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兄弟啊兄弟(散文)
油印的《自留地》创刊号是在一个夜晚问世的,那一晚我们哥们4个一直忙到凌晨二三点,有时因为腊纸印错或加墨太多而作废就得重新刻写,十多页的单面白纸每一张印了50份,然后分拣、装订,最终一本本带着油墨香气的印刷体终于成了我们手中刚分娩出世的孩子,大家抱在一起欢呼跳跃着,像一群孩子一样激动。我们一人带走10本各自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我则将它带给了我们的高中老师、文联的领导、本地熟悉的作家,请他们提提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办刊时再加以改进。当他们看到我们的刊物时首先给我们的是鼓励,同时也看到了我们这一帮文学青年内心的一份强烈的渴望,体会到我们办刊的辛苦。文联的领导看到这一期的《自留地》刊物更是赞不绝口,为此还为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次文学创作培训,邀请到本地知名作家和南师大的讲师来为我们就如何写作、散文美学、文字语言、文学理论等专业性的课程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这样又吸引了不少文学青年加入到我们的社团,在当时社团众多的江苏省我们的《自留地》影响力也名声远传,那一段时间中我们学校的收发室每天都有我的信件,都是各地朋友的投稿和鼓励信件,每收到一封封来信我们弟兄四个都一同分享着、激动着、快乐着,这封封来信仿佛就是封封情书一样让人期待和激动,每一封来信我们都在一起共同分享,那一段时间的生活是充实的、兴奋的。
80年代的青年大多以爱好文学为荣,所以自留地文学沙龙所集聚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小文学社直接就跟我们要求合作,要并入我们的社团。毕竟这是一个民间组织,加上后来我被分配到水上船队工作,长时间离开县城,期刊也只出了5期便停办了,但那段时间中留给我们的收获满满,想成为作家的愿望始终在心里发酵着,在以后的20多年中尽管拿笔的机会不多,生活的坎坎坷坷和工作的不断变动一直也没能安下心来圆这个年轻时的梦,但心中的那团火始终没有熄灭,直到后来我进了海事才有机会将以前写过的一些文章重新拿出来进行修改、充实,然后将一篇篇文章都发表到媒体上,总算能代表四兄弟赢得了一些荣誉,且有机会将我们过去的这一段历史在多篇文章中展示给大家。
兄弟四个各有各的工作,我们并没有渴望着出人头地,也没有辜负长辈们的期望,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出力,尽守着普通平凡的责职。老大早些年就离开大丰到了武汉,弟兄们聚少离多,偶然聚在一起时还津津乐道于过去在小饭店抢食凉粉时的趣事,岁月在每个人的脸上都留下了印记,但我们的心还是年轻的,若是有机会再聚到一起吃凉粉,我们还会象年轻时一样去抢食,因为我们都怀念过去的时光,年岁虽然增长不少,但童心仍在,并且要带着这颗童心直到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