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写给羑河的诗(散文诗)
星辰的闪烁中,我不清楚,智慧,意味着什么。
也从不,计较太多,关于羑河的慢条斯理,穿过,一座城宇。
寂寞的柏树下,是老叟,在竹简中,摊开的故事和黎明。
他在八卦上,演绎,万物相连的维度。解析,天地,纵横捭阖的理由。
唯一,所能,即刻获悉的,是老人研习的卦书,与寰宇,隐匿的真谛。
是透过,命理串通的关系,打通,肉眼看不到的,藕断丝连。
我曾为,兵荒马乱的年代,恒生,夹带喟叹的唏嘘。
为致使,山河破碎的纷争,而就此,愤懑不平。
他,不像山河一般,咆哮不停。
只像羑河一样,清澈无声。
他隆起的胸骨,流放出,一个王朝的腐朽,落寞,与无尽的悲悯。
也进而,在每盏星斗的余晖中,竖立,坚韧傲骨的挺拔,与不屈灵魂的倔强!
羑城的河水,为满脸殷红的智叟,放歌。
蓝天白云,在某一刻,静止为,新朝代的开明。
一个栽满压迫、声色,与腐乱的大商王朝,陨落……
在羑河的岸边,无需,用过于尖锐的音调。
去追慕,新朝换旧朝时,华夏大地,所要流露出的,异彩奇幻。
需要,在这里,以沉思和静默,来完成,对未卜世界的拷问,与猜度。
羑城,不需任何,外加的修饰,与不相干事物的填充,来左右它的前身,背影,和蕴藏其间的哲理。
我好奇般,触摸,它依旧,面带笑容的沧桑。
它根植于故土的典故中,挥戈兵马,救万民于水火……
豪情,在积聚的智慧里,发芽。
一点一滴地释放,代表每寸希望,热忱,和包容,才得以,拥抱天下,放眼宇宙!
烛火,丝丝缕缕,微亮。
被囚禁的肉身,翻滚着,旷荡的气象。
纵使,肌肤默然枯萎,但仍以最后一股气力,维系,眼眸的清晰。
苍生,拭目以待,一位被新朝勇士解救的英主,将如何,对决黑暗!
我想象,洪水,如猛兽般,振聋发聩。
想象,命运的波涛,如何将捆缚历史的暴君,迅速湮灭。
我懂得,为稻田的庄稼,腾留一片,画写诗意的星空。
懂得,以善始善终的回眸,为供奉文化精髓的庙堂,而心怀虔诚。
愿念,生根于,老人厚积薄发的地方。
不在乎,环境如何困顿,何其危难,只顾沉沦于治学探索的深海……
铜板,推算命运的传说,是后来者,对周易八卦的演变,与继承。
《易经》的色彩,厚重,包罗人心走向,与至理明说。
泛黄的古书,无法,以一时的,好恶,与断章取义,而通晓其理。
它可以,阐释农业生产的规律,阐释,融会贯通的辩证理念。
以及,天象与轮回,在科学尚未普及的岁月里,将所遇之奇,恰如其分地,抚平世间,每个疑惑的表情。
每个,自强不息的默许,是对身陷囹圄的自己,最恰当的鼓慰。
兴许,更是,对厚德载物的中华文明,形成,最具深意的预断。
不朽的意志,是后人对伟人、对正史的肯定。
亦是,对斗战时运、扭转乾坤的老人,最强烈的褒赞!
香炉,每发散一股青烟,我诗情的跳跃,便会助长一寸。
在留有书简的庙宇,我发出,最多彩的臆想。
他的面庞,没有被历史的风尘,覆盖。
他可以左右兴衰的箴言,在身后,埋葬爱子骨肉的土丘,一字一句地,忍痛放逐!
《易经》读到这里,我些许沉重。
我明白,老叟如何的不易,明白,他因何,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他开辟巨著的支撑思想。
所有想象,都是,对圣者遗著的冒昧。
只因智慧,在他肆意的墨笔之下,何其澄清,何其地,包罗万象。
对生命内在,深入挖掘;对是非曲折,精彩释疑!
迷宫里的脚步,始终迈不出,老人预设的迷局。
像一层层留落史书的烟云,将真假与对立包裹,亟待后人,静思翻阅……
诗句,回到河流,远去羑水,业已干涸。
壁画的残破,折射,老人枯槁的容颜,与黄土平原的滩涂,一样,寂寂,平坦,安然。
我仍,不忍心对望,时空里,飘落的静默。
只想,用洒脱慷慨的口吻,发出按捺心口的,敬仰的心声。
诠释道义的经书,即是,对往事的回首。
对相生相克的佐证,对一切关乎渊源的考究。
叠加于,世间万物之上的冥冥规律,在大道之源的卦书中,完美解读。
哲学与实践,包含,对现实社会,透彻地领悟。包含着,白发智叟,对自然变化的人文关注。
他思想的洪流,随羑河翩翩远去。
他所梦想的彼岸,延伸出花海的灿烂。
他始终隐藏的心愿,在历史推崇的道义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