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缘】奇才女子古雪(散文)
古雪老师,人如其名,露面形象常见一袭白色连衣裙,外搭一件或红,或米黄,或淡黄的长袍。左手腕着银镯和细金圈,耳坠银饰,项脖上吊着一个小玉坠。头戴黄白互衬的窄沿礼帽,或戴蓝白相配的宽沿礼帽,或戴无沿头套灰色绒帽。肩挎一个米白色长方形小包。她的外着打扮,白绝对是主流色彩。看来,她对白情有独钟。她身材高挑,体态丰满,秀发齐肩,明眸皓齿。这样的本真形象,加上扮相,既显得高雅华贵,浑身又透着成熟稳重的气质。了解她的人,或者和她相处过的人,拜读她的文章,倾听她不凡的谈吐,你会浓浓地感觉到古雪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多么真实。
她是作家、演员,市书画协会会员,同时也是军嫂。我和她隔空认识,纯属偶然。还是我在闽南清濛的时候,历史学家金克剑在网络上发布了一贴征文“人杰地灵沅古坪”,联络人是我的一个熟人镇上李书记,我就把自己的一篇拙作发了过去,却久无回音,久而久之,我都忘了。谁也想不到,多年以后,恐怕至少十年以上吧,记不清楚了,古雪老师突然主动找我。
那一天,李书记的弟弟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说古雪老师找我,并给我留下了联系方式QQ,我很纳闷。晚上,我在电脑上登上了QQ,和她取得了联系,简单地寒暄过后,我才知道她是家乡人。虽然仍然不认识她,但是,我们那一带的人却都知道她的一个至亲大名鼎鼎。和她一认识就持续到了今天,虽然彼此是君子之交,我却获益匪浅。
古雪老师是一个农家女儿,虽然出身农家,却从小就英气逼人。这一点,从她保存的旧照片上就可以看出来。历史学家金克剑因她,而对她一家人刮目相看,事实证明,金老师慧眼识珠,从古雪老师一家陆陆续续走出来了很多英才。他们都是真正的拔尖人才,在各个岗位上都担任着重要职务,有的地位甚至举足轻重。
古雪老师现在的成就虽然足以傲人,但是在这成就的背后,有她非常多的付出。早期,她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国难民困的时候,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相当匮乏。
一、翠谷镀底色,戏台舞芳华
湘西十万重山,峡谷常见,山高谷深水清,绵延数百公里,大多呈东西走向。青山秀水养育了无数优秀儿女,古雪老师就是其中一个。她出生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沅古坪镇西南部的一条峡谷里,具体地名叫作“砖溪洲”。她是从这里飞出去的名副其实的金凤凰。
而小时候,古雪老师和其他农家孩子一样,上山砍柴割草种地,回家洗衣做饭挑水、挑谷碾米、收割稻谷玉米,凡是农家活没有一样落下过。她家兄弟多,就她一个女孩儿,却没有娇生惯养,几千年传统的农家生活,给她幼小的心底里镀上了烟火色。这为她后来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埋下了可贵的伏笔,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古雪走出学校后,响应政府的号召,当了一名草台子演员。按照公社领导的指示,将精神生活送到田园地头,送到百姓的家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古雪老师带领着一队戏班子,像唐僧的团队一样,挑着戏担子,跋山涉水,有时候还要打着火把,连夜上山下乡演出。从此,她演绎着别人的酸甜苦辣,也为自己早年的生活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精神财富。他们所受到的苦和累,现在的人们难以想象。但是当年,当他们看到老百姓看戏时兴高采烈的样子,就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作为台柱子的她就越爱自己的行业,对艺术的追求就更加刻苦。
二、她是军嫂,是妻子和母亲,也是一个孤“军”奋战的勇士
自从古雪老师成为军嫂后,在部队,她参加过娘子“军”,制造过航空炸弹。当她面对红彤彤的熔炉时,有过恐惧和犹豫,但是,她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甘人后的禀性挺了下来。每逢一场工作后,看到灰土头脸的娘子军,一个个没有为自己的丈夫和女性丢脸,古雪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
由于早期古雪老师没有随军的机会,夫妻俩只好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日常生活当中的许多困难都要古雪老师一个人扛。
当古雪老师怀孕的时候,孤身一人的她在医院的卫生间里意外流产,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她在《我的军嫂生涯》中写道:“顿时天旋地转,身体孱弱得像瘪掉的气球,软塌塌地立不起来,连呼吸都要竭尽全力。接二连三地流产,使我的身体像磨破的口袋,再也兜不住孩子。”看到文字这样的描述,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了一个年轻妈妈正承受着怎样的磨难,我无法想象她是怎样度过难关的。
夫妻两人异地思念,鸿雁传书,来回奔波,那是家常便饭,没有人知道古雪老师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更没有人知道她的泪水打湿了多少枕巾。
但是,古雪老师在《我的军嫂生涯》中写道:“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懊悔。在生命中获得‘军嫂’的荣誉,一生都值得珍惜。当一个女人选择成为一名军嫂的时候,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辛、苦痛、寂寞与奉献。如果人民军队是长城,那么,军嫂就是稳固连接长城的垛口。”
在此,我要向我们可爱的军人和军嫂们致敬!
