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绿野】骨折(情感小说)

精品 【绿野】骨折(情感小说)


作者:浪花墨馨 布衣,107.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832发表时间:2019-10-11 11:57:10


   2007年升级考试,学校成绩位居第三,老校长急眼了,在2007年到2008年第一年度加了一节早自习,冬天早晨7:00,世界还在一片黑暗之中,学校里已是灯火通明了。年终考试学区第五。2008年春节开学,老校长只管扫院子修桌子,互相理发,从家里带水果瓜子等给大家,大课间在办公室热闹热闹,取消了罚款。
   6月24号第1节课,老校长带来了他的干儿子,师专毕业刚刚4年,便是新任的校长,老师们打个招呼便上楼去了。
   因为这位比较年经,为了和现任校长区别,暂且称他为小校长。老校长还是每天照常到校,教小校长如何做帐。中国的账目填写都叫“做账”,大概像是做饭,要配比各种食材的量,才能成一锅色香味俱全的饭,才能让人欣然接受,7月1号统考,3号出成绩,全乡第三,丰村小学起死回生。
   小校长亲近恭敬,对每一位老师都笑容可掬,虽然只有27岁,做事说话却抵得过白白过了四十多年的人。恰逢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免费,家长们高兴,小校长又常常抱了幼儿园的孩子,放学时在门口等家长,又因为好几个干爹在丰村,还有嘴又甜,哥哥叔叔的婶婶的叫个不停,深得村民爱戴。村民的爱戴对一个农村小学校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定的生杀大权。
   除此之外,校长开始改善教学环境,重新平整了操场,粉刷了墙壁,买回来了喇叭,购置了两台新电脑,还买了新录音机,但课桌照旧破,教室也照旧破。冬天仍旧冷,教室的窗户都得用塑料布钉住,老师和孩子们仍然冻手冻脚。孩子们带着爷爷奶奶给做的棉小袖,或者露指手套,男老师女老师一到冬天就穿起了老婆鞋,也叫老头鞋,像发面包子一样,只图个暖和。冬天冷,冻手冻脚是天经地义的,老百姓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学生也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操场上的小校长、老师和同学们玩得热热闹闹,欢天喜地。
   后来,随着优生优育政策深入人心,农村的父母们认识也在逐步的提高,出生率的下降,成为影响学生生源骤降的因素之一。私立学校的兴起,也成为学生生源减少的因素之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人以上私立学校为荣,荣在我上得起……去私立学校就读,成为农村年轻一代夫妇暗地里的较量,一时间一种口头禅在村庄的上空飘荡,“咋还在村儿里上,缺那俩钱儿啊?”
   学生就这样少啊少池,到二00九年按学生人数与老师的配比,小学再分科已经无法开课了,有的学校六个年级一共百十来人,只能给四个老师,学生却是一到六年级。办法都是人想的,合乡并镇的同时,学校也开始合并,两个村的小学并到一起,两个班合成一个班,这样就能挤出一个老师。一大批民办老师开始转正,一些代课老师开始淡出,一大批师范生补贴补充进来,包班成为教育界的专有名词。包班,通俗地讲,就是一个老师一个班,这个班所有的课都是这个老师上,同时也是班主任,也就是从进校门那一刻起,就与所教班级一刻也不能分离,如果哪一天请假,请一节,就一节课学生没人管,请一天,一天就没人管,其他老师只能多去班里看看,以防发生什么事儿。为了提高什么,或者说为了别的什么本省的特色教材英语进入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包班的老师便要应对五的教学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人人都是能手,谁没有上过初中,英语也教的会。
   幼儿园影响小学,小学影响初中,于是,把学生人数少的学校的,四五六年级合并到中学,称为小学部,七到九年级成为中学部,小学部初中部合起来称。为联校,方村所在的乡一共十二个学校,有四个学校因为有自身优势,村子大,人口多,生源相对好,被保留下来成为完全小学,余下的八个即使每个学校的生源都来自两个村儿,两个村也抵不过人家一个村儿的,变成了只有幼儿园和一到三年级的教学点,公章名称要改为“某某教学点”,填表时,老师们的工作单位并不能填写“某某教学点”,因为编制里这些教学点根本就不存在,虽然上头知道它们的确存在,各项检查一项也不落。那么应该怎么呢?根据学区的安排,写这些完全小学中的一个,但是年终考核的表上却是教学点校长的名字,盖的也是教学点的章。但要一晋级,便到处不对,哪儿和哪儿也合不拢,于是得找各种解释,各种证明,年年都有晋级的老师,,年年到学校开证明,年年解释。老师们发牢骚,工作单位写哪就盖哪个学校的章不就完了?小校长笑笑“不在人家那做贡献,人家给盖不?”
