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坚持与文字较真的人(散文)
【编者按】乔山人老师深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有幸遇见了一位坚持与文字较真的武双喜老师。武双喜老师“在文学网络上因纠正了大量的错别字、错误语法和常识性、历史性的错误,结交了不少诚恳的作家,也得罪了大量的号称“作家”的人。有些人因他纠错而与之绝交,将他拉入黑名单,有些平台还屏蔽了他。而这一切没能阻止他纠错的决心。他认为,作家是时代的歌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火炬手,我们的后代都是在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引导下成长的。而那些低级性的错误会误导读者,延误我们的下一代。在国家提倡文化自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大好形势下,这种错别字满篇,语法混乱,历史甚至地理常识都错误的文章,只会将我们的文化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看过此文,读者就会对乔山人老师的这种对文字严谨的态度热烈点赞!就会对坚持与文字较真的武双喜老师肃然起敬!倾情推荐大家阅读思考此文,必定会给热爱写作的朋友带来极大的益处。【丁香编辑:孙巨才】
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8-29 12:27:01
感谢乔山人老师赐稿丁香,祝乔山人老师佳作连篇,创作丰收!
回复1 楼 文友:乔山人 2019-08-29 14:51:55
感谢孙老师孙大哥的精彩编按,老师辛苦了。敬祝老师工作顺利,生活幸福,文丰笔健,吉祥如意,敬茶。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8-29 12:32:19
乔山人老师对文字特别严谨,对于编辑提出的改进意见,都能虚心接受,立即改正,这就是他不断进步提高的重要原因。
回复2 楼 文友:乔山人 2019-08-29 14:49:51
谢谢孙老师的褒奖。我这个人性子急,以前写好文章后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自我感觉良好就发出去了,结果错误百出,后悔连连。我曾在党报当过编辑记者,高度的责任心不允许出错,那怕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斟酌再三,这种严格的工作环境对我粗糙的写作作风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后来随着工作的变化,我毛糙的陋习又回归了,幸得结识了武双喜老师,老师严厉的纠错作风震慑了我,使我不敢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在此,我要郑重地感谢武双喜老师,敬祝老师身体健康,生意兴隆。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8-29 12:40:04
武双喜老师是坚持与文字较真的光辉榜样,我们大家都要虚心向他学习,写文章一字一句都要再三斟酌,消灭错别字与错误语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回复3 楼 文友:乔山人 2019-08-29 14:40:30
孙老师说的非常对。在文字面前,我们都是小学生,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导致全文一败涂地。我们只有认真负责地对待文字,正确的文字才能对我们笑脸相迎。我们要学习武双喜老师这种顽强的纠错精神,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葆青春,经久不衰。
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8-29 13:05:59
我原先也是一个对文字较真的人,在编辑中认真修改稿件,除了在编按、跟评中对作者公开“捧台”之外,有时也会同时给作者写飞笺直言不讳地私下“补台”。比如:的地得的用法、诗歌的押韵、文章的修改意见等,结果作者反感,基本上无人回复。有的还在别处骂我是“韵律机器”、“遇到了坏编辑倒了大霉,是想理头发错进了剃头店”,我看到后非常生气。说不得罪人,那是假的!于是我以后就省点力气,不加修改,光说好话了,顶多只改点明显的错别字,免得人家不高兴。我特别佩服武双喜老师,他能够坚持下来,实在不容易!
回复4 楼 文友:乔山人 2019-08-29 14:34:56
向文风严谨、对文字认真负责的孙老师和武双喜老师学习。写好文章后不要急于发表,先自我检查几遍,再放到一边冷上几天,在回过头来检查,这时候的错别字就无处可藏了,语法和的地得的错误运用也会自然跳出来,供我们修改。
5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9-08-29 14:11:24
乔山人老师说出了作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作者写了文章不仔细检查就发网上,可醒目的错字和错误的标点符号不断,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不管写文多少,应该尽量检查,少出错误。

回复5 楼 文友:乔山人 2019-08-29 14:30:19
记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修改再修改,才能消灭错误之处。让我们一起向文风严谨,敬畏文字,敬畏读者,负责认真的武双喜老师学习,发扬祖国优良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6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9-08-29 14:15:06
乔山人老师是一位认真写文,对自己对文字负责的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向老师学习了!感谢老师投稿支持丁香!期待佳作再现丁香!问候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乔山人 2019-08-29 14:24:56
谢谢社长的鼓励与支持,感恩江山,感恩丁香,感恩陪我一起成长的老师们!
7 楼 文友:秦雨阳 2019-08-29 15:55:12
感谢乔山人老师,写了一位文字上的“工匠先生”,敬畏文字,敬畏读者,是为祖国的未来擦亮我们的“窗户”,读者的眼里是不揉沙子的,为读者的“视觉系统”负责,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个字、每个标点,给文坛以清新面貌。文字,她不仅是工具,她更是中国的文化。敬畏文字,就是敬畏中国文化。感谢老师赐稿丁香,向文字工匠致敬!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8 楼 文友:秦雨阳 2019-08-29 17:33:10
但凡喜欢文字的人都是喜欢与文字较真的。文字不能有错别字,这是基本;文字要与生活的真实能对应起来,这是要求。我的老师我说过,写好的文章不能急于发表,一定要放抽屉里关写日子,一段时间后,拿出来修改,能发现问题,就说明你的思想进步了,你的能力长进了。这样坚持反复几次,直到修改不下去了,依然是两种可能:一是成功了,二是你水平限制了。大家知道《沙家浜》,有一句唱词: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最初是,芦花白,稻谷黄,岸柳成行。创作班子,走进生活去核实,芦花开的时候,稻谷是否熟了,岸边的柳树是否在风中摇曳。不但文字美,还要与生活相对应,这就是一种精神。标点也是一样,你乱点,随意标,读者就不能正确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还可能产生歧义。大家都知道的,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如果换一下标点,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整个意思完全相反。大家还知道的,父子三人新年说对联,爹说:新年好,大儿说:晦气少,小儿说:不得打官司。如果重新标点:新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那样意思就又反了,所以,标点也不能随心所欲。致敬与文字就较真的武双喜老师!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10 楼 文友:秦雨阳 2019-08-30 16:07:46
一位与文字较真的人,他心中充满对文字的热爱和敬畏,他与之过不去的是“白字”而不是文字,坚持纠错。更准确地说,武双喜老师是“坚持与白字较真的人”,是弘扬中国文化的人。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