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故乡的桥(散文)
一
走过小桥,就算出了村口。
那年我十八岁,高考落榜了,准备外出打工。走的头天夜里,母亲将一张50元钱缝进了我的衣领。告诉我,外出打工很辛苦,可这是咱穷人的命。但无论多么困难,都不要动这钱,在外面实在待不下去了——这是一张够买火车票回家的钱。
站在桥前,眼前是一片熟悉不能再熟悉的土地:稻谷开始发黄,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香;绿荫深处,几间土屋苍老而又安详;小河悠悠,似一首歌,在静静地流淌。我的眼泪滴进了泥土,用目光再一次抚摸故乡,不再回头,提起背包,在母亲深深的眼泪中走向远方。
我不再回头,可心底生疼,我要告诉母亲:我身上流淌的是您的血,无论走多远,都永远走不出心中的故乡。
我忘不了故乡的山,那些山,不似他乡的山高大,却善解人意;似一位位村中慈祥的老人坐着、靠着;我也忘不了故乡的水,那些水,不似他乡的水汹涌,却静水流深明眸善睐地,温柔地像少女的笑;更忘不了小河上的桥,弯弯地像天上挂着的月亮,更像母亲送我走时的目光,一头连着村庄,一头伸向远方。
二
一捧故乡的土,我放进了胸口,这是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热土,我要把它带在身边。无论走到哪,都能感受到故乡的温度。
故乡,我的故乡;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三国演义》你看过吗?东吴名士鲁肃就是定远人。他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生的体貌魁伟,并且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因仗义疏财结识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抗倭英雄谁最有名?当然是戚继光了。在定城南大街有一东西走巷,名曰“操箭巷”,就与戚继光有关。传说是戚继光在回乡祭祖的日子里,经常组织家乡青少年练习刀箭、演习阵法的地方。
江山代有才人出。定远,这个美丽的地方,至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自古良将贤相辈出,被誉为“将相故里”;如果你要问,当今总理李克强哪里人?我可以骄傲地告诉你,我们这里。定远历来文风鼎盛,素有“怀诗、寿字、定文章”之美名;是抗战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为全省红色旅游县。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过光辉的足迹;现在,藕塘烈士纪念馆及中原局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三
在外打工的日子里,故乡在变,在时代变革中走得飞快,我的每一次回来,都心动不已。随意弹出的目光,都会收回一串串惊喜。
看,整洁宽敞的高铁站,坐落到了池河镇青岗;高铁,像腾飞的巨龙,在定远大地上怒吼,发出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定远强了。一路走来,看着那新兴工业园,两排的路灯整齐,像卫兵一样站在宽敞平坦的公路两边。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香气扑鼻,一排排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是那么的辉煌。
定远美了。花园湖、包青天廉政园、古城景区、青春公园等,像一串串翡翠珠宝,把定远打扮得十分靓丽。让人不禁想起毛泽东词句: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池河、窑河,两条玉带,通过环保治理,现河水清清,边上树木葱茏,犹如蓬莱仙境。湖中偶有渔船划动,载着清脆的渔歌,恍惚间又不见了踪影。
在回家的高铁上,与我同座位的是一个小伙子,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我问他去哪里?小伙子说,去炉桥镇盐化工业园。经交谈我才知道,小伙子是学化工专业的,当年赶上定远盐化工业园招收急需的技术人才,就毫不犹豫地回来了。
“哦,那你钱一定拿得不少吧?”我好奇地问。
“赚钱是一方面,现在我所在的企业效益很好。主要还是离家近,我爸妈就我一个孩子,亲情比赚钱更重要!”
是啊!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我为什么还在外流浪?原来,故乡才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十八大以来,在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的坚强领导下,定远区位优越得到了积极发挥,与合肥、滁州、淮南、蚌埠实行了四城互联互动,定远俨然成为了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
可爱的故乡,现在强了,美了,大变样了。我决定不再流浪,我要回到定远,回到我日夜挂念的故乡。
这里是搁置我先祖灵魂的地方,这里有我的父母兄弟,还有梦里挥之不去的那山、那水,小桥、谷香……
我从胸口取出外出时带的那一捧热土,轻轻走到故乡的小桥边,慢慢地放下,眼泪再一次夺眶而出,淋湿了脚下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