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上天门(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上天门(散文)


作者:不舞之鹤 布衣,26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4发表时间:2019-10-03 16:58:44

从武陵源到张家界天门山,不过30几公里,我们早晨7点就开车出发,但是,接近中午11点才到索道(下)站。
   我们到达张家界的确是太迟了。索道站黑压压的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如果坐等缆车,只怕到晚也是白搭。导游毕竟有些经验,领着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先乘景区交通车上山,再乘缆车下山回来,这不能说是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但的确可以说,是在关键的时刻挽救了我们“双排扣”。
   大家很快就坐上了中巴,穿过铁路线,驶上“通天大道”向天门挺进。
   举首相望,天门山就像我50多年前在青阳县车站看到的九华山一样,浩茫的晴空,浮漂着巍峨的峰峦,云蒸霞蔚,无根无绊,乌有首尾,奇巧莫状。
   它位于张家界市东侧,与武陵源景区并称为张家界“绝代双骄”,有人说它是“张家界之魂”,也有人说它是“湘西第一神山”。
   一开始我们还能在车上东张西望的饱览天门山妍姿艳质,津津有味。不多一会儿汽车左旋右转,好像悬空从这座山颠倒那座山,把大山小山一座又一座的拽到身后,向前频频盘升。这就是通天大道,它借助山势扶摇直上九十九弯,一弯比一弯惊心动魄,往上,如巨龙腾空张牙舞爪;朝下,似罗带飘拂影影绰绰。一般险路绕绕“之”字也就罢了,而这里拐弯,却是180度急弯回峦盘绕,司机得劈叉“”字方才可过,我们也都随着前仰后合摇摆不定,不时起死回生。这一天下雄奇,骇人听闻,什么“十八弯”、“二十四拐”等等,无不相形见绌,怪不得要能在此开车,至少必须10年驾龄。
   洞开的天门越来越近,壮观的天界气象就在眼前,但我甄心动惧,屏住呼吸,紧拽扶手不敢开眼,耳畔只有发动机轰鸣和窗外呼啸的风声。
   好不容易,贴着悬崖,我们终于上到了天门口前的广场。时值9月3日11点半左右。
   天门广场是天然兼人力的旷大平地,历过一番艰险,穿红着绿的人们开始放松起来,有的三五成群的在摆显留影,有的盯着手机在孤芳自赏自己炮制的杰作。我咬紧牙关,凭栏探首,广场的平台凌空悬浮,下临的深壑分割昏晓,眼底的通天大道千回万转,明灭无常,面前的峰岭崚嶒,尽管令人悸悚,但是,罗列在天门山脚下,无非儿孙。
   翘首望上,天门咫尺可及,门洞似明镜嵌于蔚蔚天幕,白云紫雾氤氲蒸腾,下有九百九十九级石阶,密密麻麻的满是徒步登天的人们。为了补救上午的时间过失,我们决定投机取巧,乘电梯代步,360m高,用时10几分钟,原先那些高高在上的步行者,便被我们轻松地远远抛在脚下。
   向前几步,就是引人入胜的天门洞。洞口海拔1300m,是世界最高的穿山溶洞,据说三国吴永安6年(公元263年),这里的千米峭壁历经风蚀,轰然洞开,玄朗若门,惊现眼前这般天下奇景。自此原叫嵩梁山的此山,就随之更名作“天门山”了。
   天门洞呈南北对通的矩形,高约132m,宽57m,纵深60m,宛若一道通天门户,顶天立地,赫赫巍巍。我跨过一道神龙把门的铜门槛,便一步登天,无须得道,就自然成仙,真有意思。这里有一把“天门天锁”,左右分别镂刻“富贵吉祥”、“喜结良缘”等篆字,吊锁的横梁上还忽悠什么“把愿望挂在靠天最近的地方”。其下层层叠叠的小锁、红丝带之类,估计都是游客从门口小卖部购来许愿的。
   从1999年起,我们就先后在电视上看过这里“飞机穿越天门”,“法国蜘蛛人徒手攀越天门洞”,“疯狂滑轮挑战天路”,“翼装飞侠穿越天门”等等,现在身历其境,越发咋舌。说实话,我不赞同外国人这么匪玩,表现英雄主义的方式很多,没有必要作无谓冒险,开生命的玩笑。对着悬崖上罗伯特披头散发的塑像,我分不清他是疯子还是英雄。
   门洞的地面还较平整,但是大概无人清理,显得脏乱。走到门洞的东面,满地都是钢筋水泥,看样子是要营造“天宫”,但愿不是得不偿失的勾当才好。绕过没有人在的施工现场,我们走到一条绝壁上狭窄的栈道,路窄人多,熙来攘去拥挤不堪,好在云蒸雾罩,到处空蒙一片,虽然看不到美景,但却避免了悬空的惶恐,我安慰自己,利害均等,勉强能算个平局。
   突然一阵风至,将云雾打得魂飞魄散,使人鸡皮疙瘩骤起,天开之处,但见众鸟追逐盘旋,时分时聚,好不欢悦。
   行不多远,我们又钻进东口的电梯,再升高360m,出门就是天门山绝顶平台。
