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影视戏曲 >> 【丹枫】墓坑里的宝石(剧本)

编辑推荐 【丹枫】墓坑里的宝石(剧本)


作者:崔志远 童生,81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13发表时间:2019-08-27 21:43:53

【丹枫】墓坑里的宝石(剧本)
   林倩:“二嫂子,你说,求啥事?”
   徐丽:“你走时把我也带上,行不?”
   林倩:“我干的活,是下等人干的活,太累,你是啥人,那活不适应。”
   徐丽:“不适应也得去,不去没钱花。”
   林倩:“没钱花也不能去,我二哥舍不得你去。再说,也不是去了就有活干,我开始到后,二十多天才有活干。”
   徐丽:“不管咋地,你走时我就在后面跟着。”
   林倩:“你别性急,我给你找上活,往回打电话。”
   徐丽:“咱们可是说好了,你不能骗我。”
   徐丽走了,林倩送到院外。
  
   (29)杨青海家、夜内
  
   吃完晚饭,孩子和他老爷爷去那屋睡觉了。
   林倩:“今天下午二嫂子来了。”
   杨青海:”没正型的人,一句受听的话都没有,她都说啥了?”
   林倩:“她说要跟我走,也去当保姆。”
   杨青海:“你答应了?”
   林倩:“我说找着活给她打电话。”
   杨青海:“千万别理她,那人比蛇蝎还狠毒。”
   林倩:“这事我知道,看把你紧张的,要是旁人我就直接领着。”
   杨青海:“你都不知道,你走了后,她啥不好听说啥。”
   林倩:“嘴在她脑袋上长着,随他咋说。老叔的病痊愈了吗?”
   杨青海:“还不行,这大半年全吃粥,吃硬的就拉肚子。有时我想老叔的病好了,我就不让你去了,看起来还不行。”
   林倩:“老叔的身体你可要十分注意,没儿没女的,多不容易,大哥大嫂骗了一回,二哥二嫂又骗了一回,咱们不能落下坏名声。”
   杨青海:“这事我知道,收完秋再去做全身检查。”
   林倩:“我昨天回来,见西厢房里有寿材,啥时间做的?”
   杨青海:“正月底你走后,老叔就逼着我做了,这还不说,前几天我们爷俩去西山,老叔把埋葬他的地点都选好了。不知老叔想的啥?”
   林倩:“不管咋着,明年再在那里干一年,有点存款后,就不去了,在家好好地给你们做饭。”
   杨青海:“嗨!你干活的那家男人是干啥的?”
   林倩:“不知道,一般情况下,我啥也不问,啥话也不说,看样子男人和女人都是有身份的人。”
   杨青海:“睡吧!天不早了。”
   林倩:“我走之后,无论如何要到省城大医院给叔叔检查一下。”
   杨青海:“你就放心吧!一定去。”
   杨青海熄灯。
  
   (30)杨坤家、日内
  
   杨坤吃完午饭,正喝茶,杨青海进屋来。
   杨坤:“吃饭了吗老三?”
   杨青海:“吃饭了。”
   杨坤拿起茶杯要给杨青海倒茶,杨青海急忙拿过来自己倒。
   杨青海:“大伯,我想托你点事。”
   杨坤:“老三,有啥事你就说。”
   杨青海:“叔叔的病总是好不彻底,我想领叔叔去省城医院看看,家里没人不行,还有几头牛得喂。”
   杨坤:“几天回来?”
   杨青海:“现在也不知道,如果到那里检查没事,七八天就回来,如果是缠手的病,就在那里住院,多长时间难说。大伯,要是时间长,我打电话给您,您在家把那几头牛卖了,就不用喂了。”
   杨坤:“老三,你应该让林倩回来,这大的事,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呀!”
   杨青海:“大伯,我也想让林倩回来,可林倩回来,给叔叔治病,孩子上学,缺钱咋办?”
   杨坤:“我这老糊涂,把这事忘了。你们自管走,一会我就过去,把我不知道的事交代一下。晓辉上学早晨吃饭来我们这里吃。”
   杨青海:“晓辉从上几天开学就是高中了,已经住校了。”
   杨坤:“你回去安排去吧!一会我就过去。”
  
