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谈谈文字表达能力的增加(随笔)
我在家里的电脑上有一个《日知录》,原本是要把自己每日所见所思所学记录下来,有时几百几千字,有时只有几十个字,零零散散的。我发表的许多文字最初都是写在这里面的,后来改成了文章。但是我经常出差,就不好写了,中断了,于是就又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上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叫做《旅途思语》,意义跟《日知录》差不多,就是为了保持一种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保持一种对自然、社会、生活及文字的敏感度。“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道理是相同的;拳若离手曲若离口就生疏了,不灵活了,功夫就要下降了荒废了;写作也是一样,时间长久了不动手实际上是不动脑子了,思想懒惰了,停止了思考,那样脑子就要生锈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流百米自净,门轴因为转动摩擦而不会被虫子咬蚀,我可不愿意自己的脑子生锈。
一个朋友说自己平时说话都很容易,事情和道理也能表达清楚,但就是一拿起笔来就不知道怎么写了,好像出现了短路。我说用嘴巴讲和用文字说虽然都是表达,但确实是不同的,主要还是心理习惯问题。就如一开始我们都习惯于用笔写在纸上,忽然改用电脑键盘了,好像文字就出不来了。这也是使用工具的习惯造成的,这个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试着做一做,新的习惯就养成了。用嘴说的时候因为不用担心修改,比较随意,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一般情况下说错了也不要紧,立即就能纠正过来,只要你和听你说话的人不嫌你啰嗦;但用纸笔或电脑就不是这样了,首先心里郑重其事了许多,把它当做了一件难办的事情,增加了心理负担,总想着怎样开一个好头,中间说些什么,最后怎样结尾,等于设置了一道思想表达的门槛,思想一到这个门槛就被挡住了,走不出来了。
我对朋友说,如果你想写一点什么就写,动笔永远是最重要的,就好比买彩票,买了不一定中,不买一定不中!买了你至少会有一个中奖希望,概率再小它也是存在的;如果不买不行动,你不但没有希望,就连那个小概率事件也根本不会有的。所以,你一开始就不要想着我是在写作、我要写成一个什么样子的东西,你只需要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就行了,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不用管它多么幼稚、多么粗糙、多么荒谬,重要的是写出来,你自己能看得明白就行,因为你一定有对这个世界和生活的认识与看法;如果要想让它更加完美一点,那就需要对它重新审视,这就是修改。
在修改的过程中,你面对的是一个初步成型的作品,或者是一个泥胚,尽管很不成个样子,自己很不满意,那都不要紧,因为大样子已经有了,它比没有强,只是粗糙一点丑陋一点,你就一点一点修改就是了。这个时候你的心里已经平静下来,理性了许多,你就会发现这样说可能没有道理,因为连你的内心都没有被说服;这样讲可能不准确,因为连你自己都读不懂意思,它没有确切地表达你的想法;这句话不通顺不符合语言习惯,这个词用得不对,这个字写错了,这个地方需要举个例子会更有说服力……你会发现许多这样的问题,因为你是读过一些文章的,起码的标准和概念在你的心里实际上是有的,就像你不会把一个丑人看成是美人,把一只狗看成一只猫一样。这样一遍一遍地修改、补充、润色、调整,越来越像是一个正常人说的话了,你的文字就变成了一个像点样子的东西,差不多就会让你自己满意了。
文字的能力其实就是这样提高的,越是会说闲话的人就越能把文字写得生动有趣,因为会说闲话的人语言天赋和想象能力都是很强的。当然,这只是对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表达而言,如果要写出一点深刻的文字,那是要有思想的。思想从哪里来?来自阅读一些有趣味有思想有哲理的书籍,来自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