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雾霭下(散文)
2019年11月5日早晨,有大雾,能见度比较差。天刚蒙蒙亮,我带着母亲坐车去市里某医院复查,因为病情已大有好转,旅途中比前几次要轻松得多,一路看着被雾霭笼罩的原野,突然有种如临仙境的感觉。
末秋,万物凋零,落叶洒满公路两旁,只要有树的地方都不能幸免。还好,满地的黄叶,还有不时随风飘落的,伴着云雾缭绕,这种意境,实在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去形容,但直觉确实很美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造地设,让一年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景象,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思想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去适应季节的更替。
雾霭下的一切显得朦朦胧胧,就像生命的真正本质,我们没办法完全猜透。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向我们揭示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有时候景象是缥缈的,而有时候尽收眼底,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心境。在雾中小心翼翼地前行,就像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像此刻,不知道前面的状况是好还是坏。
一杯水,我们一眼看上去是清澈透亮的,殊不知,水底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清楚的杂质;一群在火车站正常购票的人,里面可能有居心叵测的,他正寻找合适的机会下手……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之后可能会有汹涌的波涛。万物皆如此。没有谁愿意压抑地活在这个人世,更何况生命苦短,每时每刻都会有难以预测的挑战出现。
每一次去医院,内心多少有些忐忑不安,医患矛盾、红包现象让普通人群逐渐畏惧医院。黑雾笼罩下的医院还怎么能让我们心安?就像一个让人压抑、沉闷的环境,时间久了,谁都不愿意再光顾。
心情舒畅的时候,雾也是吉祥的雾,还会增加几分神秘感;心情不好的时候,雾气让人压抑、憋闷,急切地想找一个通透明亮的栖身所。
出了县境,将近六十公里外的地方又是另一番景象:天高云淡、阳光明媚。刚才的压抑感忽然就烟消云散,好像看到了前方更加清晰的目标。我们的人生旅程,何尝不是如此,有雨露,有尘埃,也有意想不到的坎坷。母亲生病了,这是我这么多年到现在唯一觉得最紧迫的状况,赶紧把母亲医治好,是我当下最大的期待。医好了母亲,无论经历多少暴风骤雨、雾霾闪电,都不在话下。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子,已经有能力接受艰难险阻,唯一的动力,是因为我很爱我的母亲。
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周二,出乎意料的是,医院人并不算多,所以,挂完号就直接找到了坐诊的医生。等一个患者看完,一切水到渠成,医生立即询问了母亲的情况,然后加了药,在我的要求下,还给母亲量了血压,还好,不算高。不知道真实情况怎么样,觉得这个医生的态度还算好,可能不算熟悉的缘故,也从没有听说有送红包的现象。总之,感觉这个医院还没被那层人间的黑雾笼罩着。希望事实也是如此。靠值得信赖的医术和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迎来更多回诊的患者,这样的医院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回来的路上,雾气散了不少,天气总会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希望接下来的日子不再压抑,四野通透明亮,母亲能像从前一样,和我聊天,对我嘘寒问暖。因为那样,我心里才踏实。不希望母亲的后半辈子再遭受任何心灵上的摧残和折磨,她为我和妹妹操了几十年的心,我们也该好好回报回报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