   (31)火车上、日内
  
   杨青海和叔叔坐火车去大医院。
   杨青海的手机响,杨青海接通了电话。
   林倩的声音:“青海,你们在家走了吗?”
   杨青海:“走了,我们在火车上。”
   林倩:“你把手机给老叔。”杨青海把手机递给杨旭。
   林倩:“老叔,到了大医院,别急着回来,查出啥病,需要在那里住,就住几天。”
   杨旭:“这点小病,啥事都没有,你们俩这是小题大作,无故地花钱。”
   林倩:“到那里看看,没病就放心了。好了!不说了!”
  
   (32)医院、日内
  
   走廊里,杨青海手拿医生给的报告单,一副焦急的样子,在走廊停留片刻,回身又找医生。
   杨青海:“大夫,化验科给的报告单有错的时候没有?”
   医生:“几乎是没有错的时候。你再说说病人的情况。”
   杨青海:“病人是我叔叔,先前跟着大哥二哥过,从去年夏天才跟我,那时叔叔的脾胃就不好,时常拉肚子,一年多以来,找了不少医生,吃了不少药,总是不能痊愈,这半年来,全是吃粥,所以才来这里,想看看到底是啥病。你们给我这么个结果,让我难以接受。”
   医生:“这样吧!你拿多少钱来的?交点押金,在这里观察几天,也许会有转机。”
   杨青海:“我拿六千元钱来的,如不够,再叫家里把钱打过来。”
   医生:“看几天再说,真要定下来,就赶急回家,吃多少药都没用。肝脏和别的器官不一样,一旦有病,不能恢复。”
   杨青海:“本来是拉肚子,咋还是肝脏的病?”
   医生:“这些事和你说你也不懂,肝脾胃,本来就是相连接的。不和你说了,去交押金,就算收你的病人住几天院。”
  
   (33)医院、日外
  
   杨青海安排叔叔去了病房,到医院外边,按通了杨坤的电话。
   杨坤:“老三,检查完了吗?”
   杨青海:“没说准啥病,想在这里住几天院,大伯,在家把牛卖两头。”
   杨坤:“咋,拿的钱不够?牛先不卖,打多少,我这里有点,再不够,我和青春说。”
   杨青海:“先打三千过来。”
  
   (34)杨青海家、日内
  
   杨坤正在屋里闲坐,村主任张杰进屋来。
   张杰:“大伯,您咋在这里,他们家的人呢?”
   杨坤:“你找他们家的人有啥事?”
   张杰:“国家有了新政策,像杨旭这样的独身老人,户口不和杨青海在一起,明年就可以享受五保户的待遇,有病吃药国家报销,我来是通知杨旭去村里照相。”
   杨坤:“这好的政策,恐怕杨旭享受不着了。从去年秋天开始,杨旭一直拉肚子,找了不少医生,吃了不少药,都不见好转,前几天,去了省城医院,上午给我打电话来,说是卖牛,我没给他卖,把我的钱给他打过去三千元。”
   张杰:“青海自己在那里,青江青山没去?”
   杨坤:“主任,你难道忘了,杨旭老伴病时……”
   张杰:“哎!他们啥时回来?”
   杨坤:“青海没说,听他的口气,想在那里住些天。”
   张杰:“我走了!”
   杨坤:“说一会话再走。”
   张杰:“不行,我还得去通知其他的人。”
  
   (35)医院、日外
  
   医院外面,杨青海给林倩打电话。
   林倩:“咋样,确诊了吗?”
   杨青海:“情况不好,还得在这里住几天,你给我打过点钱来,大伯打过来三千,花没了。”
   林倩:“一会房东的女人回来,让她给你打。三千够吗?”
   杨青海:“够了,至多再住五天就回了。”
  
