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榆树(外二首)
【编者按】两首《榆树》是有故事的诗。作者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描述了榆树艰难的成长经历。首先是度过夏季的干旱,当秋雨来临,榆树缓过一口气时,却又遇到秋风的撕扯二,无奈舍弃碎叶,以求生存。原来它长的不是地方,“种子飘进地砖缝隙/根与枝条便同时延展/一边向天,一边向地/小女孩用力捋掉叶子/”这现场感极强的描写,呈示天灾人祸,祸不单行。然而“榆树根用力抓牢泥土”最后长成“一个壮汉,一脸褐色的糙皮”,人与物实现了位移与转换。作者两次写女孩捋榆树叶子,用力拔着一根榆树苗,是有用心与用意的。同样都是幼苗,这样无知的摧残,其实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总算有人说话,“别费劲了,让它长吧”,诗人的用情何其良苦。《秋,并不哀伤》,燕子把秋天留给我们/崩散的豆子/躲进温暖的土里/萌生的梦会一直做到春天/又给读者以希望,凸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清凉谷》通过城市人与乡村人生活观念的对比描述,讽刺现实中人们追求奢华,玩乐的生活方式,“太阳走过的地方/金钱跳舞/烧烤排挡/夜里闪烁贪婪的火光”清凉谷不清凉,让人有沉思的凝重。【编辑:塞上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