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吐鲁番的坎儿井(散文)

精品 【柳岸】吐鲁番的坎儿井(散文)


作者:老偏 布衣,23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91发表时间:2019-08-31 14:11:44

【柳岸】吐鲁番的坎儿井(散文)

共 3426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我没有去过吐鲁番,只是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很馋人,那是热度烧出的美味,哪里想到,还有地下的坎儿井在给葡萄提供着不一样的文化养分!中国三大景观工程之一的坎儿井,沉埋地下,我们一定要看看。天气够好,从飞机上下望,一个个土堆就像沉寂的小火山口,串成一线,如冬日枝条上的梅花,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吐鲁番坎儿井。这个视觉选得好,一些东西看就足够了,如果知道还有另一种气魄,那就不得了。总长万里,不是长城,是什么!坎儿井是古人治水的博大智慧形成的奇观,“坎井”问候甚至漫延至世界。一个干旱地区,怎样保持水土,坎儿井是一个创举。作者以亲历来体验吐鲁番的别致。炎热的吐鲁番,令人想到西游记的神话,尤其是那些坎儿井,让人体会到凉热不同的境界。在“火州”怎样生活,那是日出而息,日入则作。夜晚露宿,却不是风餐露宿的艰难,享受的是无蚊蝇,有想象的梦境,是鸟之乐还是鱼之乐,都不是,是人之乐。吐鲁番还有可爱的蒙古包,那敞口,是释放压力的出口,想去吗?有机会就别错过。为什么吐鲁番的葡萄那么有名气,原来它住的是“闺房”。月夜下的商贸,是新疆的特色,我大致是理解的。和柳岸社团的老百先生对话,我已经晚饭了,他还在工作,我以为是勤奋,其实他在享受不一样的夜晚。地里文化,不仅仅是一个个道理符号,还有那些我们不能看到的东西,文章作者深度挖掘,写出世界奇观坎儿井的历史与现状,带给我们没的享受,写出了在坎井之上生活的人们的生存状态,表达出很别样的生活感受。文章运笔讲究,细腻条理,主题特别,也很丰富。正面写坎儿井,侧面表现的是人类的智慧和当下人们生活的甜蜜和情调。不一样的感觉,历来是评判文章的一个依据,这篇文章内容和表达都特别,写这类介绍性文字,可以这样出彩,不易。凡文章必以情牵,本篇处处涌动着大爱吐鲁番的感情,更有惊叹、感叹、慨叹、感悟,阅读时仿佛有作者如讲解员的精当解说,看和想,结合在一起,读感很好,是享受。推荐赏读,或者可做游览吐鲁番的绿意攻略。如果我去,一定选一个屋顶露宿,绝不住宾馆。【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90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31 14:13:48
  不一样的坎儿井,不一样的吐鲁番,不一样的文笔煽情,请欣赏老偏精彩散文,切记,可没有偏题啊,文不如其名。感谢投稿柳岸,希望精彩不断,释放热量在柳岸。问候作者!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老百        2019-08-31 16:06:27
  作者是我的一位老同学,作品中的第二节说的那段经历,我也是参与之者之一,当时去南疆实习,第一天住在吐鲁番,几个同学相约去看苏公塔,后来,我们一起到库尔勒地区实习,我在和静县,而老偏在尉犁县,一晃35年过去了,恍然若梦。
   对坎儿井以前也多是书上了解的知识,知道这是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合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而印象最深的就是2008年3月,我第一次真正实地参观坎儿井,虽然导游只能带我们参观了立井(竖井)和暗渠(地下渠道)的一部分。但已使我对古代人民全凭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凿打深井,掏挖地下渠,其毅力之坚强,其构思之巧妙,深为惊叹。此情此景,不禁想起了诗人星汉的诗句“前身原是雪和冰,为润苍生千里征,不是趋炎争地者,出山仍是在山清。”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3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9-01 13:00:12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4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09-02 19:25:06
  很有生活的佳作,带我们走进新疆,走进吐鲁番,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很受益,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5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19-09-02 20:32:37
  欣赏一篇佳作,棒棒滴!问好远握!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19-09-02 20:42:19
  随着作者的文笔,让我们大开眼界呀,妙、妙、妙!躺在蒙古包内从敝口外望,望见了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