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我的郎儿巴儿兄弟(小说)

精品 【看点】我的郎儿巴儿兄弟(小说)


作者:者夫 布衣,40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67发表时间:2019-10-03 16:41:55
摘要:郎儿巴儿,就是幺儿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最弱最小的意思。一个七岁的幺儿男孩,无故当了一回家,就与一只郎儿巴儿小猪,因为都是幺儿的缘故,而发生了一个愁肠欲断的故事。


   郎儿巴儿死了,我看见了一把白晃晃锋利无比的刀,比大砍刀利害十倍百倍乃至千倍万倍的刀,在天空里飞来窜去。最后,这把白晃晃的刀,就窜到了满脸络腮胡的杀猪匠手中。于是宰猪匠就手握这把白晃晃的刀,大踏步向我的郎儿巴儿兄弟走去。
   郎儿巴儿死了,我爹就和很多人一样,冲进屋里拿出一把大砍刀,就蹭在磨刀石上,哐哧哐哧地,一阵紧接一阵地猛磨。我爹磨了很久很久,大颗大颗的汗水,布满了我爹的脸膛;大颗大颗的汗水,从我爹的下颏上,滴滴㳠㳠的直落,落得热气腾腾,落得云遮烟裹。我爹的整个身子都湿透了,连内裤也没有一丝儿干的。我爹终于举起了大砍刀——高举着,眯缝着一双老眼直瞅,直瞅了整整半个小时三十分钟。我爹将大砍刀放低了一点儿,就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在白晃晃还流淌着污水的刀刃上摸摸,很满意刀锋寒冷的质感和锋利。我爹眼睛里终于闪出了一道神奇的光,嘴里就吼出一句苦涩的话来:“快!真它妈的快!连胡子都剃得下来嘞!”紧接着,我爹就和很多人,都提着才磨快的白晃晃的大砍刀,跟在手握白晃晃的刀的宰猪匠后面,像一条河流一样,轰轰轰地,直奔流向我的郎儿巴儿兄弟。
   就在这当儿,我突然在神奇的启示下,一跃,就从屋里,像一支响箭,冲将出来,但我不敢抢下宰猪匠那把白晃晃的刀,不敢抢下其他人的大砍刀;但我一把就夺下我爹手中的大砍刀,就一阵疯跑;这一次我再不会无故就半途停下来,再不需要任何一个大人下命令大声喊叫,才会重新拾起而继续去做完我本很想做的大事;这一次我只按照自己心中的决定,就一阵风向前猛冲,直向我的郎儿巴儿兄弟冲去。
   我越过了我爹,越过了很多人,越过了宰猪匠。我一跑到我的兄弟面前,就顺手将直挺挺,横躸在黄泥巴地上的郎儿巴儿,一把拖将过来。我弯下腰,我半蹲着,一只脚踩住郎儿巴儿的头,一只脚半跪在地上,左手撑按在郎儿巴儿的肚皮上,右手紧握着白晃晃的大砍刀,奋力举过头顶,在空中划了一个漂亮的大圆圈,就手起刀落,将郎儿巴儿开膛破了肚。郎儿巴儿花花绿绿的肠子,就从肚子里流了出来,流得满地都是。郎儿巴儿赤红的肝子,就被我摘了出来。郎儿巴儿红里泛白的肺,也被我摘了出来。还有丝丝热气的心,也被摘了出来。
   紧接着,我就将郎儿巴儿身上糊上黄泥巴,再将郎儿巴儿架在熊熊柴火上烤得精黄,再用大砍刀拨削去郎儿巴儿身上烧焦的黄泥,再用清澈的泉水把郎儿巴儿洗得白白花花,再将郎儿巴儿砍成无数汤圆大小的肉块,装在一个无釉的土制坛子里,以备以后实在熬得慌,而省着慢慢地吃;或者在恰巧来了重要客人的时候,才从坛子里捞出一块死郎儿巴儿肉,招待客人……
   “是我杀了郎儿巴儿啊!是我当了一回家,就杀死了郎儿巴儿啊!是我第一次当了一回家,就成了杀人犯啊!咳!我终于解脱了,我终于把我的亲生好兄弟给收拾了个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了啊!”就这样,我亲手宰了我的郎儿巴儿兄弟,我成了刽子手,我对着落山的血红的夕阳,大吼一声。
   红通通的太阳扽在了西边的山顶上,残阳如血,满山遍野如血,大地和河流如血。我终于从虚幻中醒了过来,背着手,躬着腰,像一个久经世事又善于思考的小老头儿,一倦一倦地,慢腾腾地,心事重重地,踏着如血就要消失的阳光,向家里走去。咳,自从我把郎儿巴儿抱回家开始,到第二年又打谷子的时候,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就再没有了朋友,不是朋友忘记了我,而是我因为把郎儿巴儿抱回来的头三天,忙着变作法儿让郎儿巴儿好孬吃点东西,而让我家的大猪给郎儿巴儿当妈妈,让郎儿巴儿跟在大猪屁股后面去田里放,去摸掉落在田里的谷子吃,但郎儿巴儿却不摸不吃,只会咕咕地喊哥哥,喊苦啊苦,而就让我接下来就去找包谷给郎儿巴儿吃,而没有时间出去会会朋友;紧接着,郎儿巴儿就被抱了人,而成为了抱养儿子,我就心里难过,就整天不出门;再接着,就是郎儿巴儿这个抱养儿子我的好兄弟死了,我就更没了心肠出门,即使偶尔出一次门,我也是一个人孤独的玩耍,而不再想见任何一个往昔的朋友。所以朋友主动来找我,我也爱理不搭,所以我就在这长长的一年时间里,没有了朋友。咳,是小神子被我的大哭吓破了胆,再也不敢来找我了,我才没有了朋友的!但我现在连哭都不会了,小神子就更不敢来找我了,我就更没有了朋友。
   咳,就这样,我当了一回家,就当出了生之艰难、死之痛快的人生哲理思辩。我第一次当了一回家,就当出了无限的愁肠和无限的感慨,以及无限的无可奈何,与无限的阳光阴影一片。更为奇怪的是,我如灵光一闪,就说出一句如菩萨一样富有哲理的话,并认定世界上无数的人,也许还包括我妈我爹和我在内,都被污秽了,而不再洁净。我迷惘地望着落山的血一样的太阳说:“凡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凡污秽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洁净,连心地和天良也都污秽了。”
   咳,就这样,我当了一回家,我第一次当了一回家。
   咳,这一年,我七岁,还没有去大队小学发蒙读书。
  
