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飘香的红柿果(散文·家园)

编辑推荐 【八一】飘香的红柿果(散文·家园)


作者:代启权 秀才,1283.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21发表时间:2019-11-14 15:50:30
摘要:这篇散文有对现实生活的点滴记录,有对遥远乡村的记忆,有异国他乡风情……祝福全世界人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那飘香的红柿果!

【八一】飘香的红柿果(散文·家园)
   秋末的一个礼拜天,闲暇无事,我就沿着公司旁边的一条小河,向下走,穿过一条公路,向前走了不到五百米,发现有一片菜地,菜地里长着小白菜、韭菜、小葱还有蒜苗,萝卜地里的萝卜缨,绿油油都长势喜人,我看着这青青的菜苗,感觉这绿色植物的生命,在阳光下生长,充满勃勃生机,心情就格外高兴,忽听见,在附近有说话的声音;一听,这说话的声音呀,是从不远处,那小河边传过来的,一看,在小河边有几个老婆婆在那里取水,我想她们一定是给地里的蔬菜浇水的,她们取完水,提着水桶,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只听见有一个老婆婆说:“唉!这几天猪肉一天一个价,涨得可凶了,昨天我去集上,问卖猪肉的胡屠夫,胡老板,猪肉多少钱一斤呀?只看那胡屠夫脸上没有一点热情样,嗡声嗡气地对我说:‘三十三元钱一斤,不还价’!”
   另一个婆婆接过那老婆婆的话说:“是呀!两个月以前猪肉才八元钱一斤,你买菜的时候,要是从屠夫肉铺子那儿过,卖肉的屠夫们,又是对你说好听的话儿,又是对你陪笑脸,让你买他们的猪肉,可现如今,好像猪肉涨价了,卖猪肉的屠夫们身价也涨了一样哩!”
   在最后面走的那位老婆婆,接过她们两个人的话头,笑着说:“猪肉价格这么高,是让人们少吃一点猪肉,多吃一些青菜哩!不过这样也好,老中医不是经常告诉人们说:‘鱼生湿,肉生痰,萝卜豆腐青菜保平安吗?’只是这猪肉一涨价呀,怕就怕,其它商品都跟着猪肉一起涨,那样一来,我们这些老百姓可就吃不消了啊!”她们说着说着,就来到菜地边,于是就把水桶放下来,然后,再轻轻地给地里的菜苗浇着水。
   我清楚这些老婆婆们在议论着的话题,都是目前人们最关心,都关注猪肉的价格上涨问题。从她们的言谈举指,可以看出,感觉对这猪肉价格的疯涨,都很是无奈呀!
   走着想着,我就抬起头,发现在菜地的一角,一处相对高一些的地方,有一块大石头,我就走过去,站在大石头上面,向前方望着,只看见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田里的稻谷,像是刚刚收割完,田野里还有散落在田垅上的稻草,在稻田的下边,就是我脚下的这一条小河,小河水越向前面流,河面就越宽阔,水流到不远的山峦边,就出现一个大河沙滩,在河沙滩的两边,连着山峦。
   在山峦下面的河面就很宽了,水流也很急,只看眼前的山峦,经过太阳光的照耀,显得很清晰:在山峦的中间,有一片银杏树,呈现一片金黄的树叶,像是一块一块的金子,闪着光,明晃晃的亮;靠近银杏树旁,是一片枫树林,枫树叶此时已经变红,在这红黄相间的树林里,不时有一群群小鸟飞来,又飞去,田野里的蒲公英随风飘飞,河边的狗尾巴草变得枯黄,山边边旁的野菊花却遍地开放,飘来淡淡的清香。树林里的山抛儿(一种像草莓样的山野果),一片片红、一片片紫、一片片橙,看见那些山抛儿呀,就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同小伙伴们一起,在家乡对面牢山的树林子里,釆摘山抛儿的情景,嘴里就有了那酸酸的、甜甜的、那种想吃山抛儿的感觉和冲动来。
   啊!这深秋里的花草树木,河流山川,像是一幅很有灵性的山水画,展现在我的眼前,身处在这样的秋色里,感到自己也同它们一样自由幸福,与大自然的亲密结触,这种感觉真美呀!
   在山峦下方,靠近水边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柿子树林,柿树的叶儿很大,有的黄有的红,柿树上的果儿,都是红色的,都像熟透了一样,阳光照在果儿上,红得耀眼,像是夜色里出现的小红灯笼,感到那柿树上面的小红灯笼里面的蜡烛,燃烧得正旺,一个比一个红,红红火火,喜庆吉祥,我不禁赞叹,这柿果儿真好看,这秋天的柿园景色,可真美呀!我真想到柿树的近旁去看看,去欣赏那柿果儿,到底有多美?去品味一下那柿果儿,到底有多甜?
   有了这种想法,如是我就从大石头上面走下来,来到那几位浇菜的婆婆们身边,笑着向她们询问着说:“请问大姐,这是什么地方呀?”其中有一位老婆婆对我说:“这地方是汉阳蔡甸郊区,再向前面走,过了稻田靠南沿,那山峦边,就是侏儒地界了”。
   我又问:“请问大姐,我想到河沙滩,去那边柿树林看看,有路走吗?”
   她笑着告诉我说:“从小河边下去,左拐就有一条小道直通河沙滩,可以看柿树林了。这个时候去柿树林,正是柿果成熟的当口,不早也不晚。”
   我赶忙对老婆婆说了一声谢谢,人就下到小河边,向柿树林而去了。
  
