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又闻湖口豆粑香(散文)
【编者按】逝者如斯的散文《又闻湖口豆粑香》,以饱满的热情回顾了作者儿时的经历。湖口是作者的老家,对于湖口的历史,作者如数家珍。作者喜欢吃豆粑,又是在家里煎豆粑时出生,豆粑曾是作者的最爱,同时又是作者的忧伤。因为母亲在煎豆粑那天生的作者,又在作者不满两岁时离开人世。得的是血吸虫病,临死之前,对作者牵挂不已,嘱咐祖母一定要把作者长大成人。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到农历冬月,就向奶奶吵着要吃豆粑。作者介绍了豆粑的五种吃法,又介绍了煎豆粑的不易。这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作者在襁褓中没有母乳,吃百家饭长大了。想想母亲,看到微信好友发朋友圈煎豆粑的照片,仿佛又闻到了家乡豆粑熟悉的香味。作者饱含深情,又吃豆粑想到母亲,想到家乡的粑俗文化,最后点出母亲的名字。文笔流畅,笔下散发出浓浓的乡情和亲情,为家乡的粑俗文化做了宣传。推荐欣赏!【编辑 远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11160007】
1 楼 文友:远近 2019-11-13 09:21:18
什么是家乡的味道?小时候吃过的最能勾起回忆的那种感觉,就是家乡的味道。它包含着浓浓的乡情,不舍的亲情,儿时的友情。如今偶然再见到那场景,依旧感慨万千。请大家欣赏散文《又闻湖口豆粑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1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9-11-13 10:38:20
多谢远近老师辛苦审稿,您的按语为拙作增色不少。致意,问候冬安!
回复2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9-11-13 10:39:02
多谢黄老师,向您学习!握手!
3 楼 文友:刘银科 2019-11-13 11:52:52
这篇叙事散文,夹叙夹议,说古论今,既有对故乡名称的追溯,对儿时争论的回想,以及对母亲因病早逝的怀念;也有对故乡小吃“豆粑”的详细描述,把豆粑的吃法一一列出,并追忆了当年自己吃“百家饭”和烧糊豆粑的场景,最后对朋友圈的信息亦说出了一番自己的想法。以上这些事与物的记述、刻画与议论,均围绕一个主题:忆母,思恩!感念天堂的母亲,痛悔早失母爱;遥寄母亲一颗拳拳之心,安慰母亲那缕牵挂自己的灵魂。感情真切,如泣如诉分外感人!全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意蕴饱满,行文自然语言流畅有序。尽管结构迂回曲折跳跃跌宕,但始终未离文意中心。似散而实不散,是一篇形散而神聚的好文!全篇毫无拖沓紊乱之象。文字平实,情节起伏,语言有穿透力。文学色彩浓,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本文的缺陷或不足有两点。一是对母亲当年染病早逝的社会背景交代不清,没有上升到环境与社会层面,未发议论感想,没有与之后的情节遥相呼应。留白太大,产生了文章缝隙,影响了本文的圆满性。二是在结尾写出母亲的姓名这是个败笔,实为画蛇添足。母亲的姓名与本文的主旨没有什么关联性或必然牵扯,也增添不了作品的艺术色彩与教化作用,反倒让人觉得多余累膺似的,不大合谐。去掉它并不会减少作品力度,还会显得干净利落韵味悠长。以上管见,供作者参考。意见不一定正确,只为共同进步而已,还望作者海涵!
本文的缺陷或不足有两点。一是对母亲当年染病早逝的社会背景交代不清,没有上升到环境与社会层面,未发议论感想,没有与之后的情节遥相呼应。留白太大,产生了文章缝隙,影响了本文的圆满性。二是在结尾写出母亲的姓名这是个败笔,实为画蛇添足。母亲的姓名与本文的主旨没有什么关联性或必然牵扯,也增添不了作品的艺术色彩与教化作用,反倒让人觉得多余累膺似的,不大合谐。去掉它并不会减少作品力度,还会显得干净利落韵味悠长。以上管见,供作者参考。意见不一定正确,只为共同进步而已,还望作者海涵!
回复3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9-11-13 13:21:45
多谢刘老师的鼓励和不吝指点!能够如此认真而又仔细地阅读一篇文章,而且如实地写出自己的看法,非常难得,令人敬佩。菊韵有你,甚幸!
4 楼 文友:刘银科 2019-11-13 12:10:55
本文结尾如能改为安慰母亲,或感谢豆粑的几句话,如“母亲,娘!您安息吧,再也不用牵挂您瘦弱的儿子。家乡的豆粑已把我养大成人,我虽然失去了您的抚养,但还有家乡无数亲人的关爱。我吮吸着她们一一我再生母亲的乳汁长大!……”或者这样结尾“豆粑!我永远难忘,你是我家乡的一颗奇葩!我在你的怀抱中成长。豆粑,你是家乡的一个标识,也是我心中最美的一朵花……”或许会更贴题更精彩。这也只是自已一点想法,狗尾续貂之言,班门弄斧之语罢了,在此仅与作者闲聊,不可当真。
回复4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9-11-13 13:24:12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非常好的建议!本文是初稿,还需进一步打磨!致谢并问候刘老师冬安!
5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19-11-13 13:41:53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情节感人,问候作者,推荐精品,飞云流瀑
回复5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9-11-13 22:30:25
多谢老师留言鼓励!
6 楼 文友:刘银科 2019-11-13 13:53:00
尽管这篇散文还有点白壁微瑕,但我仍要提请社团评为精品。因为作者的艺术水平确实很高,本文的社会教化作用很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篇名符其实的好作品。金子有疵,并不影响它的光辉。
回复6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9-11-13 22:33:22
当局者迷。一篇好文,原本是要经过修改数遍才能定型的,再次感谢主编的指点迷津!
回复7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9-11-14 14:45:45
是的,谢谢才女关注!
8 楼 文友:君子之交 2019-11-16 20:03:10
美文,大家风范,深情而又感人!
回复8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9-11-16 20:33:50
多谢老师鼓励!问好冬安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