  

共 22337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2345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取材角度很独特,以一个七岁孩子为视角,写了他对那只排序为郎儿巴儿的小猪的感情。文中的孩子是父母的幺儿,在他的感觉中,这幺儿在父母的口中是无足轻重的,而他的耳闻目睹也给了他很多把幺儿送人的实例。这使得他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不踏实的危机感,也因此,只要看到母亲和家人背着他出门,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会不会把自己送人。而村民们口中的郎儿巴儿,就是一圈小猪中最小的也是最不招人待见的猪仔。也许是潜意识中的同病相怜,小说中的孩子,在一次家人都不在场的情况下,抱起了那只别人都不想要的郎儿巴儿,他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兄弟,他认为,在它的身上有着很多他的影子,于是,他想方设法为它找吃的,为了它的失踪,他茶饭不思,嚎啕大哭。他千辛万苦找到了那一个包谷,硬在绑在大腿上好几天,目的就是要让它的兄弟郎儿巴儿吃得开心。最后,郎儿巴儿死了,他的寄托似乎也没有了……小说将一个七岁小孩的内心世界描写得很真实,那种模糊又混沌的思维,确实也符合孩子的心态。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00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10-03 16:43:30
  小说以一个七岁小孩为视角,其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也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感谢赐稿。期待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者夫        2019-10-04 13:04:59
  感谢老师的编辑和修改,老师的修改,学生反复看了,揣摩了。老师的修改有若干处,都修改得很好,且非常到位,真是点石成金,让学生受益匪浅。者夫在此拱手致礼!
2 楼        文友:百嘴苏        2019-10-03 19:21:11
  越来越有卡夫卡的味道了。
回复2 楼        文友:者夫        2019-10-04 13:07:19
  学生,老师不是卡夫卡,老师就是老师。我这一篇是为三百年后,我活生生、有血有肉而站成一座雕塑,而写的呵!
3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0-03 19:38:45
  一个闪光的灵魂,给悲莫悲兮的生活,一丝微弱的亮光,对着太阳呐喊:什么都不洁净!问好作者,秋安秋祺!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3 楼        文友:者夫        2019-10-04 13:08:03
  感谢观注,祝好!
4 楼        文友:百嘴苏        2019-10-04 14:30:51
  三百年以后渣渣都找不到了。要我拉猪,我还是喜欢拉小的,小的成本低。饶过资本谈市场,都是鬼扯谈。其实这个抱养儿子呀,的确不好听。骂你保养儿子就是,有妈生,没妈养的。小神子这个东东呀!在我们家乡叫一种小鬼,这个小鬼呢又不可怕。让人神魂颠倒,骂人就骂嗨!你怕着小绳(音痛)子找到了鬼迷心窍的。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为什么爱,因为妖儿弱势群体。你叫他放猪他不敢吃饭。幺儿好,我就属于幺儿。饭来张口。一笑
回复4 楼        文友:者夫        2019-10-04 21:52:49
  呵呵,同喜啊。
5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10-04 18:44:42