   与老校长不同的是,小校长每个月总得添置什么东西或修修补补什么的,除了冬天每个季节都要买些花,一边死一边买,死了就买,买了就死,生生不息,墙围子是过一两个月便重新刷一遍,改改颜色,请人画画图案,学校总是不断地换着新面孔。新面孔总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孩子们高兴,老师们感觉也高兴,校长不时的给老师买个口罩啦,套袖啦,水杯啦,雨披啦……小到一两块,大到十来块,当然这价格都是老师们猜的,惊喜连连,好事不断。尽管每个月底小校长给大家报账的时候,似乎他总是上当,人家刷墙画画,给他要的工钱总是比别处高得多,而且卖给他东西的商贩,价格也要比别人的高得多,但是大家谁也不肯说小校长是弱智。
   二0一0年,五月份上头给了许多体育器材,单杠,双杠,天梯,肋木、篮球架、乒乓球台、爬网,简易秋千,校园里变得更有生机了。单双杠,天梯,肋木是高年级器材,高年级已到联校了,这些本可以不安装,但为了让学校阔气一点,到底还是安上了,于是一个三年级小孩从单杠上摔下来崴了脚打了石膏,学校出了2000块钱摆平此事,可是隐患依然在不远处张望,依然期待着逃出老师视线,和同学亲密接触。
   农村小学改造迎来了丰村小学的春天。二0一二从七月三号进入暑假开始拆旧教室,到九月一号搬进新教室,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上头做事就是神速。有句话说要想一天不安生,你就请客,要想一年不安生你就盖房子。看来这老百姓要想盖房子上头要是能给找个建筑队,可不用花那么长时间。只是有一点,雪白的墙壁常常会蒙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尽管电扇都开到了最高档,空气里的湿度仍然很大,热度和湿度一结合,就有点儿闷了。更要命的是黑板写上去,白字黑底儿煞是好看,擦却擦不下来,拿一块抹布使劲擦几遍才算差不多。于是,每个班红色的抹布就变得通体墨黑,这墨黑里藏着粉笔白色的痕迹。用这一擦,(总不能上课老一遍一遍洗抹布,那是要挨批评的)黑板就像穿上了一层薄纱,那感觉就像黑张飞披了一件白纱衣。白色没有了乌黑的底衬托,字也丑起来,学生们视力极好,能在一片白纱中辨出每个笔画。过个三五天,时间长短,要看你在黑板上写字的多少而定,使用一节课的时间,老师学生齐上阵,用水质饱满的抹布一点一点,把黑板擦个三五遍,乌黑的颜色又显现出——清爽干净,后黑板的板报能不办就不办,能躲得过上头检查就躲,校长明白事情原委倒也不催。
   这一年冬天电暖风带起了蜂窝煤,线号小,每个班两个2000瓦的电暖风,带着费劲,时常换保险丝,小校长带领的六位清一色娘子军都会接保险丝,仍然冻手冻动脚,操场上仍然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家长们也喜气洋洋,孩子在用不用吸煤球发出的气味儿了,衣服也可以少洗几次了。
   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教室雪白的墙也显现出花的模样,干透的地方白的细腻,潮湿的地方展示着水汽的湿润。春天真是个好季节,小校长又升为学区普教校长,现任校长接替小校长的位置,小校长对这事似乎早有准备,却似乎又没有准备。小校长在新校长到来之前,无限动情,无限悲悯他告诉大家:其实大家用根本不用这么辛苦。我们学校还有两个编制,只是他们现在人都在学区,学区的编制只有学区校长、普教校长,成教校长,学区会计四个编制,其他人都在小或者教学点,这样一来,本来八个人干的活儿,只能六个人干,大家就很辛苦了。人们已经习惯对于自己无能为力、无法左右,无法掌控的事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并未引起波澜。
   现任校长,为了方便起见,一下就简称校长,与小校长的交接很简单。本来嘛大家都认识,现任校长也是空降,从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一下子变成校长,据说这和教学成绩也没有多大联系,因为他的成绩从来就是在中下游徘徊。小
   校长时不时来指导一下校长的工作,主要是做账,偶尔那门关得紧紧的,窗帘也拉得紧紧的,校长室会传来低低的争吵,夹杂着“过分”“差不多”“共赢”等字眼,两个星期后,小校长满面笑容和大家打过招呼以后,热情的道过别后,除了检查工作,就不来了。
   3.
