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诗忆汤城七十年(组诗)
◎食粮
从祖母嘴角的欣慰中,我读懂每粒粮食的珍贵
她历经抗日解放的战火,和贫穷饥饿的折磨
翻身做主人的豪迈,一家人种地为生
农业政策的惠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
新品种植的推广,经济收益,倍增
大棚与养殖的覆盖,村村通上公路
家风世代传承,是干事创业的保证
信仰光明的前程,开垦播种希望的蓝图
共和国走过,七十载光景,她面庞的枯萎中
是缕缕峥嵘,穿透时光的缩影
半个多世纪的回眸,响彻着老人温暖的笑声
不曾忘记的奋斗,继续砥砺前进的征程
◎楼房
出生的地方,有着屋漏逢雨的瓦房
黑白照片里的回忆,记录着不断翻新的印象
建国后的日子,依旧是贫苦拮据的过往
绽开阡陌田垄上,解决温饱的愿望
奋斗的艰辛,是硬朗的父亲,见证风雨的沧桑
危房变平房,掀开日子,渐变富裕的渴望
大街小巷,到处是城乡一体化的楼房
整洁的村貌,和城市一样,别致漂亮
经济条件的改善,伴随人居环境的蜕变
古县飞速发展,构建幸福家园
百姓乐居安康,我们是新农村示范乡
自信自豪汤阴梦想,奋进实干追逐未来光芒
◎道路
一条,泥泞的小路上
有母亲和父亲,相遇的爱情
一床被褥,两碗白面条的婚房
没有彩礼和嫁妆
土房土路,迎娶新娘
洗衣机,大冰箱,想都不敢想
时代的步伐,开辟出水泥路的宽敞
雅致温馨的住房,铺开生活通向富裕的明亮
城市变迁连接乡镇的巨变,柏油路的修缮
带动偏远村庄,一体化发展
生活的甜蜜,伴随道路整修的日新月异
七十年风云变幻,紧握一路携手的爱意
◎收入
爷爷的脑海里,依旧保存着,挣工分的收益
微薄的薪资,维持全家人不算宽裕的生计
岳乡发展,引进外资,亟待增收的希冀
迎来出入工厂的自信
他熟悉的技能,干过医药钢铁
扶持政策的惠利,他着手兴办私企
大胆创新,诚信勤恳
响动豫北的建材品牌,深受客户信赖
奉献担当,是始终践行发扬的汤阴精神
厂区规模的扩大,为乡民提供就业的便利
全面小康的希望,是人民收入与幸福的增多
创业的豪情,让复兴的愿望,逐步成真
◎风貌
透过外婆讲述的故事,我看清一座城的风骨
从她蹒跚老去的背影中,我看懂
一位不屈的女人,与命运抗争
求富自强的奔波,她展现出个性中的倔强
育儿养女的艰辛,相伴,一通通家训的严厉
家族的希望,紧随时代向前的力量
过去贫穷落后的地方,已是随处可见的繁华
秀美的湿地,到处是流连忘返的游客
宜居的社区,畅享美好惬意的生活
千年古县,现代气息与历史古迹的融合
构成,一座城市最震撼人心的风貌
务实苦干的作风,是汤城人秉承的精神面貌
拼搏进取的豪情,奏响“五风”前进的号角
◎文化
对于“文化”的理解,源自母亲口中的好好学习
她始终不忘,在艰苦困顿的日子里,教我识字
遍游汤阴的古迹,聆听,易经与八卦的典故
精忠报国的故事,校园的恩师,向我们讲述
文笔塔发散墨香,那是,一座城宇的诗韵
晕开汤河水的流淌,释放古县沉积的底蕴
扁鹊的庙宇安放大爱,普世的善意折射光芒
跑帷子的缤纷,跳跃,缓缓从远古走来的舞蹈
挥毫泼墨,文化艺术,走进百姓生活
四处洋溢的自信,书写时代奋进的华章
新世纪的歌声,唱响,广场社区豫剧的传承
时尚新作的旋律,歌颂厚重美丽的岳乡
精神文明建设,紧跟全面小康
开拓未来的信念,高举通向光明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