   在平台上游荡,没几步就到了天门洞右侧绝壁之顶,这里就是所谓“天门翻水”的地方。这个现象忒奇特,据说天门洞左侧的绝壁平时即便滂沱大雨之后,也不会发生水流垂挂的现象,而干旱的季节里,却能毫无来由从万丈峭壁怒泄而下一股洪流,凭空狂涌,吼声如雷,地动山摇。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一遇,每次时长可持15——45分钟。更令人惊叹的是,天门翻水,似乎还预示着某些重大事件发生,如社会变革,人类浩劫,自然灾害等等,可由翻水记录作证:1949、1965、1976、1987、1998。这到底是自然巧合呢还是天机的预警,再或者是什么别的奥秘?虽然一时说不清究竟,但也不能武断排斥现实,很多科学现象的存在,得有待慢慢破解,科学现象要以科学态度用科学方法解决,任何以个人情感或者某种政治因素盲目肯定或否定特殊现象,都是唯心主义,都是不可取的迷信。
   我们糊里糊涂的顺着路在树林里钻,到了一块空地,聚集着一些人,有个标记叫作“灵泉”,巨峰之巅,不见“泉”的踪影,更无从谈“灵”,其间机巧,不得而知。不过,由此可到玻璃栈道。
   云雾稍退了一些,风婆婆撵得它们翻滚、飞跑,四散奔命,顾不得再挡我们的视线了。大家这才发现自己踩踏的木栈道,原来犹如一根根火柴棒棒,浮悬在陡壁危岩上,我们就像小蚂蚁一样下临深渊,危机四伏,不敢多看,我的两腿又情不自禁嗦嗦起来。
   望上不看下,望远不看近,我也有我的道行,这么七转八转,终于混到了最严峻的一段挑战——玻璃栈道。
   玻璃栈道和木栈道区别并不太大,就是把木栈道的底板和护栏换作玻璃罢了,走在上面,可以直接俯瞰脚下的沟壑峭壁,引发令人震撼的刺激。恰在这时,风力疲软下来,云雾开始报复性反攻,起先还能看到模糊的远山近沟,不久便渾一个混沌世界,我的视野渐缩渐小,以致除了自己吞云吐雾,再找不到别的感觉。到头来,一条历练人的数百米隘路,竟被我稀里糊涂的平淡而过,实在心有不甘。我不如还在抹眼泪哭鼻子的“双排扣”三奶,她勇敢战胜了恐高的自我,完全有资格亮出两个指头,高喊“耶”!
   大家身上都湿漉漉的,凉气袭人,顺着丛林中的小道,过了所谓“天门锁翠”,转到索道(上)站。
   天门山索道,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客运观光索道,全程7455m,高低差1279m,局部斜度37度。我们从天门山顶,几起几落,就像从天堂徐徐而下,除了感到缆车在滑动,什么都看不见,待到接近市区的时候,才从云雾里钻将出来,太阳下回眺天门,仍旧云遮雾绕,犹抱琵琶。向下过了火车站、学校、医院……转瞬到了市区的索道(下)站,落地还俗,已经是下午1点多钟。
   后来,我从导游图上发现,天门山有许多景点,我们仅仅只涉及一个边沿,不知道导游是业务生疏,还是为赶时间而不愿意引导我们。我想,某人到某地旅游,终生可能仅有一次,导游若是耽误了游客,那与教师误人子弟就不无相通之处了。

共 28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散文。天门山位于张家界东侧,与武陵源景区并称“绝代双骄”、“张家界之魂”、“湘西第一神山”。这儿山势陡峭,令人惊心动魄。天门山非常神奇,曾有人开飞机穿越天门,现在身临其境,令人心惊胆战。天门山绝顶平台是所谓的天门翻水的地方。这儿地势险要,陡壁危岩林栈道蜿蜒盘旋,更严峻的挑战是玻璃栈道,沟壑峭壁,引发令人震撼的刺激。天门山索道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观光索道,落差大,倾斜度大。坐在上面,人像从云雾中钻来钻去一样。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可能由于时间关系,天门山的景点没有涉及到,不得不说令人有些遗憾。文章按照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作者游览天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朴实,内容充实,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值得细品,倾力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9-10-03 16:59:51
  问候老师!期待看到老师更多佳作!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不舞之鹤        2019-10-03 18:03:24
  谢谢编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