   二
   不一会,我沿着河边的小道,就来到河沙滩的中间,沙滩里有许多形状各异的鹅卵石,踩着细软的河沙上面,我来到水边,洗洗手,只看河水清澈见底,不时还可以看见一群群小鱼,在水里的石头间游着;在水边的芦苇草茎上,我还看见一只羽毛缤纷多彩的小翠鸟,它嘴巴尖尖长长的,两只眼睛圆而亮,它一会飞到水面,又很快飞离,只看它长长的小尖嘴巴上,多了一条小鱼儿,不一会,在那芦苇草茎上,我看见飞来了两只小翠鸟,它们一会飞到芦苇丛里去了,又从芦苇丛里飞出来,它们不停地叫着,那声音很好听,我想这两只漂亮的小翠鸟,一定是一对情侣,它们正在这里谈情说爱哩!
   我站起身来,向河对岸的柿树林望去,只看见那些柿树,树身都很粗大,一看这些柿树,就知道是有些年头,树上的柿叶有黄有红,很稀散,不过那红红的柿果儿,却挂满枝头,耀眼夺目;我想:这柿树林里的柿树,这样茂盛,一定如这里的水源和光照的充盈有关吧!我一边想,一边沿着小河向前面走,望着对面的红柿果,我心里就想起自己的故乡,在故乡老屋门前的那棵柿子树来。
   在家乡,我房屋的下面,不到一百米远处,有一户人家,是我的自家人,他的名字叫代启金,我把他叫大哥,代启金兄弟两人,还有一个妹妹,不过,小时候,从我记事时起,就从没有看见他们的妹妹,可是他们家有个老婆婆,七十多岁,她叫什么名字?她娘家在哪里?村子里的人,没有人去打听,也很少有人知道。
  
   三
   据说那老婆婆,是启金兄弟妹妹们的姥姥,启金的父母去世得早,他们兄弟和妹妹是姥姥养大的,因此,村子里的人,不论是老的少的,辈分长的还是辈分晚的,都把这位老婆婆叫“启金姥娘”,你叫这老婆婆启金姥娘,她也高兴地应着,她从来不与别人计较。她总是对左邻右舍的人说:“叫什么都是叫,不就是一个名姓吗?称呼没有那么多讲究,我不在意的”。那时村子里的人家都穷,启金兄弟两人,三十多岁还没有讨到老婆;他们的妹妹一定是投靠亲戚去了吧!我一直这样想。因此他们家,只有启金他们兄弟两个人,与他们的姥姥一起生活,三个人相依为命。
   启金兄弟两人,对他们的姥姥很孝顺,启金姥娘这老婆婆,人也很善良。在那困苦的年月里,他们艰难地渡着日子。我记住“启金姥娘”这位老婆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启金姥娘,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我一直记在心里,一想起这个故事来,启金姥娘这位老婆婆,慈眉善目的样子,就会出现在我的记忆里,而不会忘记。
   启金姥娘门前下面一点,就是我们村子里的池塘,我们村子里这口池塘,是一个长方形,稍有一些弯曲,刚好村子围着池塘,这口池塘自我记事时起,很少干涸过,一般都是满满一池塘水,在池塘的边上,启金姥娘房屋北边一点点的小土坡上,就生长着一棵大柿子树;当时有一件事我不明白,柿子树又不是启金家的,可启金姥娘一年四季,我总是能够看见她照拂这棵柿子树,象看护小孩一样认真仔细呢?春天,她害怕小孩子攀爬柿树,把柿枝叶间那白里透黄的小花瓣摇落,夏天她看护着它,害怕池塘里的大水牛上来,靠在柿树身上挠痒痒,撞倒柿树,秋天她照拂着树上红柿果,不让乌鸦叨,冬天她把裸露在外的柿树根,培上新土,用草绳把柿树干包紧,害怕柿树冻伤……
   当看着启金姥娘,有事没事在这棵柿树旁转悠的时候,我就在不远的地方望着她,我的小黑眼珠转过不停,就是感觉这个老婆婆,有一些莫名其妙,有一些怪怪的;不过,就是在那一年的深秋,启金姥娘给我们这些小孩子,讲了一个故事,才让我明白了,启金姥娘对柿子树的敬重原因,让我以后对启金姥娘有新的认识了。
  
