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韵】桃花源行思(散文)
【编者按】文章用细腻的笔墨,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描述了我对桃源山的情怀。《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给我们描述出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让我们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桃花源一直是我们理想中的家园,渴望能在哪里远离喧嚣的尘世,让心灵得到安歇。在作者的文章中,正是给我们找到了现实版的一个桃花源,这就是桃源山。在作者的笔下,这里是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远眺雨中的桃源山是一幅令人心醉的沅江烟雨图。雨停了,漫步在与桃源山隔湖相望的桃花山,桃树上硕果累累,景色很美,沿着树林前行,吟诵着陶渊明文中描述的佳境,观赏着眼前的景色,这里要比他文章中描述的情形有过之而无不及,泉水溪流,树木茂盛,山谷开朗,山下有人家,“祭祖的奉先祠、敬神的傩坛,隐蔽在高山深壑的绝境之中,与外世间隔”这里的场景要比陶渊明描述的美得多。陶渊明和古代的一些隐士,他们远离官场,以文言志,与世无争,隐逸文化是道教文化的一部分,而明代的明代的抗倭名将,与陶渊明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靠着给当时的奸臣的利益输送,赢得报效祖国的机会,用委曲求全的方式实现了自己报国为民的理想;得时时积极进取,同样还有范蠡和张良,在他们在人生的顶峰时刻,隐退林下,进取之后的隐逸,成就了施展平生抱负后的安享晚年。而陶渊明,虽归隐田园,却难实抱负,遗憾终生。漫步在美丽的五柳湖荷塘边,看着美好的景色,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心中别有感悟,结束了桃花源之行,回首望着风景如画的美景,依依不舍,也祝愿我们的祖国到处是桃花源。散文通过对桃花源的描述,给我们展示出当代桃花源的盛景,细腻的笔触,给读者展示出桃源山的美丽景观,充满诗情画意,如人在画中,意在画外。从眼前的景物荡去,回忆中描述历史,荡漾着浓浓的历史纵深感,令人心有所悟,受益匪浅,也陶醉美丽的景色中,给人美的享受!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8260008】
回复1 楼 文友:鸿鲲 2019-08-25 10:27:48
感谢刘柳琴社长的精美编按。辛苦,敬茶!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8-25 10:35:51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4 楼 文友:鸿鲲 2019-08-25 10:38:53
感谢柳岸编辑部。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26 07:11:28
这篇散文的语言很优美,开头,一下子就摄住了眼球,将读者代入那锦绣之中,可这不是作者想表达的,他想说的是,面对一处景观或者一个地方,都会生出古今对接的意境,作者带领我们游历的是谨慎的世界。很多人去寻觅那些所谓的桃花源,实际上,我们的日子里不乏桃花源的美,只是我们少了感知的心。精美别致的散文,很喜欢。怀才抱器拜读,问候作者!
回复5 楼 文友:鸿鲲 2019-08-26 09:48:29
感谢怀总抓心的评论,桃花源只是个四a景区,自然的风光就是水府阁观沅江景物,其余都是造景,但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影响无可估量。我只是谈了自己浅薄的想法。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19-08-26 22:39:29
拜读鸿鲲老师美文,桃花源的景致宛如仙境,穿插的名言名句点缀自然妥帖,流光溢彩,旁征博引的小故事令文章的思想内涵更加饱满丰盛。所见、所闻、所思经纬编织,主题得以升华——国富民强的中华大地处处皆是桃花源!读后感佩老师文字功力深厚,祝秋褀!
回复6 楼 文友:鸿鲲 2019-08-27 07:07:12
感谢老师观文留墨。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桃花源,换作命题作文,都会写出自己的特点的。
7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19-08-27 13:03:32
又是一篇如诗如画的精美作品,这样的作品看多了会诱惑我无法安心上班,只想出去走走的冲动哦~~美文~问好了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7 楼 文友:鸿鲲 2019-08-27 17:26:19
感谢雪凌老师的鼓励。
回复8 楼 文友:鸿鲲 2019-08-27 17:28:50
引用有点过多,没办法,并不是以写景为目的,是为了表达一种类似观点的感想。感谢菁茵关注留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