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征文“年味飘香”】以毒攻毒(小小说)
张秀莲老太不吃不喝几天,想以绝食争理。她挨了儿媳一巴掌,丢尽了颜面。一个有个性,背后人称母老虎的女人,没料想竟然被儿媳妇打了。她痛不欲生,呼天吆地,不知道以后咋见人。她是咽不下这一口恶气的。
这两天婆媳之间矛盾已经上升到北极温度,没人进灶房做饭,都憋着怨气。
事发后一连两晩上张老太昼夜不寐,哭骂声声。边骂边数叨她今生命太苦,没让她遇上指东不敢向西的好丈夫,百依百顺伺候她的贤惠儿媳妇。骂老伴是怕儿媳妇的窝囊废,爱儿媳妇是没眉眼的骚情鬼,难听恶毒的声音铺天盖地,无遮无拦地砸向老伴。
总之一句话——就是想让老伴替她收拾一下儿媳妇,替她出这口恶气的,想不到老伴却置之不理……
老伴刘正平不像农村一般的大老粗。他在农村算是有文化知识的人,原来由民办转正而退休的本村小学校长,后来因学生越来越少,就和其它村合并。他最后是从镇教研室退休的。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四十多年心血的他,也算是有涵养的人。他蔫能丢失自己的尊严替不讲理的老太婆去出气呢!况且媳妇又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明智之举就是谁都不说,也不向她谁,哑巴吃黄连,自觉心苦也只能装傻。
刘老师心知肚明,其实自打媳妇结婚一来,婆媳俩就一直磨牙。他以前在校上课时,儿子在家务田地管理家务事。儿子见他现在退休回家,就出门打工去了南方,只是到春节时回家探亲一次。他从回家这几年所受的夹板气来看,儿子出去打工是为了逃避家庭不合的矛盾,他刚好替代了儿子承受着这心理上的煎熬。
在他退休之前婆媳俩人有矛盾时,他星期天回家就劝说老伴,不是给戴高帽子,就给穿二尺五哄着老婆:“你是长辈,吃的盐比她吃的饭都多,又善良,又勤苦。她遇你这阿家算是烧高香了”。背后又给媳妇说好话让她歉让她妈。“你妈今生跟着我也吃了不少苦,一辈子是刀子嘴豆腐心。光受罪其实也没享啥福。拉扯你姐和刚刚每天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呢。你爷你婆又去世早。我在校又帮不上她忙,你们做小辈的应该体谅一下老人,我们现在都六十多的人能活几天。她骂是爱也为其你们。媳妇还算听话,双方在他两边抹稀泥的功力下,都一忍再忍的凑合维持着家庭关系。他知道这娘母都是吃软不嚼硬的家伙。
想不到前晚上老伴心直口快一句话说错,媳妇就气上心来,导火索一点燃火山就爆发了。这都与他以往劝说有关系,他后悔不如让火山老早爆发,以防后患。这两天张老太已经骂的有气无力的,媳妇不在家她再骂感觉没意思。老头子不但不替她出气,要不装死不吭声,要不还埋怨她是无理取闹活该挨打。
“你说的是人话吗?给谁说谁不骂你是个麻糜婆娘走扇门,你叫人说啥话,家丑不可外扬,明知理亏自己处理就算了,你还不嫌丢人,大张旗鼓叫人说话,你不嫌害臊我哈嫌丢人”。
老太一听乞求老头没指望,只好自己亲自出马解决。她叫来户族一位说话有份量的兄长和村组干部为她评理代她出气。谁曾想媳妇打了她比她还牛逼。不回来参加会给她道歉事小,还要她这长辈贴上老脸去上门到她娘家给她小辈赔礼道歉。岂有此理!媳妇把话说的像顺墙放梯子极陡。如果她不愿去赔礼道歉的话,就坚决要跟她儿子离婚。她妈也钢锛硬正发誓绝不道歉,我看你能翻天不。刘老师和族兄无奈,只好商量他们俩人一同去给儿媳赔礼道歉,才硬是把人家从娘屋哄着叫回来,准备晚上摆开说一场话,谁对谁错都各自放明智点作个自我检讨。
晩上除了儿子在外沒参加,刘老师和老伴,媳妇都参加了这场家庭争战评理会。会上你一言她一语婆媳俩人对骂的过激语言,把会议推上了冰山高峰。俩人根本没有相互认错或融化冰山一角的意向。村上调解主任王凯从娘母对骂的语言中听出来闹矛盾的根源……原来问题是因看电视引起的一巴掌战争……那晚上客厅里的大彩电正上演着情感剧。听说正演到男欢女爱的亲昵处时,惹的媳妇不由自主地咯咯咯的笑个不停,老头子也跟着给笑出了声。老太太回头一看爷父俩个都在笑,这下就给惹火了,大水冲了龙王庙。于是张口骂道:我看你爷父俩个都不是个正经东西,没有一个好怂,她话落点媳妇一巴掌就打过去歪打正着五指山图案印在老太太的嘴上。等张老太反应过来准备去挖抓媳妇脸时,被刘老师隔开拉进他们的房子把门死死倒关。