   (36)医院病房、日内
  
   病房里,医生检查病情。
   杨旭:“大夫,我的病到底啥病,你要告诉我。”
   医生:“我听你的陪护总是叫你叔叔,他不是你儿子?是你的养子?”
   杨旭:“也不是儿子,也不是养子,是我的侄子。”
   医生:“侄子和儿子差不多,帮你一把就对了。”
   杨旭:“哎!咋说呀?我们两口子没儿没女,一开始过房我哥的大儿子做过子,后来老大夫妇不相容,我本打算自己做饭吃,我哥的老二媳妇说为我养老送终,我把过了一辈子的东西扔给老大,跟了老二。过了二年,老伴死了,老二两口又不相容,这才被老三收留。过了大半辈子的东西,留给了大侄子。老二盖房子,把我所有的树木锯倒用了。赤手空拳跟了老三。这才不到二年,就得这样的病,其实,我是带着病跟老三的。去年老三出去打工,我闹肚子,老三媳妇把我的内裤和裤衩都洗干净。今年元宵节后,老三媳妇去京城打工,留侄儿照顾我,这一年花了不少钱。大夫,告诉我实话,我是明白人,不能在这里花侄儿的冤枉钱了。”
   医生:“老哥哥,既然你这样说,我就把实情告诉你,你的病不是好病。其实在两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了,拉肚子的病,从表面看,是脾胃虚弱,其实那时肝功已有病了,该回家就回家吧!在这里也是白花钱。”
   杨旭:“我虽然没儿没女,能得到侄儿侄媳这样的孝道,也知足了,求大夫从侧面做我侄儿的工作,明天回家。”
  
   第三集
  
   (1)医院、日内
  
   医生在走廊见到杨青海。
   医生:“小伙子,你到医务室来一下。”
   杨青海跟着医生来到医务室。
   医生:“小伙子,你叔叔的病已经确诊,你不要有侥幸心理,明天出院吧!”
   杨青海:“大夫,能不能在这里保守治疗?”
   医生:“如果是公费医疗,当然可以,可你们是农民,你家的情况,你叔叔都说了,你能做到现在这种事态,相当不错了,再说,肝脏不同于其他器官,有了病必须做配型移植,没有别的办法,一切的努力,都是枉花钱。一会去办出院手续,回家后老人想吃啥就买点啥,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后严重时,开点止痛药。”
   杨青海:“叔叔有疑问咋办?”
   医生:“你叔叔已经知道了他的病情,先前你不在屋时,我们谈了半天,是你叔叔让我做你的思想工作。不要多想,走!去跟我办医务科的结账手续,然后再到护士站办出院手续,明天早一点回家。”
  
   (2)杨青山家、夜内
  
   石秀云自己在屋里,拿起手机拨通了杨青山的电话。
   石秀云:“都数九了,咋还不回来?半月之前你就说停工了,在那里干啥呢?”
   杨青山:“包工头开不了支,我们都在这里等钱呢。”
   石秀云:“那你啥时回来?”
   杨青山:“我们也不知道,我不拿着钱回去,春节花啥?青江那边不知咋样?”
   石秀云:“青江去了一看没把握,干几天就回来了。老三媳妇中秋节回来,徐丽要跟着老三媳妇去,老三媳妇没领她。”
   杨青山:“老三媳妇在京城咋样?”
   石秀云:“听说不赖,可叔叔这一闹病,老三花大钱了,卖了一条牛,拿着钱走的,到那里才五天,就给大伯来电话,让大伯再卖牛,大伯没办法,把自己的钱给打过去三千。”
   杨青山:“知道叔叔得的是啥病吗?”
   石秀云:“听说不是好治的病,多亏推出去了,要是在这屋,咱十年都翻不了身。”
   杨青山:“放到老三身上也够呛。老二推给老三就算是捡着了。”
   石秀云:“那你到底啥时回来?”
   杨青山:“再有不到四十天就过年了,最多半个月就回去了。”
  
