊!
  
   四、潘安是个传奇
   将文字耗在姓名上,没多大意思,咱又不是研究《红楼梦》人物,决意要从一个人的姓名中探究出这个人的命运,弄得“元迎探惜”似的。
   潘安,不,应该叫潘岳,他在中国历史上可算是最具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的人物。瞧,这顶帽子不小吧。
   中国的识人传统是“不可以貌取人”,所以大家一见到相貌出众的人,就纷纷作出不公允的判断,比如男人说是小白脸吃软饭的,女人说是小三坐台骗人钱的,打心眼里不愿承认人家有德有才又有模范性。我想这是人的劣根性的体现吧——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潘岳这位帅哥的传奇,就是有貌,有德,又有才呀!您说这老天是不是忒不公平了,将这么多好事全搁在他一人身上,他的上辈子该积多少德呀!小说里男主人公才可以拥有的身价,在现实的潘岳身上离奇的实现了,让人有些不服气。
   羡慕嫉妒恨解决不了问题,我这得平和一下心态,不然,文字的感情倾向可能会有些对这位潘岳不利。毕竟是为作古的人了,没必要跟他较真,再说那小子又不是百分百的完美。
   潘岳之貌,究竟美到了什么地步,一言难尽。就目前来看,还没有哪位男神能够产生“潘安效应”,形象可圈可点的几位,也就不过赚些点击量,多些小粉丝,绝不会让自己的大名流传在正史中,显赫在野史里。人家潘岳就不同了,你瞧瞧,都一两千年了,还顽强地生存着,弄得每朝每代的男子汉们自卑自惭。
   潘安之美,美在难以描述。也是,如果美可以描述出来,那种美就美得有限,美得缺乏想象力了。正如汉乐府《陌上桑》描写的罗敷之美一样,不见秦氏好女的真容颜,诗中就那么不厌其烦地铺陈、衬托,以调动起你的无穷的想象能力,结果把读者累得不轻。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写作手法,其实是偷懒的行为,它直接让人怀疑创作者的才情与笔力,因为鄙人就曾这样懒过。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寻到潘岳之美的蛛丝马迹。
  
   五、潘安之貌
   我一向讨厌引经据典,卖弄才情,把自己弄得一身书袋子的霉味,但若只凭我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别人免不了要半信半疑,甚至于编排我八卦。为了证明自己没被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所诱骗,以至于整日一脸油滑满嘴荒唐,为了证明自己还依然保持一颗难得的处子之心,我尽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做到“笔笔有来历,绝不姑妄言”。
   关于潘岳的容貌,《晋书》有过三个字的记载:“岳,美姿容”。姿,风姿,风姿绰约之意;仪,仪态,仪态万千之意。这俩词儿,真是内涵丰富,褒奖无限!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晋书》这样描绘潘岳并不显得小家子气,史书毕竟不是小说,可以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对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之类来白描细描昏天黑地的描。以正直无私著称的房玄龄为核心的唐朝的那些个《晋书》的编撰者们,把这三个字儿给了潘安,算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了,他们这是沿袭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潘岳“少有容止”一词的描述。“容止”,仪容举止之意,“有容止”即貌美大方。“少”,从小就这样,天生的,长大后也没怎么变化,不似“女大十八变”,变着变着就不敢认了,人家潘岳一直原汁原味的美着。
   南朝刘义庆写了本关于魏晋名士言行与轶事的书《世说新语》,读起来妙趣横生。我买了本放在卫生间,没事时随手翻两页,以除除厕所里的秽气。此书与《晋书》不同,属于文学类作品,因为里面不少内容属于瞎掰。不过,切不可小觑这本书,通过它我们才切身体会到了魏晋风流的真谛。
   其中有《容止》39则,专述容貌,列举了不少型男的例子,其中曹操位列篇首。潘岳位列第七,原文如下:“潘岳少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这则文字看似简单,实则写法老道,有直接与间接,衬托与对比,神态与动作等各种描写。下面我们略作分析,有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咱只是个平头百姓,不是专家。
   首先给大家翻译一下:
   潘岳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夹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上,遇到他的妇女无不手拉手地一同围住他。左太冲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
   第一句很直接,外貌描写,点出潘岳的美。第二句侧面写,写法同《陌上桑》观罗敷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第三句对比写,拿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文学家左思(洛阳纸贵的始作俑者,其貌不扬,才华出众)打趣。
   故事有明显的调侃意味,且有抄袭的嫌疑,第三句似乎是《东施效颦》的翻版。当然,这不是重点,我想说的是,读了此段我才明白“时代造美男”这个道理。都说封建社会女人的地位低下,但您瞧魏晋那年月,女人个个生猛,遇见帅锅直接扑上,哪有半点羞涩!人家潘岳一个小生瓜蛋子,毛都没长齐呢,怎架得住如此围猎!这样的社会氛围,哪个男人愿宅在家里,哪个男人不时刻注意打造自己的形象——幸福生活是从生了副好模样开始的呀。
  
