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老友记(散文)
父亲起于微末,自学医至今已四十余年,由于医道精湛,与人为善,向来为乡亲们所称道。自我有记忆起,父亲似乎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人,除了给乡亲们看病,便是钻研医术。父亲不喜交往,厌烦应酬,平时达官贵人,盛宴以待,父亲都一一拒绝了,但病患之间的交往,却不假辞色。平生唯有两友,不管人生如何起落,却始终不离不弃。
父亲的第一个朋友是一位曾经的药材推销商,宜章岩泉人,姓王,此人生得高大威猛,皮肤黝黑,梳着个像电视里周润发那样的“大背头”,单眼皮,一对细眼极聚光,透着生意人的精明和灵气。父亲呢向来善良敦厚,平易近人,初次会面的“小王”在父亲看来不像厚利薄情之人,两人便自然多了份“一见如故”的交情。
因为生意的上交住,“小王叔叔”成了家里的常客,叔叔重情重义,他一直称父亲为“大哥”,而母亲这位“大嫂”自然也十分乐意接纳他。那时,家在农村,农忙时节,类似于插秧,割稻这类繁重的农活叔叔也帮着干。在他心里,他与我的家人没有分生的戒备,他认定了父亲这位大哥。闲暇时光,一家人围坐家中听父母和叔叔拉家长里短,聊他们年轻时的各种人生经历。
叔叔头脑灵活,印象中他是一个有眼光,有信念,有格局的人。后来,他不做药材生意了,改行去包土木工程,听说还把生意做到了北京。很久没有见到王叔叔了,等再次见到他时,外表尽显一副“人生辉煌”的模样,他戴着墨镜,衣着挺阔,意气风发,身边还多了个模样俊俏女子。小女子叫志红,生得唇红齿白,气质若兰,完全没有风尘艳俗,按猜,她应是小王叔叔带在身边的“红颜知已”。
人生总如此,春风得意不会伴其一生,多年后的他,生意挫败,千金散尽还欠了一身外债。生活极度困顿时,在郴州机务段的小区内盘下一间面积很小的快餐店经营糊口。
历经人生各种波折,跌宕的生活逐步安稳了下来,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了,贤良的妻子因照看儿孙搬去了孩子那边住,他独自住着一间大房子,日子倒也清静安逸。年纪大了,便开始注重养生之道,平时喜欢徒步去“苏仙岭”做运动,鱼肉少食,生活寡淡。时间变迁,人生境遇转变,唯与父亲的交情一直未变。只是他同所有老去的生命一样,脑里充满的智慧及曾经澎湃在胸腔的豪情壮志,似乎都化作面部轮廓边的须白,心生了胆怯。
父亲另一老友叫“飞哥”,他与父亲如何相识却不得而知了。七八十年代的“飞哥”把握住好了时机,靠做煤矿生意起家,积累了大量财富,在当地算是一方人物。此人说话声势极大,性格粗犷,暴躁,具有过人胆识。
“飞哥”走的是野路子,绝对的自由主义,他不喜欢被约束,不喜欢正经八百,他爱抽烟,爱喝酒,爱活色生香的女人。他言论开放坦荡,上下纵横,无所不谈。他总是以放浪形骸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曾坦言,他从不再乎外界对他的评判,总觉得怎么快活怎么来,因为他只想做个有味的人。
“飞哥”年轻时多金自负,过得轰轰烈烈,就连最美好的爱情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一丝点缀,跟他的女人陆续跑了,人生失意时,把房子当赌资耗尽,生活过得没边没棱,但他总相信,以前那个叱咤风云的“飞哥”还会再回来。用他的话说:“只要人不死,便有出头之日!”
人们说:“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一点不假,年老时的“飞哥”并没有等来他想要的样子,生活穷困潦倒,让人堪忧。一日,带了个半老徐娘来家中喝酒,那婆娘与年轻时的“飞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酒桌上好勇彪悍,量如江海,任凭旁人怎么劝阻也定要喝个天昏地暗,喝醉了,当众人耍酒疯,肆意胡言乱语。坐在身旁的“飞哥”早已不如从前,他眼神冷淡空茫,不停地咒骂身旁惹事的婆娘,却一点没用。
喝得有些醉意的“飞哥”,酒足饭饱后,将横阔的身体倚在松软的沙发上,借着未退的酒劲,把自己60多年来的人生全部反思了一遍。他向父亲唉叹自己年轻时的粗野莽撞,导致今天如此不堪,过去鲜衣怒马的江湖人生,让他迷失人生方向,待年老身衰时,方让遗憾为自己全盘买单。曾经骁勇善战的“飞哥”老了,身体多了不经抗击的软肋,终是弃了铠甲,开始敬畏人生。
父亲是个简单温暖的男人,他一心从医治病救人,对工作尽职尽责,对生活严谨自律,对婚姻恪守相惜,对子女无限付出,他一生集得广泛人脉,富在知足,身边的朋友都无限敬重他。只是家中子不如父,染指恶习,让其沮丧压抑,失去热爱生活的动力,越发老成时,却对后生晚辈多了重重顾虑。
有时自己也觉也觉得奇怪,一个尽忠尽职的杏林妙手,一个疏财仗义的商场高人,一个桀骜不羁的江湖浪子,三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几十年如患难知已故血同盟这也实属难得。明朝文学家张岱言:“人无庛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何尝不是呢,处江湖是非之地,或许真诚接纳和宽容包裹才能实现彼此不同个性的人相溶重合。
今年夏天,住郴州的“云良叔叔”像往年一样前来看望我们,那天,“飞哥”叔叔也如约而至。他们与父亲相聚一堂,围坐茶桌促膝谈心,偶尔也听得谈笑风声。他们谈人生的是非成败,眼前的生活以及对过去的无限感怀。话题有些伤感,听得出来,他们都遗憾生活没有过够,很多梦想没有实现,那些年轻时毫不妥协的梦想早早就被现实驯服。
如今的三位“大哥”早已是两鬓飞霜,不敌岁月的脸庞都刻上了密细的皱纹。客厅里,温暖的光线浮动如影,煮一壶岁月的茶,慢慢相酌对饮,这一幕,或许是老友间最温情的画面了。有意举起手机,拍了几张照片,我希望这些珍贵的相片能把父亲和老友相聚的景象长留心中,等再追忆故友时,就像那无意中纳入胸襟的宝石,熠熠闪光。
2019年9月3日于步烟霏临武紫金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