   (3)医院、日外
  
   杨青海和叔叔吃完早饭,想去护士站办理出院手续,有一电话打进来,杨青海看号码,不知是谁?
   杨青海:“哪位?”
   那边:“别问哪位,你到医院外接我,我找不着你们的房间。”
   杨青海来到医院外边,远远地看见一人,站在马路边等,走到跟前,两人都笑了。
   杨青海:“王平,你是从哪里来?”
   王平:“从家里来!昨天上午在集市上,我碰见了你们村的主任张杰,他说我姑父闹病,你陪着来省城医院,我昨天下午就去火车站买票,这不是刚到,连饭都没吃。给我闹点饭吃,然后再去看姑父。”
   两个人来到医院旁边的小吃部,杨青海要了一个菜一碗面。
   王平:“三哥,你不吃?”
   杨青海:“叔叔我俩在病房吃的小米粥。”
   王平:“不行,陪我吃点。”
   王平站起身来,又去要了一个菜,一碗面。
   王平:“三哥,不是我不先去看姑父,是不知姑父的病情,先把病情知道了,去病房知道咋和姑父说话。”
   杨青海:“表弟,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叔叔比我还明白,你晚到一会就会扑个空,我们爷俩今天就出院了。我正要去办出院手续,你给我打来电话。”
   王平:“姑父的病到底咋样?”
   杨青海:“叔叔的病很不乐观,是肝脏有一个阴影。”
   王平:“姑父已经知道了?”
   杨青海:“是昨天我没在病房时,医生告诉他的。其实,医生不说叔叔也明白了,叔叔不愿在这里再花无用的钱。让医生做我的工作,出院回家。”
   王平:“三哥,我在这里给你磕个头,替我姑父谢谢你。”
   王平就要下跪磕头,杨青海制止。
   王平:“四年前,如果两位老人跟了你,我姑姑咋也多活些时日。就因为我姑姑去世时太让人寒心,姑父跟了你我也就再没来,我一直在想,一样的哥们,跟谁也好不了。昨天上午张杰和我一说,一股暖流立时热遍全身。三哥,听张杰说,你拿了一个牛钱,又让杨坤给你打三千,三哥,我这里有两千元,帮你一把,别嫌少。”

共 56823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89...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关于孝道的剧本:杨家老弟兄三个,大哥杨坤健在,有一个儿子已经成家;二哥夫妻已经过世,有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家;三弟杨旭膝下没有儿女,由族里长辈和村干部出面协调,过继了大侄儿杨青山,打算养老。没成想杨青山夫妻看着叔叔婶子渐渐老了,婶子还有病,就和叔叔婶子闹分家。二侄子杨青江夫妇看中了叔叔种植有一片树林,有木材可图,自己盖房正缺木材,因此主动把叔叔婶子叫到自己家,说是愿意为他们养老,两年里却不善待老人。婶子王翠兰因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去世,剩下叔叔又想往外推。三侄子杨青海在叔叔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真诚地提出自己为叔叔养老送终。杨青海夫妻将叔叔接到家里后,发现叔叔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已经落下一身病,就积极送叔叔去县医院、省医院住院治病,用去所有积蓄,还先后卖掉家里养着的六头牛,夫妻还分别外出打工赚钱也要为叔叔看病。杨青海夫妻的孝心,不仅感动了家族里的人,也感动了全村人,还感动了叔叔妻子的娘家人,表弟王平夫妻给予了杨青海夫妻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有力帮助。可惜的是叔叔病入膏肓为时已晚。叔叔是个明白人,主动要求出院,将自己的身后事也提前做了安排,亲自选择了自己的墓地。叔叔去世后,在挖墓坑时,杨青海挖出了一块玛瑙宝石,卖了三十万。真是好人有好报!这件事却勾起了邻村寻宝人程虎贪心,认为杨旭老人的墓穴下面还有玛瑙宝石,蛊惑杨青海的大哥、二哥要挟三弟为叔叔迁坟,在王平表弟的策划下,让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后同意迁坟,上演了一出寻宝的闹剧!剧本反映的养老问题非常典型,三个侄子轮番赡养无子女的叔叔婶婶,老大、老二侄子夫妻各打自己的小算盘,无利可图时就将老人往外推,而老三侄子无私有爱心,为叔叔养老送终,温馨暖人,载誉一方。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8-27 21:44:53
  剧本反映的养老问题非常典型,三个侄子轮番赡养无子女的叔叔婶婶,老大、老二侄子夫妻各打自己的小算盘,无利可图时就将老人往外推,而老三侄子无私有爱心,为叔叔养老送终。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9-08-27 21:45:58
  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