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苗寨往事(散文)
【编者按】作者怀着浓浓的深情,回忆少年时随父烧炭,观母做葛粉葛吧的情景;再现了当年的艰苦岁月,歌颂了父辈勤劳节俭的美德。全文层次清晰写景逼真,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清新明快,介绍详尽具体,行文详略得当。挖炭窑和烧炭场面的描写,对葛根的生长习性,以及制做葛粉的场景,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如身临其境,代入感很强。全文无多余的旁枝杂叶,比较简洁凝炼,是一篇状物抒情的好散文。推荐赏阅!【编辑:刘银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1270002】【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20191216第0119号】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19-11-24 18:27:39
这篇散文形散神凝,层次清晰行文利落不温不火,语言朴实无华。白描的手法把场景描写得十分逼真生动,抒情恰如其分。收尾若再点几笔今昔对比,就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文意会更深厚。感谢赐稿,编辑刘银科问好作者,希望继续支持菊韵,谢谢!
回复1 楼 文友:壮溪 2019-11-27 11:20:10
刘老师辛苦了,精彩美按!溢美之词,又有只肯建议,诚挚感谢!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壮溪 2019-11-27 11:23:50
黄老师谢谢您捧场、点赞!钦佩您浑身是胆,像杨子荣独闯妖雾山!
3 楼 文友:天池山 2019-11-25 13:46:39
一一佳作力荐
艰辛的劳动 希望的未来
赏析洪江市公安局民警蒋启发新作《烧炭打葛》
在扶贫走访途中,看到壮溪新作《烧炭打葛》,一口气读完,感慨万千。
一是为壮溪优美的文字描述所折服。把劳动人民的父亲母亲们勤劳智慧叙述的淋漓尽致。在那贫困的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农民与天地抗争,用勤劳的双手养育后代,用原始的劳作方式生产生活所需资料,让自己和儿女们度过那艰难艰辛的岁月。而农活最苦不过烧炭打葛。虽为生活所迫,但父亲,母亲仍然坚强面对,对这又累重的农活,少儿的壮溪在过早品尝劳动的艰辛,目睹父母弯腰哈背,披星戴月劳作全过程,但少儿玩劣好奇让他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与馈赠,岁月虽艰辛,内心很阳光,未来有希望。而因为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壮溪如今在天命之年,文思泉涌,以谦恭之态,用词极其精美精准回忆描述养育自己的父母双亲劳动方式及故乡风景,也是一种报恩与感恩吧。
二是为壮溪坚持笔耕不缀折服,以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的眼光,以一种家国情怀描述那个年代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一一深渡苗族乡壮溪冲村的生产生活,让年长者唏嘘不已,让年幼者记住历史。作者在完成 重的社区警务工作之余,以一位文人特有的责任感,勤于笔耕,佳作不断,实乃钦佩,。在当今快节奏多元需求的社会,无异让心情莫名焦虑的人们品上一碗静心剂,不忘初心,时间向前,生活向上。
壮溪用自己之所长,工作之余向大家奉献出一篇篇读来让人舒畅之极的乡土美文,真的值得大赞特赞,真乃良师益友。
恭祝作者@壮溪创作愉快,期待更多力作。
艰辛的劳动 希望的未来
赏析洪江市公安局民警蒋启发新作《烧炭打葛》
在扶贫走访途中,看到壮溪新作《烧炭打葛》,一口气读完,感慨万千。
一是为壮溪优美的文字描述所折服。把劳动人民的父亲母亲们勤劳智慧叙述的淋漓尽致。在那贫困的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农民与天地抗争,用勤劳的双手养育后代,用原始的劳作方式生产生活所需资料,让自己和儿女们度过那艰难艰辛的岁月。而农活最苦不过烧炭打葛。虽为生活所迫,但父亲,母亲仍然坚强面对,对这又累重的农活,少儿的壮溪在过早品尝劳动的艰辛,目睹父母弯腰哈背,披星戴月劳作全过程,但少儿玩劣好奇让他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与馈赠,岁月虽艰辛,内心很阳光,未来有希望。而因为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壮溪如今在天命之年,文思泉涌,以谦恭之态,用词极其精美精准回忆描述养育自己的父母双亲劳动方式及故乡风景,也是一种报恩与感恩吧。
二是为壮溪坚持笔耕不缀折服,以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的眼光,以一种家国情怀描述那个年代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一一深渡苗族乡壮溪冲村的生产生活,让年长者唏嘘不已,让年幼者记住历史。作者在完成 重的社区警务工作之余,以一位文人特有的责任感,勤于笔耕,佳作不断,实乃钦佩,。在当今快节奏多元需求的社会,无异让心情莫名焦虑的人们品上一碗静心剂,不忘初心,时间向前,生活向上。
壮溪用自己之所长,工作之余向大家奉献出一篇篇读来让人舒畅之极的乡土美文,真的值得大赞特赞,真乃良师益友。
恭祝作者@壮溪创作愉快,期待更多力作。
回复3 楼 文友:壮溪 2019-11-27 11:27:41
感谢贤弟的不吝溢美之词,夸赞鼓励!谢谢!
回复4 楼 文友:壮溪 2019-11-27 11:28:32
谢谢友友点赞!敬茶!
5 楼 文友:叶雨 2019-11-27 10:55:17
读一篇文,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地方和一段历史,烧炭打葛离我的生活很远,但同一个时代的人却有共同的感受。不管多么艰难的日子,有父辈们勤劳智慧的双手,总是让晚辈享受着最好最快乐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一段值得纪念的生活历程,一篇很有纪念意义的文稿,拜读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5 楼 文友:壮溪 2019-11-27 11:31:40
谢谢社长到访鼓励!我们那代人有很多往事,可以缅怀!
6 楼 文友:远近 2019-11-27 17:06:10
重温过去的生活,感受父辈的辛苦。文章耐读耐看,编按也很到位,点出了文章的重点,言简意赅。恭喜获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6 楼 文友:壮溪 2019-11-28 16:45:10
谢谢远近老师的不断鼓励!敬茶!
7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19-11-27 19:05:37
听说过葛粉,却没有尝过。文字细腻,制作过程的描写让全篇充满动感。而对父亲与母亲的描写,也让文字充满了温情!好文!
回复7 楼 文友:壮溪 2019-11-28 16:46:05
谢谢家门到访!共同进步!远握!
8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9-12-16 17:48:32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有很多的风俗习惯,在很多人看来神秘而有特色。在艰苦的岁月里,烧炭打葛做为苗族人民赖以生存的方式,以古老的传统沿袭下来,让回忆变成了一个思乡的载体,它所承载的是作者儿时对父母的依恋,以及对故乡浓得化不开的深情。于细微处着笔,以苗寨中最朴素的生活情节,寄托着美好的情感。那些画面朴实而温暖,是用深情描摹的,读着心灵深处不由得触动。全文语言清新,感情真挚,乡土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堪称绝品,力荐赏析!
回复8 楼 文友:壮溪 2019-12-17 19:06:48
真诚感谢绝品组各位老师的厚爱和肯定!我尽量写出更多的好作品,以感恩江山!再谢!
回复9 楼 文友:壮溪 2019-12-19 20:37:20
谢谢文龙老师到访雅评夸赞!冬祺文丰!
10 楼 文友:贾录会 2020-01-13 21:19:27
发现了好文章 欣赏
回复10 楼 文友:壮溪 2020-01-14 09:22:39
谢谢贾录会老师到访留墨!冬祺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