   最后一班公交车上,主要乘客是返程的教师,各校的状况都在此得到交流,是各种不大重要的信息的集散地。
   “嘿,老齐头儿,”一个外校老师喊,“据说上星期,你们学校段老师和校长骂上——还爆粗口有这事儿不?”不等齐老师回答,各种急切的声音传到耳边。
   “有这事儿不?”
   “真的呀?”
   这段老师可真行!”
   “活该!”
   ……
   齐老师瞪着两只眼睛,似是而非地看着前方,那些声音很远很远演员就像奄奄一息的病人微弱的呼吸。在她眼前晃动的,只是幼儿的那只伤脚,时而清晰,时而模——时而就像一个半透明的影子。
   “嘿,老齐头儿!”那个老师离开座位走到她跟前大声说,“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呗!”
   “没吵,只是争辩了几句,也没骂,只是口头语。”她稍微扭了一下头,头稍稍上扬。那个老师看见她木然的目光,很是没趣,又悻悻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开始寻找新的谈资。
   “是啊,吵架、骂人、动手,多可笑啊!”齐老师闭上眼睛,靠在座位上,一副困倦睡着的样子,脑子里是小孩的脚,记者,媒体,教育局领导处分,她不由得双臂交叉抱在胸前,右手死死抓住左臂,左手死死抓住右臂,微微颤抖着,为了抑制这种无法控制的颤抖,她拼命抓着自己的胳膊,疼痛使她的心更加慌乱,更加惶恐,四十分钟的车程是一种折磨。
   她努力去回忆当老师和校长的那次争吵一点点,赶走那只小脚。
   那是上个星期四上午的事儿,本来都好好的上课,走廊里来了传来哭声,马上大家就跑出来了,仅有的一个东西走廊才十来米,南北走廊大约就四五米,有一个正好对着校长室。
   段老师还在骂着”你不是人!你真不是人!就是畜生!畜生!”
   校长也急了:“你才畜生!再骂撕你的嘴!”
   “你撕你撕你撕!”段老师一面说一面伸手抓了过去,何老师还是迟了一步,校长脸上还是被挠了一道子。
   段老师像疯了一样,双手在空中挥舞乱抓着,何老师死死抱住她的腰,把她向后拖开。
   “你还想怎么着?!怎么着?”校长虽然也是怒气冲冲,但看得出来,他已经竭力控制了。
   “校长,回去吧,去吧,回你办公室吧。”闻声赶来的李老师,把校长推进他的办公室。
   “哇”一声小孩哭了让大家一惊,原来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看见齐老师出来也在后边儿跟了出来,在老师们的后边安静的看着,段老师疯子般的喊声吓哭了一个。
   “走,回教室回教室里。”老师带着幼儿往教室走,自始至终,她没说一句话,她在心里合计了许多遍,说校长吧,怕校长不高兴,说段老师吧,又怕段老师不高兴,心里想:反正有事儿我也到场了,说起来,我就承认自己孬,没见过这阵势,也吓怕了,有她们呢!