  恭喜佳作斩获精品,祝贺本家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5 楼        文友:者夫        2019-10-04 21:53:28
  感谢家门老师通知,同喜。
6 楼        文友:百嘴苏        2019-10-04 19:16:44
  恭喜恭喜,我记得有一次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个69岁老人家走路上街,我就顺用摩托车便带他。聊天才知道去街上买药。他是一个抱养儿子。后来又倒插门。其实有很多抱养儿子。也是真真实实的社会一部分,他们曾经也是弱势群体。也有眼泪史。
回复6 楼        文友:者夫        2019-10-04 21:54:09
  同喜啊同喜。
7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19-10-05 02:04:17
  作者文笔犀利,直逼读者内心,让人喘不过气来。一个七岁的孩子,不是孩子,而是猪专家了。
回复7 楼        文友:者夫        2019-10-05 13:50:18
  感谢老师观注并留贴。
8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19-10-05 02:05:38
  文中的经历给我同感
回复8 楼        文友:者夫        2019-10-05 13:53:46
  心静天好蓝老师,回复迟了。我想您是和我一个时代,贫穷是一种尴尬的记忆,回忆就是一种警醒。感谢老师的观注和留帖,祝好!
9 楼        文友:百嘴苏        2019-10-05 09:56:50
  我经常去找我们老师吹牛,他吹牛,自然也吹他在写什么文章,发了什么文章。就在上个星期我又找他吹。我就问他,大师家的猪搞得怎么样了。围绕这篇猪吹了一下牛。中途我也讲了我就一个见闻,那是一只松鼠了。其实开始的的确确是一只。但是后来又不知道凭空那里钻出一只来。开始一只松鼠也不知道是公母。经过公路以后被压了。一张松鼠皮就这样贴着公路,好像为公路贴了个貂皮袄子。人来人往,车来车去。夜没有人注意这个小东西。我经过那里,也只是随便看了一眼。我以为是老鼠呢,老鼠自然是死有余辜的。但是过了无数天。我经过公路的时间居然有一只松鼠在鼠皮旁边徘徊,恋恋不舍。在道路旁边游离。在杂木丛跳上跳下。车一过它就跳到鼠皮旁边继续游离。人一个又跳小来……后来我这些看了才知道鼠皮后面分明还分得清毛茸茸的大尾巴!我就和者夫老师谈这个见闻。我就说了这个活的松鼠怎么找到这只无语的松鼠的。到底是情侣还是父女的关系。其实也分不清了。我就吃惊这个松鼠的情情关系和人无差别,甚至超过人呢,反而有的人的亲情还赶不上动物,一单发生利益关系了不得。老师说:是呀松鼠也没有上过学,也不懂文化。是呀!不读书的时间还善良无比,读了书反而离谱了。难道是书和文化让人在追逐利益迷失自我?但是这个亲情与生物生俱来的。所以老师后面说这个孩子没有发蒙。其实他都善良是与生俱来的的。这篇小说其实就是在呼唤人性与生俱来的那个善良。其实猪和人开始没有区别,它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越性,饿了吃奶,痛了就哭。看这小说让人想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那个老人的坚持和坚强来源于理智。而这篇的小孩的坚持是人与生俱来的的善良也有理性。有时间想想,比如说有的社会现象很不健康。有这样子一个人宋慈,是洗冤录的作者。传说他是一个遗腹子。一出生人们就把他看成不祥之物。许多时间想想人的思想就那样的麻木,喜欢把一种不幸变得更不幸。看着别人摔跤,不去扶一把,反而笑人家摔跤。好像这个小说一样,弱势群体的猪,难道只是猪?反而都嫌我,弱势已经不幸了。在势力的眼光下更不幸了。比如抱养儿子不幸了,反而用别人的不幸骂人家……
回复9 楼        文友:者夫        2019-10-05 13:55:37
  电话里已文流,祝学生三寸铁笔再生辉,一手而就文章成!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