   六、潘安以貌成名的历史原因
   翻开魏晋那段乱纷纷的历史,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彼一时男人们的三大怪癖——剃须(皮肤白)、敷粉熏香(味道好)、阴柔(质地软)。这仨,你说,哪样不是讨女人欢心的举措?好此道者,上至王侯,下至盲流。据说,曹丕一次熏香过度(玫瑰精油还是法国香水搞不清),味儿太冲,连自己的坐骑都看不下去了,朝他的膝盖狠咬了一口,这一口差点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还有魏国的丞相何晏,整天想着变性,每天一下班就穿上女人的衣服,训练自己柔和妩媚的感觉。
   和他们相比,潘岳对自己的容貌认知充分,信心十足,要不他整天提溜个破弹弓,在一线城市的繁华街道上溜达啥,还不是用招蜂引蝶这招来培养自己的抗干扰力么。你还别说,后来他真的定力超常,戏蝶流连心不动,娇莺恰啼我装聋,一个花样美男终身只娶了一个老婆,而且从不花心,感情专一,你说这到了什么境界!
   毋庸置疑,在当时,潘岳是个靓仔。据研究潘安十多年的一位专家研究表明,潘安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忧郁而又尚武,非常符合当时社会的审美标准。可话说回来,咱泱泱大国,哪朝哪代,哪州哪县没有十个八个高大威猛肤白体健的忧郁王子呢,而且管保类型更为丰富、亮点更为夺目,绝对会有一款让你赞不绝口!但为何就他潘安脱颖而出,鹤立鸡群,成了一枝独秀,一跃而为美男子的标杆人物?
   还是得回到历史里去。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尚美时代”,特别是对男色审美已达到了疯狂的地步,这种行为习惯完全颠覆了此前以及此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要说重女色,大家都能理解,男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此举入情入理。可魏晋风流敢于跟传统叫板,追求脱俗,敢为人先,就爱追求点重口味,所以“不爱江山爱男神”,就没啥稀奇的了。
   于是,潘安就成了历史的幸运儿——尚美时代的一个才、貌、德俱佳的好男儿,成为几千年男人的典范,应该是实至名归、当仁不让。
  
   七、潘安的风流故事
   自潘安被隆重推介出来充当了魏晋风流的代言人之后,他的光辉事迹便层出不穷,佳话典故更是娇艳动人。下面咱就跟大家分享一二。
   潘安逛街,脂粉溢道,鬓鬟如云,除了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外,还可能发生撕扯绑架,所以他每次都驾着马车。尽管这样纯属掩耳盗铃,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速度挡不住激情,他的鲜艳夺目还是晃了街边少女、少妇、甚至于老太太们的眼,她们挥手致意的有,摇臂呐喊的有,紧追慢逐的有,个个为之痴迷,人人为之疯狂,追不上潘郎她们就用水果丢他,苹果、雪梨、香蕉(不知那时有没有这玩具)的,将车都丢满了。一趟街逛下来,潘先生一毛未出却净得一车水果——你瞧这事儿,真是考验了咱的想象力!这就是所谓的“掷果盈车”。

共 1231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大气磅礴的随笔写得非常幽默。一是文章语调幽默,二是用典幽默,三是评述幽默。文章从美男子的标准衍及潘安,既而开始了对潘安这个人的考证,于是便自然而然地展现了潘安的一生。关于潘安的貌和潘安的才,野史中多有传说,却从未有过如此文般准确的答案。此文一出,使审美又在欣赏的基础上多了一重责任,那就是应该对美女帅哥的才华运势做一番掂量,不然审美便审得没了根据。潘安作为魏晋男模,自然有他出类拔萃的理由。一是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二是才华在同行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三是他的美可以成为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文章以幽默的笔调阐释了魏晋男模潘安的一生,让所有读者对潘安之貌的重新认证有了最翔实的依据。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7-27 15:44:01
  很喜欢这篇大气磅礴的随笔作品,文章不仅考证了潘安之美,也对潘安一生作了镜像式的回放。欣赏了,问候定远牧人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定远牧人        2019-07-27 17:51:19
  谢谢老师点评。历史有许多空白往往需要填补,补白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2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9-07-30 22:34:31
  恭喜老师佳作获精,这篇随笔既有历史性又有趣味性,内容翔实。欢迎加入看点交流群。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2 楼        文友:定远牧人        2019-07-31 06:44:17
  谢谢推荐。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7-31 07:12:53
  恭喜佳作斩获精品,祝定远牧人老师再创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