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看点】乘着大鹏从天而来神兽般的诗人(赏析)

编辑推荐 【看点】乘着大鹏从天而来神兽般的诗人(赏析)


作者:百嘴苏 白丁,7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68发表时间:2019-09-25 08:26:08
摘要:这是我在海峡两岸诗词论坛大会上的一篇讲稿,好像许多诗人和学者笑我的的讲稿名一样,我们都是神兽般的诗人……

【看点】乘着大鹏从天而来神兽般的诗人(赏析)
  
   三、现代诗和古代诗斩不断的血缘
   现代诗和古体诗看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无意间在美学上有不约而同的感觉,苏东坡的诗受宗教的影响,有很浓郁的禅学和哲理的味道,现代朦胧诗派也有哲理,他们都好像怒目金刚,敢于批判,勇于揭露,即使得罪邪恶,也依然善骂。是雷同吗?如果苏东坡活在北岛同期,说不定比北岛还“朦胧”呢!而郭沫若那种现代浪漫诗也和李白诗一脉相承一般,现实主义诗派为主的艾清、藏克家,更加具备杜甫诗的现实味道,而新月派的格律诗,无疑很好地继承了中国古诗优秀传统,那些超现实主义,他们突破正常逻辑,不但写内心感觉,还写梦境。属于一些潜意识的东西,值得挖掘。古诗里也有蜘丝马迹可以寻得。虽然现代诗有别于古体诗,但我们多少找得到它们之间斩不断的血缘。就好像人的进化史一样。无论你认为你有多牛,你都不过是万年前尖嘴猴腮猿猴进化过来的,这是不二法门,无论你信还是不信,事实就摆在眼前。
  
   四、中国现代诗古代诗和世界诗的融合性
   无论中国的现代诗还是古代诗,和世界现代诗所处的境地好像三角恋爱,如果不合理的发展,就好像我们者夫先生说的一样,一匹猥琐的毛驴如愿以偿和一匹威武的烈马结婚了,激动啊!白马王子!可惜对不起,很遗憾!他们的后代的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实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如此的短暂,他们的结局是走向灭亡的悲剧!我们不想成为诗的挽歌者,我们必须有我们独特的诗味,虽然要吸取适合自己发展的外来诗风。但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胆怯地不敢瞻仰世界诗坛。有出类拔萃诗学理论引进固然好。这里我暂且不谈诗,在我们故乡有些土特产,比如花红梨、算盘李,味道好不好暂且不说,现代引种的品种又大又漂亮,可谓楚楚动人,馋得人直流口水。而土著水果已经濒临淘汰灭种的边缘,毫不含糊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无可厚非,也没有什么值得伤感的。但这几年土著的水果价格奇怪地一涨又涨。为什么?这个不单单因为物以稀为贵,人都有怀旧的情结,那些味道独特袖珍中猥琐的水果也扬眉吐气了。死也要吃下家乡不起眼的东西,就好像落叶归根的情节一样。好像《川军团血战到底》连续剧里面的情节一样,一个四川战士,牺牲之前抓起家乡的花椒吃。花椒有什么好吃的?怀旧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以后怀旧情节的人都去了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传统好的东西,好像人的生命力一样虽强但又如此的脆弱,它需要我们去珍惜。但我们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走出去!到国门外学习外国诗人的灵感和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然哲学也不可以忽视,这样我们才能够融合诗的美学有所突破。
   不可否认,外来物种也不一定都是好的,诗也一样。需要翻译者高水平的翻译能力,意境味道不一定把握得好,审美更加不好掌控了。诗人有诗人的灵感,翻译也有翻译者的灵感,这个很重要。当然也不排除毒草的可能性,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毒草可以拔去,但文化的毒瘤一但感染就好像瘟疫一般,你想摆脱都由不得你,很恐怖的呀,大诗人们。对外国好的文风我们可以大力提倡和研究,对传统精粹比如;诗经、楚辞、乐府诗、词、散曲,等等,这些诗具有的美学,也不要视而不见。或许对李钢的《古国春风》我们都要多读几遍才好。
  