她儿媳妇打了她气出了再没有回骂。只有她一个人在房子撕心裂肺痛骂着老伴和儿媳妇。
“你这不要脸的老东西,给你外碎妲姬撑腰呢得是。人家把我打了你连个屁都不敢放。
你个小骚货你妈把你咋教养的,你敢出手打老娘我,你知道老娘我是谁?我是村上谁见了都畏惧三分的厉害人,谁给你狗日的壮的胆?还不是你这个不要脸的老纣王么"。媳妇听不下去扑着出来算回骂她算砸门,刘老汉不敢开门。他知道门一开将是怎样一个惨局。媳妇不想再面对这难堪的现实,憋了两天气就回了娘家。
王凯弄清了事情发生的真像也不好说什么。心思凭他这调解能力,恐怕很难处理好这场麻缠家事。古人有言在先,清官难断家务事,况且这两个女人都性烈。一个是針尖,一个是麦芒。他给双方劝说,想让媳妇先给婆婆赔个不是,把这场火就扑灭了,谁知媳妇根本就不搭茬。坚冰似的态度就要婆婆给她把话说清楚,要不她把娃扔下离家出走或离婚。张老太也一样的坚硬态度,非让媳妇给她道歉回话。不回话她也就不活了!这老脸扎世上也没法见人……
王凯这次才体会到古人那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真正含义。这都是长久的积怨。他一看没辙,思前想后想不出个办法。又谁能替代他平息这场家庭战争呢……正头昏脑胀的想对策时,猛然给想起了因病早就离休在家养病的老县长,老将出马,一个顶仨。刘正平县长八十出头,德高望重,来助他一臂之力是不成问题的。他就和刘老师商量好亲自请县长坐阵解决这疑难之事。县长一听,他再不出马这个家就要散伙!生姜还是老的辣,谁知刘县长一出马,点燃的汹汹战火慢慢的给化为灰烬,战争平息,气氛也由阴云密布的多云转为天晴。
说起这刘正平老人和刘正军是叔伯弟兄一户族人。也不知道上数几辈人是一个爷。总的来说同一个姓也就决定了他们有血缘关系。要说这刘县长可不是一般人,在解放初就任村干部,起先从村上的互助组长干到农业社村长,书记一溜上升至乡镇书记,最后从县委书记的位置上病退的。人们推测他如果不是因病而休退的话,凭他的能力可能驾一直升飞机️青云直上到省上任职的。
刘县长经历了沙场上点兵点将之见场,啥事都见过经过。区区家庭纠纷不值一提。可他是怎样去平息这难缠的家庭琐事呢。他利用了毛主席的语录:“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他先把婆媳俩发生的口舌之争的原因背靠背了解个底儿朝天……像中医老先生诊病把脉,望闻问切先做到了位,这才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人称刘县长的心理学很厉害。他和媳妇单独谈心后,发现媳妇虽然说厉害但很明事理,只是婆婆总想以过去人的规程去约束治服媳妇。现代有个性的年轻人谁吃她那一套。人称刘县长的心理医疗仪器是绝门……婆媳双方经他心理疗法治愈,最后竟然当着大家面都给对方道了歉。这场家庭战争被县长悄无声息的给平息了!大家都对县长的能力佩服的五体投地。军人身份的村调解主任王凯更敬佩又不理解,忍不住追问县长问道;“叔,这咋回事?你太让人佩服了”!叔,给我传授一下经验吧!县长看着他诡异的一笑说;以后有时间就认真多读孙子兵法和毛主席的《矛盾论》。下来再把中华医学中以毒攻毒的医学论多看看再说吧!
王凯听了后眼含感动的热泪,紧紧地握着县长的双手:叔,谢谢你!你就是我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啊!县长回答;“娃,话可不能这样说;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我以前也和你一样,实践才能出真知啊!你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但你要把心路走好真不容易的!算说着拍了拍王凯的肩膀压了又压!年轻调解员望着老县长饱经风霜的脸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后陷入县长说的那句“以毒攻毒"的警语中久久地沉思着,品味着……