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感恩赋(文赋)
气定生死,心分善恶。因感而品万属,因恩而知百类。虽红尘如寄,然欲望丛生。故青褐锦衣各行其道,多以振臂高呼为的。斩棘以至远,披浪以破玄。有忘乎来路者,弃感恩于荒渚。恍惚自生,岂不悲哉!
物存天地,人度春秋。沐光以滋,吸露以润。凭风以飞,藉雨以动。向外索力,弥一己之不能。入内探源,激一己其未发。内外相谐,庶近真完。物我同春,天人共寿。非予强调之论,实乃道不可违也。
恩有万殊,布陈异态。或呈于显处,或藏于隐途。或定百年衰荣,或绝一时高下。若父母之恩,无中生有,发韧之功也。若夫妻之恩,同甘共苦,互持之功也。若朋俦之恩,雪中送炭,转机之功也。灼灼其曜,枝叶壮其筋骨。汩汩其永,山石垫其驿程。察四方以知和合,感恩于天下,不亦常态乎?
鹤鸣于九皋,龙腾于昊旻。虎卧于平阳,狮困于危笼。四者岂能比力?诸因相叠,变幻莫名。言物喻人,九天居士之意也。冬寒未忘炎夏,秋深犹记暖春。思深情笃,感恩于未察。心驰神往,感恩于已知。摩沧凌天,澹然无波。至此境界,叩门即开。
众睡而吾醒,九天居士于途中撰《感恩赋》。韶华飞逝,不胜嗟叹。予苟活红尘已逾四十春秋,五味遍尝。虽喜清凉界,不咒奈何天。
【编者按】刘晓林的【感恩赋】,属于文赋,其侃侃而谈,头头是道,说服力强。试看其说理过程,有理有据,观点致胜。心气决定善恶生死,因为感恩而品知万物万类虽然红尘如寄,可是欲望不断滋生。所以贫富各自行道,多数都以振臂高呼为目标。披荆斩棘,有的忘了来时路,把感恩之心抛诸荒野。迷迷糊糊自生自灭,难道不是可悲的事吗!要存感恩之心,才能借力发力,增强自己所不能的感恩须向外借力,向内探源。恩也有万种,有父母之恩,是无中生有,存在之功;夫妻之恩,同甘共苦,是相互扶持之功;朋友之恩,是雪中送炭,回转生机之功。心驰神往,感恩于已知。知道感恩,才能天下无敌!赋文深邃,娓娓道来,理趣盎然。推荐欣赏!【编辑 远近】
2 楼 文友:远近 2019-12-01 12:40:54
本次编辑,没有完全按照原文进行翻译,但大致意思了解了,感恩于人,才有发展。学会感恩,境界自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楼 文友:刘银科 2019-12-04 17:00:55
这篇《感恩赋》共五小段。第一段写感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青褐锦衣”指代平民百姓与上层官员,都必须知恩感恩。第二段写人生在世单凭一己之力难成其愿,必要靠外力相助。方能“物我同春天人共寿”。第三段写感恩的对象,有父母有夫妻有朋友,还有山川河流,养育了自己的大地母亲。第四段写凡事应未雨绸谬,“冬寒不忘炎夏,秋深犹记暖春”,”感恩于未察”。最后一段收尾表态,说明自己写赋之意:“虽喜清凉界,不咒奈何天。”赋文词藻华丽文字有功底,一气呵成情感充溢。只是短了点,赋大气磅礴一些好,短赋表意受限不好发挥。赋中借代手法运用娴熟。只是鹤龙狮虎的取象再未做深入阐述,似与本赋之“感恩”思想不太紧贴。以上也是不谙作者本意胡乱猜测,望见谅并指正。感谢支持菊韵,希望更多精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