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葫芦屯的事(散文·家园)
【编者按】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是每个身处贫困中的人都迫切想要得到的结果,可是,跟随改变而来的,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旧思想和老观念,所以总书记要求思想脱贫,这正是“心”的改变。看上葫芦和下葫芦之间的各种恩怨,可有哪些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无非都是些提不上桌面的小事情而已,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正是贫困和因贫困而牢牢凝在心结上的思想疙瘩。扶贫,先扶志,既要一点一滴符合群众的观念,维护群众的利益,又要痛下决心,针对病根狠下猛药,根除群众心中的疙瘩!这任务,艰巨而重大,可又是功在千秋的伟业。明知前路艰难,即便是在一片白眼中,也要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义无反顾的走下去。那走了停,停了又走的钩机,恰如扶贫干部的影像:再难,也不能后退!后退就是失败,前进,民族复兴的基础。结尾那老屋中的一片阳光,和男主人只言片语中透露出来的希望,给了读者安慰:因信念而坚定的前进之路正是共产党人的“灵性”和“神性”,它是高尚的和光明的,也是充满希望的!文章叙述了到对口扶贫村葫芦屯去的所见所闻,在幽默又饱含辛酸,诙谐中吐露着无奈的语言中,我们认识到了“贫困”的可怕以及形成贫困的原因,体会到了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贫困之根”,看到了一群一心为了群众利益,一心为群众服务的“扶贫人”的兢兢业业、不惧艰难、砥砺前行的众像。全文中心随着事件的叙述逐渐展露,尤其结尾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让读者在一片艰难中看到希望,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心构思。全文在写实中饱含浓浓的正能量,给人激励,好文共赏,向“扶贫人”致敬!向作者致敬!【编辑:今生何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0310007】
回复1 楼 文友:伙苗 2020-01-29 09:04:50
首先感谢老师的辛苦编辑,非常好的编者按!
其次真是抱歉现在才回复。
谢谢您,顺祝安康喜乐。
其次真是抱歉现在才回复。
谢谢您,顺祝安康喜乐。
回复2 楼 文友:伙苗 2020-01-29 09:06:03
扶贫是光辉的事业,有很多很多人为这光辉的事业致力奋斗。
谢谢老师肯定。
顺祝安康喜乐。
谢谢老师肯定。
顺祝安康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