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记忆中的摇把子电话(散文·旗帜)
我第一次看到摇把子电话,是在父亲驻岛部队任职的军营里。
那一年,我八岁。当时我生病了,母亲便把我送到岛上父亲所在部队的卫生队住院治疗。经过军医叔叔们的治疗,我的病很快就好了。有一天,一位解放军叔叔把我带到父亲的办公室,因为我要出院了。进门,我就看到父亲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台黑色的摇把子电话机。电话机的侧面有一个摇把子,听筒和话筒之间有一个手柄连在一起,旁边一根软电线和主机相连,紧挨着电话机的旁边,还有两个大电池。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玩艺是干什么的。
父亲顾不上跟我说话。只见他左手摁住电话机,右手握住摇把子,“哼哼哼”按顺时针方向摇上了好几圈。只见父亲左手拿起话筒放在耳朵上听着,不一会,话筒里就传出一个人的声音……
突然,我感觉太奇怪了!这个人的声音,怎么会从这里面传出来呢?
过了一会儿,父亲放下电话,就叔叔出去了。临走前,父亲关照我,电话响了也不准动电话。
小孩子都有好奇心!我也一样。再说了,呆在父亲的办公室里,也没有什么好玩的。看看四周无人,趁着房间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于是,我就壮着胆子,爬到了父亲办公室桌旁边的椅子上,端详着电话机好半天。
为什么爸爸那么重视摇把子电话?为什么别人的声音会从里面传过来呢?
我没弄明白。那就试试看!想到自己这么聪明,我差一点就笑出来了。
于是,我模仿着父亲的样子,握住摇把子,摇了起来……
正美滋滋的乐呢!不一会儿,就听到一个男声传了过来:“首长,您要那里?”
哎呀,妈呀!吓得我赶紧挂了电话。心脏砰砰地直跳,太吓人了!好久才平静下来。
事后,我没敢问父亲。也怕爸爸骂我,一个女孩子这么淘气,像个假小子似的,一点也不乖。
离开了部队。这个疑问,也伴随着我一天天长大……
16岁那年,我参军到了部队。新兵连结束后,我被分到省军区通讯营市内台,也再次见到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黑色摇把子电话。后来,才知道这摇把子电话,实际上是磁石电话。这也解开了我多年来心中的迷团。
别看这摇把子电话模样不怎么样,它可是我们部队的宝贝。当时,也只有首长和重要部门的办公室,才能见到它的身影。
那时,我就觉得摇把子电话太神气了!它能把打通省军区与全省部队的联系,它能把首长的声音及时地传递给基层部队的广大指战员……
坐在省军区市内台机台前,我懂得了摇把子电话的重要性。而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我是在岗前培训时,才搞清楚的,这摇把子电话是如何接通电话的。
这种摇把子电话,先接通到我们市内台。值机员看到机台部门线路显示灯亮了,马上将接线柱插入亮灯的插孔。
“您好!我是16号,请问您要哪里?”
16号是我话务员的代号。当对方报出部门后,我再将连线的另一个接线柱,插入对应部门的插孔,双方就可以进行通话了……
线路畅通,才能保证部队指挥畅通。那时候,电话线是不易生锈的细钢丝做的。电话线杆,开始是杉树做的,后来发展到水泥电话杆。即使在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条件下,我们通讯兵也要保证线路畅通。
1970年,我记得快过年了。天气很冷,老天又不做美,大风夹着大雨。突然,接到市内台台长的通知,线路断了,让我们尽快排查,并确保线路畅通。
故障就是命令!
我们立马穿上军用雨衣,带上线圈和话机盒,跟着班长就出发了。
那时,军用雨衣不太管用。雨水沿着军帽的帽檐一滴滴地往下流,我们的面颊全是雨水,军裤与球鞋也全部被雨水湿透。
雨中一阵忙碌。接好电话线之后,我们回到市内台,台长告诉我们:摇把子电话是首长的耳朵,线路一断,首长就成了聋子,整个部队就会瘫痪……原来摇把子电话是部队的生命线。
这时,我才理解父亲为什么那么看重摇把子电话了。
1973年我提干了。不久,成为了一名野战医院的护士。
这摇把子电话,在我看来,它也是病员的生命线。
那一年,我们科收治了一名重症肝炎患者,腹水相当严重。所长通过摇把子电话,从化验室得知了病员白蛋白很低,急需静脉输一种叫“白蛋白”的药。所长通过摇把子电话,问药房,问药库,得知一下子搞不到这救命药“白蛋白”。于是,他又通过摇把子电话,把手伸向了地方医药公司和地方血站……
很快,从地方联系来的“白蛋白”,输入到患者的身体里。
及时挽回生命,摇把子电话功不可没!
1979年2月,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摇把子电话,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前线指挥部的命令,通过它传达到我们所有参战将士。我们野战所里的摇把子电话,也成为了我们心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伤员的接待,药物的调配,重症伤员的抢救,等等,摇把子电话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一年,还有件事,让我刻骨铭心。
当时,我接到了婶婶来的求救信,让我帮忙查找他们所属街道企业的一对夫妻的参战儿子。他们的儿子随43军参战,一直没有收到儿子报平安的信。这对夫妻心急如焚,急于寻找儿子的下落。
当我接到婶婶信后,通过我院总机寻找未果。但被告知,各个军都在寻找失踪人员。正好43军的参谋到我院查找伤员,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便委托他帮助寻找陈战友。43军的参谋告诉我,三天后他们将跟越方交换俘虏,如果陈战友还活着,他会给我电话。
于是,我们所护理部的那台摇把子电话,在我的心目中,就成了一个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物件了。我多想听到陈战友还活着的消息!只要电话铃声一响,我整个人的心脏就会激动地跳动起来,放下手中正在做的活,就忙着去接电话……
遗憾的是每次都不是陈战友的消息。
难熬的三天过去了,最终传来消息,陈战友牺牲在越南战场,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现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甚至改变了整个时代。电话经历了固定电话和智能手机的转变,可视电话更是实现了“天涯变咫尺”。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摇把子电话都在我的芳华岁月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首发江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