   五、面对日新月异诗的世界大格局,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从中国诗翁来看,中国培养诗人的土壤是很深厚的,如今人才也济济,但是为什么我们在世界诗坛的地位,比起李白,杜甫在大唐比较,多少有点不尽人意?或许我们还需要努力。或许我们还缺少什么味道。我们不由自问,我们该何去何从啊?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特朗斯特罗姆擅长写短诗,写的速度很慢。平均一年也就写了几首诗。总共才发表了200多首诗。这样少的作品就获诺贝尔文学奖,看是笑谈,也很不可思议。但这也是真的。他完全是少而精的典范,难怪北岛说他每首诗都近乎完美。我特别推崇他的《夜晨》,那只有心灵能够触摸的场景,没有深层灵感触碰,没有多读诗得到的灵秀如何得来,他能够赋予没有生命力的场景和空间生命力和情感,又善于用象征手法,含蓄隐蔽得让你很不容易发觉又恰到好处,古人赞扬的话是善!那些巧妙比喻和拟人也高妙。所以古人教育我们,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很有道理,不要老用人的眼光看世界。世界不只是人的世界,灵感存在万事万物之中。大师从来都在虚心向自然学习;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珍爱大自然,大自然一切都有名字,呼之即出,怪不得人家笔触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大师的作品不以多产而骄傲,而是以精取胜。这就是中国人喜欢说的慢工出细活。“三天砍个牛打脚。”斟字酌句。就好像杜甫说的那样:“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现在就要有这样子的精神,一个人写好一首有份量的诗就不错,有一篇流芳千古的百字文足让人羡慕了。可是我们还在比多产,很遗憾的啊。多产还是“精产”就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问题。一个凝炼、一个简洁,就值得我们琢磨一阵子。
  
   六、诗人共同的宿命
   我们的诗人一辈一辈走过来,一走就几千年历史,可以说,每个诗人都是银河中的一颗星星,多得不可胜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依然耀眼,有的却越来越暗淡,有的慢慢失去光彩不说,甚至无情地坠落。就好像书架上的书籍一样,年复一年落满尘埃,有的被清出书架,又重被摆上书架,有的永远被淘汰了。但我们不用哀愁,那些真正的经典,只有时间和人民的眼光能够验证。我们努力作好自己的作品就好,多余的让时光去验证吧。
   大诗人们,现代诗人不应该只是一个脱了汉服的诗人。我们要学古而不泥古,在祖国诗深厚的土壤里慢慢熏陶,在世界文学大融合的文风下虚心成长,无论默默无闻也好,响当当也罢,要有所创新还要有所发展,这是诗人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感,也应该是诗人的乐趣。就聊到这里吧,我的朋友们,不胜感激!到我聊天尾声将至,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赫尔曼•黑塞的《中国诗翁》共勉吧!
   月光透过白云的空隙,
   把根根竹梢辉映,
   波光粼粼的水面,
   印着古桥的清晰倒影。
   景致幽雅、愉悦人心,
   夜色苍茫,万物一新;
   景如梦,笔传神,
   莫道明月不等人。
   桑树下醉倚着诗翁,
   他把盏挥笔,狂书不羁;
  
   描绘着醉人的夜色,
   舞动着倩影和月光的蜜意。
   月如银,云似水,
   在诗翁的面前浮动,
   在诗翁的笔下复出。
   这稍纵即逝的诗情画意,
   被赋予了柔情,
   被赋予了灵魂和生命。
   这诗情画意,
   千古流传以致永恒。

共 766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关于诗歌,恐怕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道不明。读者最直接的感慨是,现代诗远不及古诗的意境深远而朗朗上口,并且传承久远。因为现在很多所谓的朦胧诗简直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而有些现代诗又太过直截了当,没有诗的音律不说,也没了诗的美感。这篇赏析文章对古诗到现代诗作了较为客观的评析,对中国诗和外国诗也作了较为客观的比较。我想,真正懂诗的现代诗人们,应该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吧。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9-25 09:16:32
  文章对现代诗人和古代诗人都作了客观的比较和评析。欣赏了,问候百嘴苏。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百嘴苏        2019-09-25 16:55:43
  谢谢先生编辑,和欣赏。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09-25 11:42:01
  我不是诗人,诗歌却是我行走的拐杖!活到老学到老,谢谢先生的大鹏,秋安吉祥!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