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雪岳山徒步纪行(散文)
六、闲聊其他
对于购物我没太大兴趣,更多的时间就和翻译兼导游小石聊天。
小石42岁,祖籍辽宁大连,当年祖父母带着他4岁的父亲在韩国做生意期间,韩战爆发了,便滞留在了韩国,直到朝鲜战争结束时,几经周折取得了台湾籍,多年后才得以加入韩国籍。2001年至2004年,他还以曾经的中国人优势以交换生的名义在我国湖南外国语学院学习。我们聊起来特别亲切,感觉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也了解得特别多,甚至可以用中国通来形容。
小石的女儿10岁读小学四年级。在韩国读小学到初中全部免费,包括服装、吃饭、医疗等,其中有一项规定挺特别,就是:25名学生的班型,每年都要打乱重新分班,老师也要换,以培养接触和适应能力。小学下午上完一节课后就开展一些兴趣活动,比如音乐、游泳、跆拳道之类的;高中要缴费,大学国立学校每年学费3000左右人民币,私立的根据学校不同上下浮动。另外,从小学开始,就有计划陆续进行宗教教育,开设佛教、天主教、基督教课程,到了高二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所信仰的教派,然后统一组织到相应的寺庙去进行7天的系统学习和生活体验。7天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洗脚。小石说那一刻母子情感交流的感受终身难忘;还介绍韩国的年轻人很独立,读高中以后学费都是自己打工解决;不啃老,不依老,儿女都是自己带,老人不给子女带孩子是常态。
据讲,在韩国强奸犯罪处罚很重,狱警不仅暗示犯人们可以肆意教训,甚至对其实施药物阉割,终身全天候受监视;不孝顺父母后果也很严重的,打骂父母会终身找不到工作。这些我们没有亲眼所见,但是文明礼貌却深有感触,比如:说话轻和,公共场所不大声谈笑;大街上不许吸烟,就真的未见,那些吞云吐雾的也都是炎黄子孙们;大街上没有垃圾桶,也没有垃圾;绝没有在国内随处可见的各种、各类或抱着,或牵着,或散放的阿狗阿猫以及花坛里、草丛中、街路上猫狗排泄物,就连韩国人最钟爱的狗肉饭店门前也没有血腥的痕迹。“君子远庖厨”在异国土地上反而有所彰显。
看来有些习惯或者叫素质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
当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百姓自发向国家捐献黄金,助力国家渡难关。小石家也捐了几百克。说这些的时候小石的语气虽然很平淡,脸上却洋溢着自豪感。那种国与民血肉相连,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情怀也令我们啧啧称赞。也许就是凭着这种精神才使这个有着5,160多万人口,10多万平方公里半岛国家能跻身于亚洲四小龙之列。
韩国料理挺有意思,我们基本每天一顿,四人一桌,一个小锅(或煮或煎),或是甘蓝块、黄豆芽加几片肉,或是加几只馄饨,或是加包方便面,或是加几块鸡肉煎,再配上几碟数的过来的泡菜,米饭倒是不限量。我们都有点渴望开荤了。小石告诉我们,这就是韩国饮食的习惯,清淡、健康。大街上看不到韩国将军肚的男士,甚至连怀孕的女士都没有看见。本以为是开玩笑,可留意后,在韩国的日子里,真的没见到将军肚和走路“挎筐的”韩国人,也没见到大腹便便的孕妇。联想到我们国内,将军肚处处有,孕妇也是越人多繁华处,越张扬。孕妇不跻身繁华之处,大概是韩国人的传统观念和卫生安全意识所致吧。
首尔自费体验韩国烤肉,去的是家大店。在熙熙攘攘的外国客流中找位子,取肉,端菜,盛料,吃上以后,感觉味道不对,仔细一看,所有的肉几乎都是猪肉,只有在不显眼处的一个塑料袋子里的肉卷才是牛肉。费用不低,有些失望。据说在韩国大块朵颐烧烤、炖煮牛肉只有富豪才能肆意享用,因为牛肉几乎都是进口,价格贵得很。
紫菜博物馆,是各团在韩国购物最后一站。数十种口味的海苔现场加工,免费品尝,味道不错,虽然价格不菲,却也不乏购买者。相比之下,楼上免费韩服体验馆更吸引游客。男女老少,各种肤色的人们争先恐后从一排排衣架上取下那些已经不是很干净,甚至掉带少扣服装,往身上招呼,女士们还好,长裙短衣,比较单一,男士们就很搞笑了,文官的衣服,戴了武官的帽子,武官的衣服,戴了文官的帽子,还有穿平民的衣服也带着官帽。尽管如此,一群一伙不伦不类的山寨韩国人还是咔咔不停地拍照。记得第一天参观景福宫时,女士们看见一群穿漂亮韩服女孩便纷纷上前邀请合影,转了一圈后,遇到一群女孩觉得面熟,猛然想起,这不是那些穿韩服受邀请合影的人吗?原来韩国人不是重大节日和特殊场合等,平时基本不穿韩服,那些一群一伙穿韩服的都是外国人租穿的。
韩国的资源虽然很有限,但化妆品、电饭锅之类还是比较有名的,在返程的港口可见一斑,每个人都大包小包、大箱小箱,好像不要钱一样,以至于上船后还有的因为退税商品数量等问题延误了开船。
转眼到了返程的日子,也是17时登船,也是蒙蒙细雨。夜色中海浪时而轻轻的,时而哗啦啦,拍打着夜航的船舷,船舱里同伴们已然发出睡熟的气息、鼾声。
我闭上眼睛,脑海里回放着几天来的一幕幕……
返航的船一帆风顺,13日清晨甲板上迎来了红彤彤的朝阳,美丽了大海,美丽了东方明珠,美丽了我们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