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秋旱(散文)
风是从梦里吹起来的。尽管已经到了秋天的后半程,我却一直感受不到秋天应有的凉意。每天高达35度的室外温让人感觉自己仍生活在酷热难奈之中。
从夏天一路烧过来的火焰特别叫人烦躁,也让家园经历着各种考验。先是田里的秧苗因为干旱变得青黄不接;接着是原本以耐旱著称的火龙果因为缺水,不仅果结得少,而且个特别小,并长时间无法成熟,甚至等不到成熟就枯萎在树上;再是为了帮年迈的父母守住最基本的收入底线,我不得不三天两头回家,到田地里跟人谈论抽水灌溉的价钱。
我不当农民已经有些年头了,种地、料理庄稼已经极不在行。这些年一直起早贪黑地在城市里挣扎,希望能靠自己的勤劳与努力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可命运就是这样,当你规划好人生的目标和方向,现实却不一定给你想要的环境和条件。十几年下来,我不仅没挣到什么钱,连最基本的生活也只能勉强维持。因为自己的没有出息,害得已经年过七旬,无论体力、眼力、心力都大不如前的父母依然不能放弃地里的营生。
今年玉米的收成看来很不好,播种的季节恰逢水涝,苗芽长得本来就不太好,好不容易伺弄到可以扬花结籽了,却偏偏又遇上连续的干旱。正应了老农们经常讲的那句话,老天爷不想让人活了。
抽水浇地的价钱一直谈不拢,即便是乡里乡亲,情字早就不值钱了,无奈因为求人,也只能忍气吞声,低声下气。好不容易人家答应帮忙了,却需要排队,非等个三五天不行。
眼看玉米秆越来越蔫,玉米叶越来越卷,父亲开始着急上火,每天拎两个水桶去抗旱。对成片的庄稼地而言,明知这是杯水车薪,却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不上地抗旱的念想。
看着父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我也异常着急,但面对这来势汹汹的旱灾,我更多的是无奈,并且已经有了放弃的念想。反正从经济的角度讲,这10亩地打的粮食最多也就五千斤,是可以够一家人吃两年的,但折算成钱也就是5000元。如果城里的工作正常,一两个月也就挣回来了。可父母的理解不一样,一来毕竟辛苦了大半年,投入了辛劳和汗水,哪能不心疼?再者,我现在城里的工作不是也不景气吗,连自己未来的生计都朝不保夕,哪有底气轻视这几千元的收入?
尽管父母从来不说,但他们名为替地里的营生担忧,实则为我的前程担忧。虽然在老人面前我从来不显露自己内心的焦虑,但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孩子已不是二十郎当岁的青春年华,过了四十,在城里奋斗扎根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与选择了。
反正是心照不宣,最后只能佯装什么事都不曾发生。好不容易等到给玉米地浇了水,虽然花了150元,但心总算慢慢落了下来,起码老天爷也知道,我们是勤奋用心的人,我们已经付出了最大的耐心和努力了。
因为还要考虑如何保住城里工作的问题,给田地浇完水的第二天我便往城里赶。在我赶回城里的路上,看着车窗外一片片掠过的庄稼地,我心里竟只有一个念想,希望天马上凉下来,最好能来一场暴雨什么的。明知这是痴人说梦,但至少是一种自我安慰。
但愿我们能熬到迎来收成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