   四
   记得,是在我五岁的时候,那年霜降前后的一天傍晚,我们五六个小孩子,聚集在启金姥娘房屋旁,那棵柿子树下玩耍,打闹着躲迷藏,说说笑笑,玩得非常开心。
   深秋的小山村,很宁静,田野里出现一层薄薄的雾,村庄上空飘荡着缕缕吹烟,池塘里不时传出鱼儿搅动水面的声响,山边上开满野菊花,微风吹来,小山村里飘着淡淡的野菊花的清香,天空中不时传来南归大雁的鸣叫,我们这群小孩一会儿聚在柿树旁,一会儿又散去,当我们再一次聚集在柿树旁的时候,只看见启金姥娘,迈着小脚,手里拿着一只小竹篮,小竹篮里面,装着熟透的柿子果,嘴里喊着我们的名字,来到我们中间,把熟透的红柿子,分给我们每人一份,她还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以后你们可要保护好这棵柿子树呀!尝尝这树上结的果儿,该有多甜。”
   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很淘气的小伙伴,问启金姥娘说:“姥姥,你为什么对柿子树这么好呀?比照拂小孩子还要细心。”启金姥娘笑着说:“因为柿子树上的果子呀!曾救过一位皇帝的命,你们信不信呀?”
   “救过皇帝的命?柿子?”我们这群小伙伴,个个都吃惊地望着启金姥娘,不解地自言自语地交头接耳着。
   “对!就是这柿儿,救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命”;启金姥娘看了我们一眼后,坚定地说。紧接着启金姥娘,把柿儿怎么样救了朱元璋命的,和朱元璋后来做了皇帝,与柿子树的情感故事,清清楚楚地讲给我们听了。从启金姥娘的口中我知道了一些事情。
   原来朱元璋出身贫寒,祖上几代都是农民,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艰难挣扎,也还是没有改变命运,大约在他十几岁时候,有一年,黄河发了一场大洪水,泛滥成灾,黄泛区周围几十万居民遭了灾,他们都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朱元璋的父母兄弟姐妹们,在这一次饥荒中相继死去;只有他跟他二哥哥活了下来,当看着亲人们一个个离自己而去,可自己又无能为力,如是兄弟两个人呀,都抱头痛哭起来。
   后来,邻居家的长辈大娘对他们两个人说,二哥可以出外闯荡,但重八(朱元璋)呀,年纪小,还不如去那黄觉寺庙里当一个杂役,不管怎么样,有一碗饭吃,能活命,总比死了强;朱元璋兄弟听二大娘话,二哥走出家门,到外去闯,朱元璋到黄觉寺当了一名小和尚;可在寺庙里,经常挨骂遭来别人的白眼,每次吃饭都是在最后,残羹剩饭,朱元璋那时就想,虽然以前在家里吃不饱穿暖,总能感受来自父母爱的温暖,想着想着,他就在没人的时候,偷偷地哭泣起来。
   之后几年,朱元璋就离开了黄觉寺,出外讨饭化缘,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从家乡讨饭经过合肥,到阜阳,入河南,就来到我们这里,从光山到罗山去了信阳,后来在我们家乡附近罗山县的灵山寺落脚。因此朱元璋,在我们这里,有许多传说。
   朱元璋在信阳罗山的灵山寺,住了些日子后,他又折转身,回去自己老家安徽凤阳县,一路走一路讨饭,越往回走,越荒凉,好几天都没有讨到一口饭吃,当他走到一个小村庄,十字口的时候,两眼一黑,就饿倒在地,走不动路了,他想:这是不是老天爷要他的命呢?过了好一会,他刚一苏醒,就睁开眼,赶紧抬头看,只见面前有一棵大柿树,柿树上挂满了被霜打过的红柿子,他凭借着最后一点力气,慢慢爬上柿树,一边摘着柿子,一边吃,一边笑一边说:“老天不灭我朱元璋,若他日称帝后,定封此树‘凌霜侯!”朱元璋是真龙天子,金口玉言,后来他当上皇帝,一年秋未,他带兵经过这里,看见这棵挂满果的柿树,还是老样子,他匆忙下马,抱起柿树痛哭起来,感谢当年柿子的救命之恩,并把自己身上的红色战袍,披在这棵柿树的身上,并封此树凌霜侯;对着森林的树木大声宣诏说:“千年松,万年槐,见了柿树都叫伯伯”。从此柿树的地位就尊贵起来。
   古时候一些读书人,见到柿树,都低头行注目礼,为官的见了柿树都下马落轿,行叩拜之礼。另外,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对那些植树多的人家,给予奖励,而对那些植树少,或不植树的人家,进行处罚,他还要求自己的子孙后代,以后都要养成植树的习惯,他自己也喜欢栽种柿子树,后来人们还把朱元璋叫“种树皇帝”哩!
   听完启金姥娘讲完故事以后,看见天上的月亮出来了,明闪闪的发着光,身旁柿树上的果儿,像是小小的红灯笼,对着我们笑着!我们高高兴兴地说:“姥姥讲的故事真好听,以后我们会爱护好这棵大柿树的”。说完都像小鸟一样飞回家去了。
  
