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伞(微型小说)
【编者按】拿着伞却不打开, 是为了和大自然一次亲密的接触,没有隔膜的接触。感受那份诗意的清凉,感受洗去尘埃的清爽。这样唯美的境界却被一个没有拿伞的男子打乱了,那个穿着正装,怕雨弄乱发型的男士伸出手来,要拿那个伞。并且是没有余地的想要拿到,可是为什么要借给他或者干脆就是送给他呢,没有理由,自然不会做的。于是有了不愉快的摩擦,于是那个男子不开心地走了,心情在捋头发的细节表现出来。感谢支持社团,充满新意的文笔,祝福夏安。【编辑:小鲤鱼的传说】
回复1 楼 文友:孙鹤 2019-08-07 21:06:34
感谢社长辛苦编按,遥祝,敬茶,夏祺。我呢,犹如兜兜转转的隐者,所到之处,但求随境而安,望容之,哈哈哈哈。
2 楼 文友:刘春庆 2019-08-07 15:56:44
蹊径,真个是独辟出来的灵感与立意。却就平常中见妙处。个性中舒展着实在。好文,问好孙鹤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孙鹤 2019-08-07 21:07:29
不瞒文友,真事一桩,不过后面添加些了对话,使之更有趣味了。问好,遥祝,夏安。
3 楼 文友:王博 2019-08-08 22:07:40
这是一篇极易令人产生联想的小说。小说的两个人物是为两个代表。他们到底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尚无定论。但从文脉中读者似乎读到这样一句潜台词:我的就是我的,与你何干!可是,纵观百年以降四十年以前的国史,又不是这样,而是不管是你的我的,都必须拿出来共享。只是在最近四十年中又回到我的就是我的,与你何干这个从前了。小说之所以为小说,皆因它有一个以小见大的本质,不然就不叫小说了。虽说小说是塑造人物的艺术。但是,读者总会从人物的阴影里看到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来。这就是小说的魅力。
回复3 楼 文友:孙鹤 2019-08-09 19:35:41
话虽如此,但历史的进程往往与时代的大背景息息相关。就眼下这个时代,是根本不存在统统拿来分享这一说的,恰如我在小说中讲的,借伞与拿钱买伞,还是有区别的,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