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黄河南展之歌(组诗)
一
黄河,这条桀骜不驯的巨龙
即使奔腾万里来到黄河入海口
也改不了发脾气的秉性
发脾气的那一刻
它往往左冲右突冲破河堤
淹没下游的村庄、田地
东营——胜利油田腹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油田在这里开发建设正值黄金期
凌汛,夏汛,秋汛
黄河泛滥冲毁堤坝、威胁油田的灾情不绝于缕
确保黄河安澜,确保油田安全
疏浚河道、筑堤加宽、蓄洪、分洪
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大如天
1971年,国家有关部委批准
在东营兴建黄河大坝南展行洪分流工程方案
呵,“黄河南展区’’
从此,世界上有了这样一个名字呵,
治河史上写下壮丽诗篇
二
呵,“黄河南展区”,
38.65公里的长度
123平方公里的方圆
涉及东营、垦利两个县区的四个乡镇
83个村庄、18416户人家的田地家园
呵,为了黄河安澜
为了油田安全
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展区的人民啊
无怨无悔把自己温馨的家园奉献
从1976到1978
仅用两年时间
他们把家园搬到窄窄巴巴的村台上
一住啊就是几十年
那是怎样的家园啊?
人均住房不足6平方
小巷子只有2米多宽
拉庄稼的马车都嫌窄啊
对外交通只能靠5米宽的大坝运转
揪心难忘啊,发生过多少次车辆刮碰翻下大坝的灾难?
那时的南展区内
没有一所标准化的学校
没有一所达标医院
许多孩子每天往返30公里上学
群众就医看病不方便
文化娱乐难沾边
土地利用产业开发更受限-----
三
事物在变化
时代在发展
随着国家黄河流域治理水平的跃升
经过对黄河口河道的把脉诊断
2008年
国务院决定取消南展区的蓄滞洪功能
这节点,正是南展工程实施后30年
当年,展区群众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作出巨大牺牲贡献
今天,必须让展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的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心系南展,情系南展
先是投资对房台改造拓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又立足长远制定
《黄河南展区建设改造规划及实施方案(2013——206
看啊,短短6年时间
房台区改造基本完成
龙居社区、杨庙社区、胜利社区
等11个集中居住式新型农村社区神话般出现
项目引进、产业调整、土地流转
一套套组合拳,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银盘落地
沿黄生态优势正在凸显
房子宽了,马路宽了
致富之路也宽了
学校、医院、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呵,沐浴着“十八大”以来的春风春雨
今日南展,让梦想照进了现实,令时光惊艳
南展区的人民群众啊,心里如蜜甜
山东卫视、央视新闻多次播出南展动人的故事
美丽的画面
四
新时代,新南展,新画卷
把南展建设为宜农宜居宜游的锦绣之地
把南展打造成美丽乡村的齐鲁样板
呵,逐梦未来,南展人目标远大,信心弥坚
就像那黄河向东,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新时代的南展呵,必将一路高歌,一路向前
呵,我们祝福,我们坚信
未来的南展必将更加灿烂!
注:黄河南展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垦利区、利津县的交界处,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是1971年,为解决黄河凌汛威胁黄河下游和胜利油田的安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兴建的黄河东营南展工程,1976年开始施工,1978年基本完成。展区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经过30年的运行和黄河治理成效与黄河口河段实际,2008年,国务院同意取消南展区的蓄洪滞洪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顺应群众的期盼,山东省批准了东营市编制的《黄河南展综合发展规划2013---2020》,将南展区打造成一个“宜农、宜居、宜游”的高效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经过几年的全力推进,规划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正在向更高目标前进。山东省和中央新闻单位都曾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过宣传报道。
另外,由于打字疏忽,诗歌第三段中“黄河南展综合发展规划2013——206”,应为《黄河南展综合发展规划2013——2820》,烦请编辑老师帮忙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