   五
   后来我长大明白事理以后,认为启金姥娘讲的那故事,还有其更深的意义。朱元璋与柿树的情感纽带,不正是告诉我们,让我们延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恩报恩,做人不要“吃了果木,忘了树”吗?这一棵柿子树见证了朱元璋从落魄的乞丐,转变成为权倾天下的皇帝,见证了他受尽半生白眼,却依旧斗志昂扬的传奇人生,不正是告诫后世子孙:贫穷莫要失志,苦难并不可怕,遇到困难不气馁,坚强面对,一切皆有可能吗?想着想着,忽然从对岸的柿林里传来歌声。

共 989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寻柿、见柿、念柿到由柿树而感叹世界需要和平,“我们全人类定能:和和美美、太太平平,吉祥如意自由欢乐,全世界人民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如那山峦边柿树上,飘香的红柿果!”从写实到意境,构思巧妙,布局合理,质朴的语言,简练的笔法,给文章增添了妙趣与精彩。文章中借一位老婆婆的言语来叙述着柿子在普通老百姓眼中的重要性,以及当年的皇帝吃了柿子救了性命,而后封柿子树为“凌霜侯”。文章还从国际友人韩国的朋友在柿树下欢庆的场面,对中国人民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拥护的描写,对柿树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文章最后在学生们兴奋地围绕在柿树旁来结束全文,喻意人们的生活事事(柿柿)如意……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佳作。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编辑:黄金珊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9-11-14 15:53:12
  深秋季节,柿子红了。编辑老师的文章得益匪浅,知道了朱元璋与柿子树的故事,也学到了一些写散文的技巧。欣赏学习了。老师创作辛苦了。感谢老师对八一社团的支持,感谢分享佳作。问好老师,遥祝冬祺。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1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11-14 19:32:08
  谢珊瑚老师编辑我这篇作品,你辛苦了,正如你所说,创作是非常辛苦的劳动,但你是编辑作品的老师,相信你更辛苦,一部好的作品问世,一半是编辑老师的功劳。你对我的每一篇作品的编案评语,很好地把握我创作的理念和思路,你是最优秀的编辑老师,在这里我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祝福你人生旅程阳光灿烂,永春天!
2 楼        文友:闲妹        2019-11-14 16:41:24
  情景交融,富有人生哲理的好作品。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2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11-14 19:34:36
  谢谢闲妹老师的支持,向你学习,向你致意!
3 楼        文友:醉江南        2019-11-14 17:00:00
  贴近生活,写意真实。读来回味悠长!
热爱生涯,热爱文学
回复3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11-14 19:36:57
  谢老师来评支持,远握问安!
4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19-11-15 10:36:50
  浓厚的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顿感亲切,拜读了!
今生何求
回复4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11-15 11:39:47
  谢老师点评,在武汉送去我对老师的问候!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19-11-15 12:29:10
  情景交融,自然流畅,深受启发。
淡淡的云彩
回复5 楼        文友:代启权        2019-11-15 13:09:18
  向评论老师问好,谢你留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