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一夜深红透(散文)
那时村里女子很少涂脂抹粉,只有一瓶雪花膏,洗完脸擦一点。我一直以为雪花膏是用来闻香味的,并不知它有滋润皮肤作用。早上,在街巷里碰到任何一个女人,她们都是香喷喷的。她们出工回来,身上便被泥土和草木的气味遮染了。她们混迹在男人中间,根本察觉不出谁是早上那个香喷喷的人。擦手油装在贝壳里出售,我们叫海贝油,但大部分女人都不舍得买,就跟香皂只是用来洗脸一样,洗手她们用白色的鸟雀粪便,润手就用猪皮上残留的油。村里有人在阳泉矿务局上班,接女人到矿上走一遭,回来裤兜里就多了一个小圆铁盒,那扁扁的盒子随着她的步伐若隐若现,逗得女人们心里痒痒的。但人们都知道,那是一种高级润手油,要好几块呢。
这个名叫结香的女人是我们村第一个穿的确凉衣服的人,因为家境宽裕,她可以不下地干活,她的院子,就成为我们这些小闺女聚集的地方,一来她和气大方,不像其他大人那样限制我们不能做这干那,其次,她家栽了一院子的花,不止有我们常见的花,还有一些来自城市的品种,比如吊兰,文竹之类不开花的花,被村人嘲笑种草,当然也有蝴蝶兰,百合之类比较稀见的花。她喜欢将凤仙花的花瓣掰下来,捣烂,加明矾,抹在指甲上。我们去了,她的十个指甲上都覆着薄薄的蒜皮,说,你们自己取凳子坐。我们问她,这是在干啥,她说在染指甲,你们等着看吧,我的白指甲马上就变成红指甲了。我们诧异极了。不过,这种诧异根本不能跟明天的诧异相提并论。明天,我们早早起来,胡乱地吃过早饭,便往她家跑。她香喷喷地坐在檐下,正在绣花,十个红指甲,像十个小灯笼,上山下下地穿梭,晃人眼。
直到檐前被日头晒满,人不得不到了柳叶桃下蹲坐,她才停下来,笑嘻嘻地对着一双双羡慕的目光,问,好看吧。两个小虎牙,闪着白光。一时便央求也给我们染个红指甲玩玩。
染了红指甲的小闺女,都变得喜滋滋的,人也胆大了许多。端着两只手回家的路上,无论碰到谁,都会炫耀,看我的指甲。有妇人来找,问询染指甲的技巧,怎样能让红色保持得更长久。倘若正好有功夫,妇人便会央她替自己染一回。当然她熟门熟路,关键是有专捣花瓣的器具,一个小小的白瓷碟子,残留的红色汁液,让那个碟子看起来好看极了。
染指甲那天,包括其后的几天,小闺女们基本不洗手,生怕不小心将红色褪掉。但大人们要做营生,做饭洗碗,洗衣裳,过不了两日,指甲上就斑斑驳驳的,那时男人会骂,说她是妖精转世,再这样下去就现原形了。
不久村里放电影《城南旧事》,疯女人给英子染指甲的镜头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里,在那里,疯女人不止有跟结香一般样的碟子和指甲花,还有跟疯女人一样的技艺。不用等到明天,村里男女都开始耻笑结香的红指甲,好像那不是常人的样子,虽然她照样跟以往一样,每天香喷喷的,那个早已用空的铁盒子依旧在裤兜里忽隐忽现,手上的红指甲,掉了再染。她的男人带回了一袋紫罗兰香粉,第二天,她脸上淡淡的雀斑便不见了,身上的香气,也变得浓郁而悠长。那时,小闺女们又聚到她身边,求她捣点花泥,盖在自己发白的小指甲上。
许多年后,我开了个小店,其中一项就是美甲。跟小时候那种用花朵取色染甲不同,化学药剂能使颜色更加持久明亮。美甲工序也变得极为繁复,需近两个小时,才能将一双手做完。如果客人要点缀亮片或者奥钻,用时会更长。美甲已成为女人们不可或缺的一件事,乃至,指甲的形状颜色,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女孩子将财、运、桃花、婚姻都寄托在十指尖尖上,也是有意思的事。
指甲花,学名凤仙花,是极易活的花,二月下子,五月可再种。自夏初至秋尽,开谢相续。有意思的是,它又叫急性子花,据说,如果常下里煮肉,太硬的话,投数朵花入锅,肉马上就烂了。也是,如果它性缓,那得让我们等多久,才能看到自己的指甲变红呀。性子急的人,做事果断,想来植物也如此。南宋时,为避光宗李皇后讳名,凤仙曾改名为好女儿花。《燕京岁时记》有记载: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侯,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当然,这里有夸大的成分。《红楼梦》就有史湘云,平儿,香菱在山石便掐凤仙花的情形,到了五十一回,晴雯生病,请了个姓胡的太医来看病,晴雯从幔中伸出手去,那胡大夫看见她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二三寸长,尚有金凤仙花染的通红的痕迹”。凤仙花染过的指甲,开始时颜色很淡,据说连染三五次后,“其色若胭脂,冼涤不去,可经旬”。
历代诗人也留下许多凤仙花的诗句,传说李贺有次不经意看到邻家女子,端坐灯下,安静地染指甲的情形,写下“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的诗句。女子天生爱美,可见一斑。元代陆琇卿有首《醉花阴》:“曲阑凤子花开后,捣入金盆瘦。银甲暂教除,染上春纤,一夜深红透。”深红透,那红,到了皮,到了心,又入了骨,仿佛万年知己。
当然,也有不喜凤仙花的人,比如李渔,他在《闲情偶寄》这样竟然说“凤仙极贱之花,只宜点缀篱落,若云备染指甲之用,则大谬矣。纤纤玉指,妙在无瑕,一染猩红,便称俗物。况所染之红,又不能尽在指甲,势必连肌带肉而丹之。迨肌肉褪清之后,指甲又不能全红,渐长渐退,而成欲谢之花矣。始作俑者,其俗物乎?”不过,世人千万,便有千面千心,际遇不同,喜好也不同。“此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当日蔡锷将军喜欢的,是一个叫凤仙的女子。雅也罢,俗也罢,都是人类自以为是,花也是不管不顾,自开自落。凤仙花,千年不败,如今,还是民间喜爱的花。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