三、逢大师,入丹青殿堂。
人生的道路上逢良师益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总观古往今来许多资料的记载,莫不如此。
古雪老师就很幸运地碰上了绘画大师,本来天资聪慧、多才多艺的她在丹青大师的指点下,绘画方面的造诣突飞猛进,经过多年的磨砺,终于成为了市书画协会会员。
当我看到由古雪老师所画的那些作品时,惊呆了。小龙虾、螃蟹、公鸡、母鸡、小鸡、牡丹、寒梅、竹,等等,都栩栩如生,她画出了骨,刚柔相济。更画出了神,每一个描绘对象都贯注着一种精神,或温情脉脉,或傲有风骨,内涵丰富。在她所有的作品当中,我最喜欢小龙虾螃蟹图、墨竹图、牡丹图,等等。我不知道她是半路出家,还是从小就受到了绘画的熏陶,竟然有如此高的成就,真是了不起。要知道在我们那个年代,尤其是乡村学校,绘画这一门课是从来没有受到过重视的。但是,我从古雪老师的一件作品中似乎窥见了她成功源头的动力。那是二零一六年,在全国土家织锦美文大赛中,她以一篇《遗落在织锦上的母爱》荣获“锦上添花”一等奖。从小在母亲身边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加上名师的刻意培养,成就了古雪老师人生中的辉煌。当我们聊到这些画作时,古雪老师非常谦虚地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只是把它作为一种业余爱好而已。
四、写作,古雪老师的最爱。
我没有采访过古雪老师,由于自己疲于生计,日常也无意询问她和金老师的过往。但从侧面,我知道她一家和金老师的交情深厚。金老早期是教师,擅长文科,后调入文化馆工作,出版过武侠小说《鬼谷神功》,被报刊连载,上了连环画,我从小就拜读过。现其头衔是“历史学家”。依照他们的交情,在文学方面,古雪老师很有可能从小就受到过金老师的指导,为她的文学底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她走向社会以后,她的才华才不至于被烟火日子埋没。
古雪老师的文学作品散见在全国的报纸杂刊上,获得过不少奖。我很喜欢她的作品有《遗落在织锦上的母爱》《《庸城蝶变记》《我的军嫂生涯》《曲尽其妙唱春秋》《茶场的激情岁月》《赶肉神》《时光里的砖溪洲》《边寨渔鼓》,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雪老师写到《曲尽其妙唱春秋》时,非常动情,文章写得也很有深度,一支玲珑笔将演员龚楚雄老师凄凉的身世,艺术追求,极其深厚的艺术功力,演艺历史,生活滋味,刻画得淋漓尽致,令我深深折服和感动。一个人只有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只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生活拥有激情,才能写出那样很富有感染力的精彩文章,每逢我读到深情处,几乎婆娑落泪。
古雪老师的传奇经历让我震撼,她的成功令我羡慕,她的付出使我感慨和心酸。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赞叹她取得的成就,她却总是一再表现得很平淡。她恪守着一个信条,做人要保持低调。对此,我不做评价。我要说的是,当一个人功成名就时俯瞰,自然是一马平川。而回想当初向上攀登时,那是何等地艰难。从她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出来这一点。拜读了她的很多作品后,我看到了她身上承载着祖国一段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富强的历史。她身上的历史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是祖国发展的一段缩影。她是当年社会百姓杰出的代表。一路有这样的文友不离不弃的相伴,让我感动,让我感恩,让我回味难眠。
(编者注:经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