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借东西(散文)
【编者按】如果借一道月光,照在窗前,那谁都说不出什么,那是情调,这些都发生在诗人身上,真正过日子的农家,可不去借月光,就是平时让别人给自己行方便,就说“借光”,无碍的,都给个面子,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尽管眼下没得方便,但有别人的感激也很好。但在旧时光里,借是有很多讲究的,且看“借道”。借东西先学会嘴巴甜,借人东西,为的是以后借人家东西好方便。作者家有可借之物,凿子,梯子,还有16两的秤杆。借牲口最难,恭喜要特别密切的,提前打招呼,使牲口不能作恶,作者家有一头可以推磨的驴,家长借给人家,作者都觉得心疼。在农村,劳动工具匮乏,什么东西都在借用的范畴,特别是女人做饭,借壳是太有学问了,那种细腻,看出的是女人的阴柔美,也有苦日子的将就和帮扶。遇到婚丧嫁娶,借的东西更多了,最难的是借钱,要看关系看诚信看人品。可以说,借,尽管是在艰难里进行,但却拉近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关系,是浓浓的乡情的外露。当下的日子已经改变很大,生活很美好,每当回想这些,我们不希望再重演那些尴尬的事情,只希望让那份人情还驻留在心底。文章内容丰富,将旧日子里的“借道”写得很细腻,特别是对借东西的心理,和借人当下的心理,有非常客观真实的把握,描写细腻,还原了那时的人心和日子的状态。作者对农村生活了解细致,对农人之间的关系拿捏准确,文章表现力很强。以小见大,通过对比表现时光变化的不同,感念过往,就在对今天的满足。通过这样微妙的借东西的心理刻画,让我们唤起了乡情,非常温暖。推荐赏读,感受不一样的风情乡情。【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8090001】
3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19-08-09 12:27:44
平平淡淡的小事里反应了农民的淳朴善良,也描述了那个年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好文章,拜读了。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