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表哥进城来看我(散文)
和往常一样,吃过晚饭,刷了一会微信,又把准备给《孔雀文化》微刊投稿的一篇稿子修改了一遍后,便准备上床休息了。
表哥陈二柱的电话就是这个时候打来的。
“听说你当上公司领导了,明天我进城去看看你。手头有什么事先放一放,咱哥俩有些年头没见了,找个大酒店,好好喝几杯!”
表哥比我大两岁,是我舅舅家的孩子。小时候,因为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母亲便带着我住在姥姥家。姥姥和舅舅在一个大院里住,我和表哥陈二柱从穿着开裆裤一直玩到快要上学的年龄才回到父亲的村子里。再后来,我从小学读到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了市里上班,表哥一直在村里务农。表哥的村子在山沟里,离我所居住的城市八十多里路程。交通不便,加上那时通讯也很不方便,我和表哥的来往便越来越少了。
“又是村里的穷亲戚!耳朵真灵,不就是当了一个小小的经理嘛,你这才提拨了几天功夫,他就要上门了。还去大酒店喝几杯,来头不小!告诉你,你表哥若是开口借钱,咱可是一分没有。若要提起往事,二十多年前借你的两百元钱还没还呢!再有,赶明儿我翻翻箱子柜子,找几件过时的旧衣服,再准备些烟酒,把他打发走了事。”
因为接电话时按了免提键,所以我和表哥在电话里说的话,妻子于虹听得一清二楚。
说起借钱和给表哥拿旧衣服的事,倒让我想起表哥以前进城到我家的两桩往事。
表哥第一次进城找我,还是在二十几年前的一个腊月天。我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了市里的药材公司上班,正和在一个单位上班的于虹热恋着。表哥是骑着一辆加重的永久自行车,从村里一直到了市里。
“兄弟,听说你参加工作进城了,恭喜啊!这不快要过年了嘛,我来看看你。只是,今年村里收成不好,想给你嫂子和侄儿买件衣服换换新,这……”
穿着一身破旧棉衣棉裤的表哥陈二柱把自行车靠墙一立,说出了此次进城的目的。原来是手头紧了,想找我借点钱。
一个刚上班不久的小年轻,手头并不宽裕。我把仅有的二百多元钱掏出来全部给了表哥。
拿了钱的表哥丢下几句感谢的话,饭也没吃一口,又骑车走了。
“把钱都借走了,看你自己怎么过年?”耳边响起的是于虹对我的埋怨。
说好年前要买点礼品去拜见一下于虹父母的,这一来,只能全免了,于虹肯定不会满意。
表哥第二次进城看我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这一次他骑的是一辆轻型的摩托车。表哥说摩托车是借别人的,这样走起来快点。他想让我托人贷点款,办个养殖场。我实话实说,这事咱真办不了。表哥听了倒也没说什么,看得出来他本来也没有在我身上寄多大希望。我把他领到一家小酒馆边吃饭边闲聊。表哥说村里现在修通了公路,不像过去封闭了。这次进城是想让我给他写一份立项报告。他把他的养殖计划给我说了一遍,说等报告写好后,送到乡里和县里,争取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帮助,让山村里的资源得到开发。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只要咱能搭上改革的这趟快车,就一定能够发家致富,过上好光景!”
表哥那次来,人也精神了许多,言语中时不时就说出几句新名词。
我事我得帮。表哥就住在我们单位的客人房里,兄弟俩连着加了几天班,把立项报告后,他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以后的几年,表哥再没进城看我。有时在电话里聊几句,总说他很忙,等有空了一定去城里看我。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兄弟你借给我的二百元钱真的是救了急帮了忙。我陈二柱是知恩图报的人,肯定要加倍偿还。”这样的话,表哥说过许多次,我只当耳旁风,听听便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我还正在吃饭,表哥的电话又打来了。他说他在楼下,问我住在几单元。我说,你在院里等着,这就下去接你。
一辆越野车的旁边站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不细看,还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的表哥陈二柱。
“兄弟啊,这是几箱山里散养鸡下的笨蛋,还有半只绵羊肉,来,咱一起搬上楼。”
坐在我家的沙发上,兄弟俩喝着茶又开始聊起了天。交谈中,表哥告诉我,他如今的养殖场现在已扩大了规模,以生产绿色产品打开了市场,效益很好,去年他又被村里选举当上了村主任。
“改革开放让过去落后的农村大变了样,抽空一定要回去看看。我计划着除了继续发展养殖业,还要在乡村旅游业上谋点出路。你不文章写得好吗,哪一天回去看看,给咱做点宣传。”
在其位则谋其政,村主任陈二柱正在为他美好的未来描绘蓝图呢!
“兄弟啊,这是两万元钱,当初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帮了我,这么多年了,连本带息还你了,哈哈!”
我和妻子于虹对视着,这钱,咱能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