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菊韵】流浪赋 完美赋(文赋)

编辑推荐 【菊韵】流浪赋 完美赋(文赋)


作者:刘晓林 秀才,164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8发表时间:2019-12-07 17:01:59

几乎每个人都在流浪!有的是躯壳流浪,有的是灵魂流浪,有的是兼而有之。
   ——题记
  
   流浪赋
  
   犹水流不止,时急时缓。如苍狗不定,忽东忽西。浪卷三界,少鸥盟之谊。心远二律,绝庭庑之栖。欲身化鹤形,背重负时停滞。冀神定一隅,蒙披纷常恍惚。
  
   睹朝霞亦非朝霞,茫然也。逢暮霭亦非暮霭,茫然也。日出无喜,日落无悲。不知者疑其境界迥出,少察者讶其道行精深。倘入其骨,方识其哀。吐恚怨于梦里,藏郁勃于胸中。境劣路狭,怪一己之性情,责一己之才能。四时备以成流光,八方存以成六合。
  
   予之意:天下有流浪之俦,岂能尽为庸群?言申意驰,社稷相联于民众,鱼族牵寄于溪潭。不可不思也!
  
   时人谓流浪多拘于形,衣衫蓝缕,蒙头垢面。杖锡持碗,窘迫凄惨。啸春吟秋,颓废疯癫。卧于断垣之下,憩于残庙之中。芸芸讥之、讽之、斥之、笑之……同类而异列,孰之不幸也!尔曹扪心,或叹时风其日下,或明人性其繁杂。
  
   居庙堂其高者,洵非文湮海内。揽龙媒其贵者,非必学贯中西。处江湖其远者,岂可定之以孤陋?耕田陌其贫者,岂能名之以寡闻?
  
   流浪以灵魂遁失为极则,信夫?鲜衣怒马,夜深而不能眠。金鞍玉勒,景妙而不能享。朱轩绣轴,天长而不能久。噫!身心分居,徒众若斯者十之八九。
  
   九天居士撰《流浪赋》,退藏于密,神以知来。囊红尘其态,捭冷烛其枢。飞瀑坠,身碎也。山岳屹,心定也。真如无我,我启真如。
  
   完美赋
  
   宛如寒夜烛光,遍布四方而不明其处。又作春风绿野,清抚万物而莫能长住。完美如是,存亦不存。芳菲转瞬即遁,烟云百代复回。嗟妙幻其勾留,颂因果其寿永。鬓衰颜皱,造化弄人乎?樱红蕉绿,造化戏物矣!
  
   祈物其完备,了无所忧。祷人其全美,尽合己意。稚子抱拥朝霞,海为龙世界。遐龄偃卧床榻,云是鹤家乡。八九囿于所知,一二跳出所限。非久经磨砺不能得,非深参冷暖不能成,非远拓经纶不能获。遍阅春色,浑忘讥言。境界层上,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月隐星睡,身化苏子,心游赤壁。待及醒来,人仙两隔。
  
   四海飘零,天涯倦客。半世吟啸,庙堂狂生。以有涯之季逐无涯之识,以无明之钝开有明之锐。完美非予所求也,完美非予所避也。然予知良辰妙人皆为虚设,锦衣雕车尽是过眼,遂不慕五陵人幸入桃花源也!或遇朱门绮客,笑笑耳。
  
   游目骋怀,推他人之不易。策马揽辔,怅一己之难能。同居天地庐,万象殊列。各有稻梁谋,百态迭生。穿梭巷陌,躬耕南亩,风雨之侵也。平息纷争,睥睨群英,肝胆之虑也。墟丘之上多葳蕤而遏志,昆仑之颠少生机而展怀。倘作完美之辩,孰可加冕耶?
  
   完美者,美其终也。苍雪覆首,九天居士于此而益信。予撰《完美赋》,洵非斥列子其误,实乃言大道其不孤。宏域隐于心间,近路取诸眼前。尽人工之力,顺天工之性。无为亦为,自然之妙也。

共 11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菊韵】流浪赋、完美赋。作者作品题材精准,壮、紧、长、隔依次进行,走马蹄律。规范无误。作品阐述层次分明,是的每个人都在红尘中流浪,或精神或躯壳,履历的坎坷,创伤,生活的苦辣酸甜,日子的油盐柴米,无不形影不离的伴随终生。无论你权高位重,昂或凄苦贫穷,各有各自的不尽意,其实人生不完美,而历练心情要有适应的的过程,也就是,知足者常乐!糊涂者聪明,万事不可较真,越是计较越是痛苦。作品比较深奥,懂赋者不多,希望作者换一种载体把见解写出来更好,因为作品是写来让读者看的,没人看的懂,再好的作品岂不枉然,如果让作者附带一篇解释文章莫如换个方式,这是我的各见,总之作品很好,点赞!推荐阅读,(责编飞云流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19-12-07 17:57:47
  学习好赋!赞同编辑的观点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远近        2019-12-07 20:48:38
  赋体文章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刘晓林的就是文赋,生动形象,如果写成现代散文就失去了那种风味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楼        文友:远近        2019-12-07 21:01:29
  另,武陵人,不是五陵人。作者疏忽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 楼        文友:刘银科        2019-12-08 18:00:32
  这两篇赋,古文居多颇费解析,其意深邃浩远,其文词句艰涩,倘古文薄而识赋浅者恐望而生畏也。细琢其文详揣其意,又不免豁然开郎乎!其一《流浪赋》寓意出乎世俗常理。词人对流浪之人并非嗤之以鼻,而是寄之以情托之以望。认为流浪者“岂能尽为庸群?”高官厚禄者的生存状态并非比流浪人有多么安逸舒服。“鲜衣怒马,夜深而不能眠;金鞍玉勒,景妙而不能享!”对社会上“布衣藏虎,庙堂卧虾”之象做了深刻的剖析。其二《完美赋》认为完美乃为虚幻之言,世事皆有缺,金难足赤也!“良辰美景皆为虚设,锦衣雕车尽是过眼!”只有任其自然“顺天工之性,无为亦为,自然之妙也!”看来词人已洞穿人生世事,悟透天地万物,遂做出以上感悟慨叹,誓示世人勿太贪完满应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词赋哲理贯穿其中,其心可鉴,其言可信矣!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