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浮山掠影(散文)
早就想去浮山了,“天下第一文山”的美誉引得我心驰神往,近日我终于找到了随从“巢湖户外运动协会”同游的机会。
浮山位于枞阳县北三十来公里处,离我们巢湖市百十公里路程。车子过了庐江向南行驶一小段高速再折而朝西,目的地便到了。
我们一百多人缓缓地下了大巴,顺着石板路缓缓朝前走去。踏着石板路穿过一片农田,在浓阴覆盖下行走不多远有一图标指示,向左经海岛雪浪岩、阮君洞、烂柯石、洗墨池、张公岩可达王步文革命遗址、观音洞和浮山会景。
很快便到了“王步文革命遗址”。王步文原籍岳西,曾在桐庐舒一带领导农民运动,担任过第一任安徽省委书记。1931年因叛徒出卖于芜湖被捕,在安庆狱中他经受严刑拷打威武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前人“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的遗诗,最后慷慨就义。在山坡处有一所简易平房,门墙对联:“是革命家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而无愧”、“为革命死为大众死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门楣横批“王步文革命遗址”,看着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再往前就开始登山,岩壁上野蔷薇繁花似锦,花朵硕大洁白,芬芳馥郁。转身望向对面,荫翳的山林兀现着巉岩、石峰,骨子里透着汉魏之风,又不失原生态的山野气息。
继续拾阶而上,不知不觉就上到了“雷公洞”。硕大的一个洞穴悄悄地躲在会圣岩下,洞口石壁上有“會聖岩”、“雷公洞”等摩崖,皆因明代书画家雷鲤在此修道读书而名。
过了一座石拱小桥,来到“晚翠岩”下。数丈崖壁每当夕阳返照则通体紫赤,故名“晚翠”。崖壁上端有一圆洞如日,名曰“金鸡洞”,传说为金鸡栖息之所,曾有僧人入内,但因巨蛇挡道乃返,元代书法家赵孟兆对金鸡洞有赞:“金鸡天上种,何年降此山。”
此刻我似乎听到了窾坎镗鞳之声,原来“晚翠岩”下还有“晚翠洞”,又名“打鼓洞”,足踏洞底可闻隆隆鼓声,传为梵音,实则当是洞下有洞之故。
走近看去,一个半圆形洞穴敞口大张,如鲸如鲨,好在嘴巴被一石杠顶撑不得翕动,这才让人安下心来。仔细探究,这洞似乎并非天然,反倒有些“花山谜窟”的影子。
掉转身来继续攀登,途径“连理洞”,再一路曲折盘旋,忽见一庞大的洞窟在前面吞没了道路。上前细细打量,方知是所谓的“仙人桥”。穿过桥洞绕到桥上,桥头有“游龙桥”、“天然桥”摩崖石刻,字体肥厚敦实、坚挺雄劲,平正中见险绝,规矩中见飘逸。
过桥就是一段陡坡,不一会儿就上到了坡脊,眼前豁然开朗。站在岔路口小货摊旁稍事喘息,又足踏石板一路向上徐步缓行,走了不远就站在浮山之巅——妙高峰上了,高台上即是重檐卓立的文昌阁。
款步入阁,一楼厅堂玻璃罩展放着经书、医书、唐宋八大家文献、棋谱、连环画历史故事等等,既有石印也有木刻还有手抄,周边四壁上张贴着浮山人物故事的图文;二楼主要是桐城派的文集、浮山的志实加上若干杂志,四周依墙张贴介绍浮山地貌的图文。三楼金光闪闪的菩萨和侍者抢占了多半个空间,供桌前“有求必应”的功德箱实在是刺眼。
跨到游廊上,这里极目远眺无遮无挡。往西看去,呈放射状的环形群山云遮雾罩;向东望去,浮山头枕广袤江湖,紫气苒苒,缥缥缈缈,似非人间,俨然仙境。
朝下往回走是一个岔口,没走多远就到了“三寳塔”。这是一座10多米高的石砌浮屠,为众僧藏骨之所。石塔七层,中空,呈六边形,正中石刻“三寳塔”三字,为明万历年间朗目夲智禅师所书。
拐弯抹角下了陡峭的石阶往左一转,有株古老的银杏立地擎天,会圣寺即在对面,墙基上镶嵌一块黑色大理石标注:始建于晋梁,曾几度毁建,现寺于1958年重建。会圣寺正门圈顶是赵朴初题写的“會勝古刹”金色大字,我以为是他写错了,“圣”在此根本就不该为“胜”。千百年前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欧阳修等人就是相继在这个地方与祖师风雅云集,参禅闻法,吟诗题刻,显见这“会圣”二字是“圣贤雅会”的意思,而绝不是“名胜聚汇”之意。
眼下的寺院简易宽敞,透过系挂红布条的林木,迎面就是两个洞穴。右边栖隐岩洞,昔为僧厨,现在空空然,放置些清洁用具。走上正面石阶便是栖真岩,洞口有半旧的朱漆木栅门把守,谢绝入内,远禄老和尚归宿在此。
在“远公塔院”左侧莲花座上矗立着一尊塑金佛像,一个山门两旁分立各执法器的四大天王,当中供案后面坐着的如来佛祖,在笑呵呵候着人来。
出寺过银杏树途经翠华岩下了石阶,就置身“会圣岩洞长廊”中了。这个天然岩洞走廊,洞洞相连,一眼望去,酷似一只低头下坡的大象。往前看去,这里的石刻形态大小不一,字体风格各异,色泽或红或蓝或黄或黑,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向前不远岩洞壁顶刻的是“洞天福地”,进入洞内,一边是“吞雲吐雾”、“雲父講堂”,一边是“風雲際会”。紧挨着“陆子巖”正下方是宋人杨杰所撰的《隐贤岩记》,“隐贤”系指远禄、晓云二禅师。
到最后一个岩洞,就像刚刚从大象肚子里出来又钻入大象鼻子底下似的。这里也有不少石刻,大小不一。这里不乏明朝佳作,如“壷天别業”就是雷鲤手迹。“壷天别業”正下方有两块特别的石刻,一块是钟惺的题诗,另一块是林古度与程胤兆的题诗。
“会圣岩洞长廊”各种石刻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仿佛在穿越历史文化时空隧道。
浮山是一座悠久的文山、神秘的佛山,这次亲眼领略了其人文、自然的精华,真不虚此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