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教师应该“主动”修炼(随笔) ——读《窦桂梅: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一生的修炼》有感
前天,王校长在学校微信工作群转发了一篇窦桂梅老师的文章:《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一生的修炼》。我很喜欢这种在微信平台由校长亲自引领教师学习的氛围。而王校长所选的文章,我读后也感触颇深。
窦桂梅老师是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我特别钦佩的人。她从一个教务处打杂儿的老师,一步步成长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她的奋斗历程,激励着每一位教师。
这篇文章中,窦桂梅老师用“人生的历程是用来修炼的,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一生更高的修炼。”把教师职业,做了更深刻的解读。这不是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用她几十年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
其实,何止做教师是一种修炼!人生在世,从事任何职业,都是修炼,也都需要修炼。区别就在于:是“主动”修炼还是“被动”修炼。
佛家、道家,不管是静坐参悟,还是托钵苦行,亦或是练武强身,都是主动修炼;而芸芸众生为生机奔波、为命运劳碌,则绝大多数是被动修炼。
同样是读书,古人自罚“头悬梁锥刺股”,没有稿费版权税不评职称也著书立说,这是主动修炼;今人有书不读有笔不写,计划总结论文不动脑筋百度搜索复制粘贴,虽每天上班工作,但多少年过去功力不见增长,知识修养也不见提升,这其实是被动修炼,而且光阴虚度效果甚微。
究其根源,则是每位教师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模糊不清。这里涉及一个很多人虽经常听说却未必理解的概念——“初心”。
迷失初心思想混沌的人,缺乏主动修炼的愿望与动力,只能“被动”修炼,痛苦不堪却又避无可避。久而久之,发展为麻木而机械的行为。
而初心澄澈思想清明的人,根本不需要别人的逼迫施压,就知道自己修炼的方向和道路,从而耐得住寂寞孤独,经得起风霜雪雨,并且痴狂忘我,乐在其中,终能拨云见日,绽放彩虹(如窦桂梅、李淑芳、孙彩文老师等)。
主动修炼和被动修炼,即便所耗时间精力相同,效果也无法同日而语,甚至有天壤之别。
有的教师,每天作业试卷堆积如山,起早贪晚,累死累活,自己和学生都苦不堪言,却毫无满足感甚或怨声载道,即便偶有所得,也完全无法和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正比。
而有的教师并不拼时间拼体力,偶尔还干些看似不务正业的事情。但他们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宠辱不惊,心静如水。别人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却相对轻松,并不会感觉工作是一种负担,而且有时间读书运动。其内功实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中有自己的方法路子,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甚至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如陕西西安铁河一中的吴艳超老师等。)
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不同,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不同,所选择的途径、所采取的方法自然有别,结果不同便理所当然。
最终成为名师专家的教师,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有一点相同:他们都是主动修炼的人。或许这就是“人师”与“教书机器”的区别吧。
有句很流行的话,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教师是搞教育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只要牢记这一点,剔除杂念,少被教育之外的因素干扰,认准方向,努力前行,即使成不了教育家,我们也能脱离“教书机器”,成为真正的“人师”。
如果不想平庸,就主动修炼;
如果不想倦怠,就主动修炼;
若想此生无怨无悔,除了主动修炼,别无他途。
主动修炼的人生更美好,主动修炼的教师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