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乡村物语(散文)
【编者按】可能人到了一定年龄,有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一些陈年往事,尤其那些曾经留在记忆深处的物件。读完作者的这篇文章,也把我带回到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土灶台、草堆和碾子是多年前在乡村最常见的东西,它们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可是农家人居家过日子必不可缺少的物件。若是缺少了它们,农家人的日子就没法过了。作者带着对土灶台、草堆和碾子深厚的感情,详细叙述了它们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为生活在农村的人所做出的贡献。现在,经济条件虽然好了,土灶台、草堆和碾子也相继走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作者仍然很怀念它们。作者怀念土灶台、草堆和碾子,实际上是怀念自己在故乡的生活。本文感情真挚,叙述流畅,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最真实的感情。感谢您对晓荷社团的支持,祝创作愉快。美文推荐赏读,欢迎继续投稿!【编辑:张爱珍】【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7300005】
1 楼 文友:张爱珍 2019-07-28 16:01:02
感谢老师赐稿晓荷,遥祝安好!
2 楼 文友:张爱珍 2019-07-28 16:02:20
此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真情实感,问安!
回复2 楼 文友:定远牧人 2019-07-28 18:13:50
感谢老师荐读。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自然会怀旧,年愈长,怀想愈多,直至“”故”去。
回复3 楼 文友:定远牧人 2019-07-28 20:03:48
这茶,既解了渴,又将了温。谢啦。
4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9-07-31 11:07:23
时下,文化似乎成了一个筐,啥事啥情都爱往文化这个筐里装。作者这篇物语,没赶这个时髦,但我觉得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农耕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庶几可称之为“灶台文化”、“草堆文化”。不是吗?就是乡村生活的缩影从中不是可见一斑吗?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水乳交融在一起吗?
回复4 楼 文友:定远牧人 2019-07-31 11:12:38
说的极是,受益匪浅。
5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9-07-31 11:09:54
本人上条跟帖中“就是乡村生活”打字时因拼音输入谐音造成的别字,特更正为“旧时乡村生活”。
回复5 楼 文友:定远牧人 2019-07-31 11:13:47
老师细心,惭愧惭愧,下次定认真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