   “老师,老师们打架了。妈妈说打架不好,不是好孩子。这就叫警察抓她,不让她找妈妈。”
   “嗯,老师,我怕。”
   “老师,我不打架。”
   ……
   “一个儿个儿麻烦,都闭嘴,回教室!”孩子们看见老师瞪大的眼,听到老师大声地呵斥,倒是听话,安安静静地走回教室。
   李老师何老师两的连拉带搡把段老师带进了教师办公室,李老师给班里布置了一下作业,同时也给何老师、段老师班里布置了作业。齐老师把孩子安顿到大班和中班,也来到办公室,另外大班和中班老师过来说几句安慰的话,又匆匆回教室了,孩子们小,必须得时时看着。
   平复一会儿情绪,当老师诉说了事情的原委。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段老师接到婆婆电话,一岁半的儿子咳嗽不减轻,县医院让转院,婆婆打的车快到学校门口。段老师一听慌了,爱人在公司常年出差,指望不上,匆匆留了作业就往校门口跑,车也正好过来,就和婆婆带孩子直奔市医院。市医院检查一通说没大碍,也没有床位,大人照顾又不方便,还是回县医院再输几天液就没事了,于是又打车回到县医院继续住院,早晨便从医院出发坐公交车直奔学校,早饭没吃,脸也没顾上洗,当时心里又急又怕,忘了校长请假。虽然那天校长不在学校,不能面假,也该打个电话,这是自己不对。今天一早到了学校,就在校长室门前等着,一直等到上课铃响,也没等到校长来,就让学生们先背课文,继续等,过了十几分钟,还是等不到校长,就先去上课了。课上到一半,校长推门进来,脸色很难看,冷冷地说:“你出来一下。”

共 30635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7
转到
【编者按】语言凝炼,情节生动,一波三折,趣味横生。幼儿园影响小学,小学影响初中,于是,把学生人数少的学校的,四五六年级合并到中学,称为小学部,七到九年级成为中学部,小学部初中部合起来称为联校。村子大人口多,生源好的被保留下来成为完全小学,余下的八个名称改为“某某教学点”。老师们的工作单位并不能填写“某某教学点”,因为编制里这些教学点根本就不存在,虽然上头知道它们的确存在,但各项检查一项也不落实。每个月总得添置什么东西或修修补补什么的,除了冬天每个季节都要买些花,一边死一边买,死了就买,买了就死,生生不息。墙围子是过一两个月便重新刷一遍,改改颜色,请人画画图案,学校总是不断地换着新面孔。新面孔总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孩子们高兴,老师们感觉也高兴,校长不时的给老师买个口罩啦,套袖啦,水杯啦,雨披啦……小到一两块,大到十来块,当然这价格都是老师们猜的,惊喜连连,好事不断。尽管每个月底小校长给大家报账的时候,似乎他总是上当,人家刷墙画画,给他要的工钱总是比别处高得多,而且卖给他东西的商贩,价格也要比别人的高得多,但是大家谁也不肯说小校长是弱智。上头时不时来指导一下校长的工作,主要是做账,那门关得紧紧的,窗帘也拉得紧紧的,校长室会传来低低的争吵,夹杂着“过分”“差不多”“共赢”等字眼,两个星期后,小校长满面笑容和大家打过招呼以后,热情的道过,除了检查工作,就不来了。乡村教育的落后现状,可见一斑,振聋发聩,令人深思。推荐发表,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绿野文学社团,幸福创作愉快,佳作连连。末了,给作者老师提点建议,注意书写格式,完稿后请通读三遍后再发。【编辑林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012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醉爱        2019-10-16 17:52:36
  我是绿野社团的执行社长醉爱,祝贺老师的文获精品。拟将该文推荐上江山微信平台推广。如是江山首发的,在其它公众号上也没发过。请将一张个人生活照一份个人简介,传给我QQ1248588262(醉爱)谢谢!
于夜,独品江南暗香的浮动
回复1 楼        文友:浪花墨馨        2019-10-17 14:41:29
  谢谢老师!是江山首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